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校园环境描写|优美的校园

初中美术教案 2013-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校园中游览和选择具有美感特征的校景,能够表述出自己的审美感受。
    2、通过取景框的使用、小组的合作研究,能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景物空间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3、能感受透视现象在表现景物空间中的美感效能,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取景框、小组研究,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学生分成8组,每组6~8人,组长领取"记录表",安排记录员(即交流代表)。
    2、学生:教材,课前自制的取景框,画纸,水笔,画笔。
    3、教师: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物品建筑物图片。学习记录评价卡一份。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校园的环境及建筑
    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的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也许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校园美的所在,但是我们的校园有许多美的地方,让我们细心留意去观察。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么样才能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物的透视现象。
    体验与选择:
    我们通过对校园的观察: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
    二、学习有关透视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校园和的观察,欣赏有关建筑物的图片,特别是对我们校园建筑物的观察,我们发现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并回答这些建筑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缘故。也就是透视现象。)
    举例说明:当我们站在马路上向远处观看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我们通过对校园的观察和对图片的欣赏,同学讨论:
    ⑴、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⑵、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规律?
    1、什么是透视?在美术学习中透视有什么用处?
    透视是可以表现物体的高度、深度和宽度现象。由于透视关系,会出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 (长)远(短),的现象(看幻灯片)。在我们的美术学习中透视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有透视现象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能举出几个吗?同学们可以讨论并指名回答。
    2、透视的分类。
    当六面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这种透视成为--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在图片上画线来找出其规律)。出示石膏几何体并做讲解。
    如果六面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即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这种透视称为--成角透视(也叫两点透视,在图片上画线来找出其规律)。出示石膏几何体并做讲解。
    3、透视的表现。
    平行透视的表现:仔细观察石膏几何体。12
    成角透视的表现:仔细观察石膏几何体。
    解释名词:视平线、视线、主点(灭点)、余点(灭点)。
    4、透视的规律。
    平行透视:当六面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其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向视平线上一点集中消失。
    成角透视;当六面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即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其所有的面都向视平线上的两个点集中消失。
    三、欣赏图片并分析
    这些图片所呈现出的透视现象属于哪一种透视?(有关圆的透视现象只做欣赏)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四、小结
    学好透视知识,可以以正确的方法描绘客观对象,较准确地表现各种基本形体的比例、结构和透视变化规律。
    五、拓展
    在同学们掌握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大胆运用这些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在写生过程中,要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同学们快拿起画笔描绘我们的校园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校园中游览和选择具有美感特征的校景,能够表述出自己的审美感受。
    2、通过取景框的使用、小组的合作研究,能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景物空间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3、能感受透视现象在表现景物空间中的美感效能,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取景框、小组研究,分析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1、学生分成8组,每组6~8人,组长领取"记录表",安排记录员(即交流代表)。
    2、学生:教材,课前自制的取景框,画纸,水笔,画笔。
    3、教师: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物品建筑物图片。学习记录评价卡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取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二、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写生过程中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繁简的必要取舍。
    三、收拾与整理:
    在写生过程中,应提示学生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
    四、课后拓展:
    学生留意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meishujiaoan/10273.html

  • 第10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_第10课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第10课 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本单元围绕对“星空”的感受、想像和探索,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对艺术与科学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想像力,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发展。 美丽而玄妙的夜空,充满着神奇。夜的花朵绽开蓓蕾,布满天际,群星争辉,灿烂的星空展现着艺苑风采。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浮想联...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灯与光的关系】灯与光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探索做纸制灯饰的方法步骤。...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我为校园添抹绿】我为校园添置色彩教案2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七年级·上册,人美版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5分钟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教案]《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美术14册第十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一. 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帽子,所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服装设计课例是什么】服装设计课例 《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

    《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教学理念:现代基础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偏向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自己设计时尚的服装》他们很...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2d翻译】人教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1

    人教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活动1泉州现代中学 陈可可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设计8226;应用”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四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初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

    刘杨 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开国大典》(1课时)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课 型: 单一课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我们爱吃的水果小班社会教案】我们爱吃的水果

    第三单元 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7、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我们爱吃的水果2 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我们爱吃的水果3 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要点:1 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欣赏与评述大师作品。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编织美丽生活_《编织美丽》说课稿

    [教案]湘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 《编织美丽》说课稿 一、说教材: 《编织美丽》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编织美丽》说课稿这一课的原题目是《编纸条》,非常直观但我个人觉得标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将它的名字改成了《编织美丽》,我想这样的课题会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 【神秘幽远的意思】第6课神秘幽远玛雅人

    第6课 神秘幽远玛雅人 (2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在感受、了解玛雅艺术时,能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强对人类文明的关注。 2.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比较玛雅文明与秦兵马俑艺术的异同及其两者的关系。 教学准备 玛雅艺术图片、录像带;有关原始部落的面具(也可找类似的如非...

    发布于:2013-08-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