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教师讲解: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建设给它提供物质保证,同时需要法律给它提供法律保证,只有有了法律保证,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出现;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同时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法律作保障。这个内容前面第三课已经学过。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板书) 同学看书讨论:法律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如何规定的?法律的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教育和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识记,我国宪法对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规定。理解,简要说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思想觉悟目标] 明了法律规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逐步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教学重点] 1、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2、我国宪法对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规定。
3、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教学难点 ]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演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录像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我们先看几张图片(CAI显示)
学生讨论:哪些是文明行为?那些是不文明行为?对不文明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不文明行为仅靠教育是不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新课学习)
第四课 依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AI显示)
那么,怎样依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首先学习:
第一框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板书)
同学分析回答:本框题要学习哪几个问题?(略)
(一、)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板书 )
同学讨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哪部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有什么意义?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使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过渡: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的地位、作用、任务又如何呢?(CAI显示)
同学看书讨论回答:略
CAI显示:
教师点拨:我们要建设的是物质上富裕、精神上文明、政治上民主的全面的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沿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CAI显示:
过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此重要,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顺利进行,需要什么做保证?
同学看书回答:物质保证和法律保证。
CAI显示:
得出结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离不开物质保证,又离不开法律保证。
过渡:那么法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如何规定的呢?
(二、)法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板书)
学生讨论: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指思想道德建设,你认为呢?
学生回答:略
CAI显示: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表明我们搞 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是其他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搞得如何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AI显示: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法律的规定确立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律地位,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保障。
CAI显示:图片(周恩来,邓小平及名言)
学生讨论: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图片内容反映了理想的重要性,我们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理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共同理想,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体现普及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过渡:在周恩来邓小平身上同样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CAI显示:民族精神。
同学讨论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突出?
同学回答:略
CAI:图片展(98抗洪;申奥成功;神州号发射成功;众志成诚,抗击非典)
教师总结:试想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较高道德素质,能严格遵守法纪的人。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是否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呢?这些表明我们只有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过渡:尤其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提问:20字方针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提出来的?9月20日是什么日子?
同学回答:略(CAI显示)
教师点拨:这体现党中央重视对人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学讨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呢?为什么?
同学讨论回答:略
想一想: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离开法律行吗?
CAI显示:录像(同学小偷小摸)
同学讨论:录像里提到了哪些不道德行为,对这些行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同学回忆:社会主义道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同学回答:略
CAI显示: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我们既要依靠法律,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又要依靠教育,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依德治国的道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法德结合,法德并举”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制止不文明行为,实现民族素质的显著提高。
过渡:学习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现在我们学习社会主精神文明第二个内容: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同学看书回答:教育科学文化坚实的地位、作用如何?(略)
CAI显示:
同学讨论:法律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如何规定的呢 ?法律的规定有什么意义?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法律规定确立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法律地位 ,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过渡:有了法律作保障,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开展得如何呢?。
CAI显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成果图片展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神州5号发射成功,卫生部关于打流感育苗的通知,深奥成功,国际巴黎艺术节)
结论 :由于法律作保障,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节课小结:略
课堂练习:在你周围有没有此种现象,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1、见了同学瞪眼。
2、老师提问白眼。
3、到了考试斜眼。
4、发现坏事眯眼。
5、认为诚实是不成熟的表现。
6、小偷小摸。
7、随地吐痰。
8、张口说脏话。
同学回答:略
教师总结:上述情况说明我们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这体现了对我们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青少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争做“四有”新人。
作业 :今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039.html
相关教案
- 【第九课古诗三首】第九课 第一框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PPT】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必须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知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 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人类面临有严重的环境问题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青少年是公民吗】青少年要有公民意识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 【关于法律的课题】课题: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联系密切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及思维辩别能力; 3、为教学质量检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尊重、善意与沟通【教学难点】:正确面对竞争压力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练习、提问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专题内容]1、人们之间...
-
[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
-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种说法对吗]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详细阅读
学习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
-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详细阅读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
-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和与同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
-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PPT】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详细阅读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识记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理解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那些方面的保护,并...
-
第三单元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_第三单元相处有方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复习导航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
-
诚信做人到永远主题班会|诚信做人到永远详细阅读
第十课 1、什么是诚信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3、“人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