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宽严相济】班级管理中严与宽的辩证关系

班任挚友 2013-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班任挚友】

严与宽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由于它不象具体问题那样容易识别和判断,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以至于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从管理规范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辩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按照规范的强制程度,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所谓强制性规范就是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作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反,是指那些在管理规范中靠学生自觉遵守,不作强制执行的方面和内容,它多半以提倡的形式出现。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正是严与宽的关系在管理规范上的具体表现。严的特点是强制性,宽的特点是宽容性。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宽所针对的问题,则是班级非根本性问题或不构成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过程中就暂不作过高要求,有一定的弹性。严与宽的这种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在管理规范上的另一个特点:强制性规范比较具体而明确,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对抽象和含糊。

    严与宽在管理规范上的差异和对立,是两类不同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上的反映。管理规范总是相对于管理目标而存在的,为管理目标而服务,是对管理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具有多样性的班级管理目标在每一时期内又都可以划分出两类: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二者的区别在于双方的地位不同,主要目标居支配地位,次要目标居从属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目标是针对班内的主要矛盾而言的,它的解决带有一定的根本性和全局性,而次要目标则是班内次要矛盾的反映,它受制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标服务。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的关系实质上是班级管理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表现为班级管理规范就是严与宽的关系。班级管理规范上的严,实质上是为了保证班内主要矛盾的解决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宽则是为了集中精力于主要目标的实现,而在次要目标方面所实行的一种让步。

    在管理规范上做到严与宽的辩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的关系入手,确立目标,然后在管理规范层次上加以具体化。既有针对主要矛盾方面的严,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宽,二者有机结合,确保管理规范的科学与合理。

    在这方面,要注意避免两个易犯的错误:一个错误是把管理规范与管理目标混为一谈,以管理目标代替管理规范,结果是对学生抽象要求多,具体措施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宽严不分的局面。这类失误多出现于刚执教或缺乏经验的班主任中间。另一个错误则是盲目照搬过去经验或别人经验,导致班级管理规范与班内主次矛盾相脱节,从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须知客观事物是变化的,班内的主次矛盾也在变化,如果不根据新情况,及时确立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规范,找出新的宽严关系的结合点,那就极易出现该严时宽,该宽时严的反常现象。

    其次,从管理手段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制度化行为与非制度化行为的辩证统一。

    严以奖惩制度为手段,班主任对学生奖和惩的行为一切都是按照奖惩制度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的,它显示的是一种制度化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根据制度和标准进行,比较注重制度上的原则性和执行上的公平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理性化行为方式。与这种行为方式相反,宽则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手段,显示出一种非制度化行为方式的特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如果说制度化行为是对事不对人,强调对原则的遵守和坚持,那么,这种非制度化行为则是对人不对事,把对学生的爱护和宽容放到核心地位,带有浓厚的情感化色彩。制度化行为的准则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非制度化行为崇尚的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严与宽在管理手段上所显示出来的对立,又以双方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为前提。只严不宽,师生间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就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只宽不严,单凭学生的自觉觉悟则谈不上及时而有效地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发生。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才显出深刻的互补优势来:严在情感化方面的短为宽所弥补,宽在约束力方面的弱为严所克服。宽严结合使得双方优势和各自长处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施展,既培养了学生坚持原则,明辩是非的能力,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在达标过程中,将外力与内力化合成一种巨大的加速前进的动力。

    在班级管理手段上,要做到正确处理严与宽的关系,关键就在于做到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既重视班级制度化建设,同时又要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这问题上,有两个常见的错误:一是迷信制度的作用,认为只要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制度化轨道,且以奖惩作保证,就能把班级管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自觉配合,制度再严明也是无用,因为制度毕竟是靠人去执行的。许多“严师”治班的失败就在这里。由于忽视了情感教育,学生缺乏正常健康的心理品格,尽管制度非常严明,班内的突发事件依然很多。二是对教师情感教育的片面强调,迷信爱的力量能溶化一切,甚至不惜循私情包庇自己所偏爱的学生。这种做法实质上把宽混同于松。殊不知,宽是以严为前提的,没有严作基础,宽中所显示的爱必然是一种是非不分的溺爱。

    再次,从管理方式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辩证统一。

    严是凭借一定的外力强制手段,把学生的行为纳入既定的轨道之上的,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它必然表现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力,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

    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是学生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活动自由空间的增大。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属于宽的范畴。

    严与宽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现出的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班主任管理能确保一定时期内学生发展的方向性,但容易窒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自我管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但又易受学生主体素质的局限性制约,而导致良莠并存的局面。

    然而,这两种管理方式又具有内在的互补性。班主任对学生的外在之严只有化为学生的内在之严,严才显示出最大效力来。学生的内在之严,作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表现,又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严格管理方式的本身必然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换句话说,严与宽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严与宽的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必须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这方面,也有两个值得克服的不良倾向:一是事务主义作风。一些班主任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整天忙于处理班级的各种具体事务。就这些班主任主观方面而言,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是整天泡在班里,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教师刚一离开教室,班级又乱作一团。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自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二是懒散主义作风。一些班主任视学生自我管理方式为班主任个人的解脱,认为一旦把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就无须再插手管事了,对学生的事务就很少过问,甚至不再过问了。殊不知,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发展。离开班主任的外在制约,单纯的学生管理极易走向松驰和混乱。

    严与宽的关系,作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内含于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本文仅从管理规范、管理手段、管理方式进行论述,是笔者自身在管理经验上的总结和概括,粗陋和肤浅之处在所难免,竭诚欢迎有识之士给以批评指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renzhiyou/9001.html

  •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_多给学生以信任

    陆翠金 实践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一、 信任激励 就是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1

    前 言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_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6

    第十一节 新概念第一次引入时 先看二个例子。 我校的张毅老师跟我闲聊时谈到:他的学生汪建斌有一个字总是写错,他从初二接手起一直把汪建斌带到高中三年级毕业,其中不知道替汪建斌改了多少次,汪建斌仍然是写错的。张毅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曾给一个学生补习过初一的代数,十个十分简单的分式问题...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任小艾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3)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烈马的转变启示】烈马的转变

    李 莎 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我初为人师,经验不足,但在这短短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育苗人,要有爱苗心”,尤其对“三类苗”更...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误区的教案_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误区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任小艾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4)

    初三毕业前夕,我们班全班都知道他们俩的事儿。不是我说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他要写一个剧本,于是到我们班里来说是要寻找素材。那么寻找素材怎么找呢?让我找了一些学生,利用星期日坐在办公室里,每人讲一个故事。那天,我就坐在办公桌旁边,听孩子们讲故事。这男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扯我衣服,说,任老师,能不能...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故意遮掩的成语]故意遮掩的方法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校园里几株芙蓉树开得火红,俗话说:“芙蓉花开日,学子离校时。”我带的初三毕业班,孩子们又要各奔前程了。我的心里有甜蜜,又有淡淡的酸楚。忽然,一个女孩子飞快地跑过来,颤抖的双手把一份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递了过来。望着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望着她那闪着泪光的双眸,我的心情也分外激动,一件...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初中班主任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5

    第八节 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否成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班主任能否带好班的关键。 我们现在对学生提了许多要求,要求学生为祖国学习,为四化建设学习,为共产主义学习……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要求,对于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用处,我认为一点用都没有。即使有学生按...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 转变差生的具体措施_转变差生五要五不要

    张明海 一要宽厚仁爱,不要苛求于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差生因其心理过程和经历过程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冷静地对待这部分学生的过错。切忌讽刺、挖苦、外罚,而是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

    发布于:2013-06-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