电离平衡电解质_电离平衡--电解质

高二化学教案 2025-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教材设置该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进而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基础。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化学键理论,都是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建立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层次上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温故而知新,便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电离平衡常数,是对电离平衡的定量描述。根据K值,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比较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为下一节水的离子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学到对平衡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法建议
指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复习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分类(酸、碱、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类型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为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学生迁移化学平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电离平衡。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电离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电离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变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独立寻求答案,获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不宜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地灌输知识,这不仅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地使用电教手段,借助电脑动画,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醋酸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特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电离平衡常数的教学,要重点介绍其意义,使学生学会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而不应涉及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这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思路上完全一致的。

  第 1 2 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huaxuejiaoan/164930.html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课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电离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pH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原因】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原因]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2)了解合成氨生产的一般流程和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等。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合成氨生产条件的分析和选择,使学生了解应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用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理...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电离平衡电解质_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电离平衡电解质]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盐类水解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原因]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盐类水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

    发布于:2025-11-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