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在北京申奥时的陈述发言阅读答案|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及同步监控训练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一、字音字形
1、字音
山岚(lán)  承诺(nuò)  盈余(yíng)  赫然(hè)  魅力(mèi)
2、形似字正音组词
 
3、多音多义字
 
二、词语解释
信守:忠诚地遵守。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的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何振梁,国际奥委会委员。
2、写作背景介绍
XX年7月13日晚上,在投票表决XX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前,北京奥申委按规定程序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做最后的陈述,课文是八篇陈述发言中的两篇。
四、课文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见写作背景
(二)结构分析
李岚清副总理的这篇陈述词,除称呼和谢意外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重申支持北京申奥的坚定立场。
第二部分(第2~5段):表明北京为申奥所作出的努力、承诺和强烈的愿望。
第三部分(第6段):展望北京承办XX年奥运会的光辉前景。

何振梁先生的陈述发言,除称呼和谢意外,共5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陈述由北京主办XX年奥运会的理由。
第1段表明把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给予北京,将会改变中国的历史,“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第2段讲述自己爱上奥运精神的历史。
第3段讲述自己的那个奥林匹克梦想。
第4段含蓄地阐明由北京主办XX年奥运会,“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部分(第5段):重申由北京主办XX年奥运会的承诺。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①中国政府尊重并赞赏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所作的评估报告,我们据此已制定了在北京举办一次出色奥运会的规划。
[段解]语段表明中国政府在申奥方面已作出的努力。“尊重”、“赞赏”这两个词的次序不能调换,因为它们存在着先后关系,另外“赞赏”的意思还比“尊重”更进一层。“出色奥运会”既是美好愿望,更是庄严承诺,一下子就扣住了席下听众的心。
②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女士们,先生们,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你们保证,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合作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段解]这两段分别作出两项承诺。第1段站在中国政府的立场上,表明对北京申奥的全力支持。“尽一切努力”是说中国政府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申奥。第2段“保证”“盈余”  的去向和“赤字”的处理,字字有声,毫不含糊,这番承诺,势必会得到评委们的充分信任。
③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赫尔辛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回中国,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
   各位奥委会委员,今天您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举办XX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123456

[段解]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2、重点语句点拨
①.我代表中国政府再次确认,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请举办XX年奥运会的立场。
[点拨]第一句就表明代表中国政府,说话极有分量,“再次确认”,显得郑重其事。“坚定”表明支持北京申奥的立场没有丝毫动摇,始终保持不变。
②.我国先圣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XX年如能在北京热烈欢迎各位客人,这将是我们最喜悦的盛事。
[点拨]引用孔子的话,表明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最喜悦的盛事”中的“最”和“盛”说明中国人民将会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把XX年奥运会作为自己的一件大事来办。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坚定了评委们对中国北京的信心。
③.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点拨]何振梁先生的这两句话,应该这样理解:评委们无论选择哪座城市,都会诞生一次新的奥运会,但是只有选择北京,才会改变中国的历史,改变奥运会的历史,中国人民将会把这次奥运会举办成友谊的大会,以运动来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3、主题
这两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希望XX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强烈渴望,诚恳的态度,恳切的言辞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使北京申奥获得了成功。
4、写作特点
(1)陈述发言切合人物的身份
这两篇陈述发言,前者的发言人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后者的发言人是运动健将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二人的身份不同,所以发言的立场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李副总理代表的是中国政府,他的发言语言庄重,内容大都从政府和全国人民的角度来陈述申奥的承诺和愿望;何振梁先生发言的语言则没有前文那样庄重,他主要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陈述了自己把奥运会带回中国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坚定信心。
(2)陈述发言热情、诚恳、大方、得体
尽管陈述人的身份不同,但是这两篇发言都充分表露了中国人民的诚恳和申奥的高度热情,准确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评委们的尊重和申奥的美好而强烈的愿望,但没有一丝的乞求,所以又显得大方、得体。
5、体验拓展
1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什么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相称吗?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打动奥委会成员?
明确: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发言,何振梁先生以职业体育人士身份发言。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都很相称。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中国政府对申办奥运会的坚决支持和尽力实现承诺的态度,对奥运盈余或发生赤字的处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等,都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123456

同步测控训练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
李岚清(    )        同胞(    )     届时(    )
生涯(    )           魅力(    )    荣誉(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校学生会准备在近期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6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4分 )
a.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5.阅读下面的语段,说说两处“摔碎的茶壶”的具体所指是什么。
从前有一个人担着茶壶去卖,不料经过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有人提醒他:“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又有什么用?”
其实,人生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的远远比摔碎几个茶壶严重。你能否脚不停头不回从头再来,是至关重要的。世界著名话剧演员波尔赫德活跃在世界戏剧舞台50多年,71岁时,一场意外使她破产。更糟的是,她的脚因受伤引起脉管炎,不得不截肢。当医生忐忑不安地把这消息告诉她时,她却平静地说:“既然没有其他办法,那就面对现实吧。”波尔赫德平静地面对摔碎的茶壶(a),重新站立,还活跃在舞台上7年。
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它可能经过诸多挫折和失败才有望实现。能像那个卖茶壶的一样的人实在不多。我们所见更多的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他们面对已摔碎的茶壶(b),往往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结果是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说不定因为分神还会摔碎更多的“茶壶”。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四则文字材料,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句话。
①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②“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于XX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③一位著名学者在自述中写道:“在家乡,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④社论《父母亦师》、评论《和孩子交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语段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委员们:
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赫尔辛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回中国,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
各位奥委会委员,今天您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举办XX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谢谢!
1.“但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其中的“一种决定”是指什么样的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说“你们一定会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而说“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比较这篇陈述发言和李副总理的陈述发言,它们在语言风格和陈述角度上各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迁移探究
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

四、课外拓展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①下午好!
②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XX年你们将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
③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将首先开先例从奥林匹克开始,经过人类古代文明的一些发祥地——希腊、罗马、埃及、拜占庭、美索布达米亚、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你们许多人所谓的埃佛勒斯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长城,途经香港、澳门、台湾,并在组成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中传递。123456
④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我恐怕很难将我们的文化安排的全部情况介绍给你们。在我的陈述结束之前,我要讲给你们的是,7XX年前,人们对马可•波罗关于这块美丽而遥远的土地所作的难以置信的描述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就问他,你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跟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实际上,我今天在这里所展示给你们的也只是期待中的北京的其中一小部分。
⑤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
(此文系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北京申奥时的陈述发言)
1.请你把这篇陈述发言的开头和本课所学两篇陈述发言的开头作些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③段中杨澜女士向评委们介绍了奥运火炬接力的行程,你能理解这样安排行程的创意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杨澜引用马可•波罗的话,对陈述发言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讲演是语言的艺术,你能简要分析一下这篇陈述发言在语言方面的特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中考
1、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要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的商店去买10千克的马铃薯,
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的新鲜蔬菜服务。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专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汉字”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XX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右面的图片足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要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3分)
    谜底:_________________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
六、片段作文
设想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大家试试。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答案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1.lán;bāo;jiè;yá;mèi;yù   2.d   3.示例一:让理想与风筝齐飞,让希望与春天同在!(对偶) 示例二:风筝飞满天,快乐无止境!(夸张) 示例三:放飞风筝,放飞理想,放飞美丽的心情!(排比)  4.c   5. a.破产和截肢的打击; b.人生的挫折和失败。6. 示例:①教孩子学会做人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②家长言传身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③我国政府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父母亦师”或“和孩子交朋友”。

二、课内语段
1.“一种决定”是指把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  2.加线的句子实际是告诉评委们:如果把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将会迎来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3.前句强调的是“你们”,而后一句则坚定了北京一定会让评委们自豪的信心。所以课文中用后一种说法。
 4.见“写作特色1”。
三、课内迁移探究
浓郁的文化氛围表现在:引用先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何振梁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梦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浓郁的文化氛围可强化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文化色彩,让更多的奥委会成员认可。
四、课外拓展
1.三篇陈述发言的开头都表达了中国北京申奥的坚定立场,表露了北京成功举办XX年奥运会的坚定信心。  2.这样安排告诉世人:中国人民将会通过XX年奥运会促进与全世界人民的友谊,加速全人类的和平进程。  3.用席下听众熟悉的事例来弥补自己不能详尽介绍的缺憾,令评委们较容易接受。  4.这篇讲演的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感染力。
五、中考
1、信息一,失败乃成功之母;信息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信息三,进取的人生才是有成就的人生。(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2、(1)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的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杨柳樟槐村村都有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565.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