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综合实践活动]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背起行囊走四方”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
2.通过活动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
二、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四、教法设计
第一,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发动学生搜集、整理、编辑;
第二,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张贴展示,吟诵欣赏,观摩评价;
第三,学生学写对联,将自己创作的对联在班上交流,或将第三步与第二步合并进行。
五.学法指导 收集整理
六、教具使用 常规
七.课时安排 课外准备2周,课堂展示一节课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导入:“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夕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一曲《走四方》唱红了大江南北,我曾经和着她的旋律,踏上了求学和工作之路。现在想来,歌词给我的感触还很深。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在你走“四方”之前,可曾细心考虑过,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已经背起了走四方的行囊?走四方,可揽祖国名胜的风情;走四方,可饱民族风俗的眼福;走四方,可聆听山水的足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蕴。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
1. “家乡风景独好”。都说自己的家乡美,在自己的家乡有很多自然人文风光。要求学生活动之后写一篇游记,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是通过写作来督促学生投入并深入到这一活动中去。这是一次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探访、考察活动,探访和考察的对象是家乡。因此,可以将全班同学按家庭住址来划分活动小组,对探访、考察的目标讨论确定后,拟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活动方案:在同学们的家乡就有很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今天就请同学介绍介绍家乡的风景、风情、风俗。
2.关于“模拟旅游趣味多”。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但身为学生不可能都去一一亲历旅游,因此,“神游西部”未尝不是一次既能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又能获得审美乐趣的活动,况且“神游”便于将“旅游”与“语文”结合起来。因为是“神游”,所以要更多地借助于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或者说,开展这项活动,就是促使学生用“旅游”的视角去搜寻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使自己成为这一景观的“小灵通”。
活动方案:用合适的方式(包括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做导游解说等)把你所知道的西安名胜古迹等介绍给同学和朋友。可以分三步进行:123
第一,划分活动小组。为激发兴趣,引入情境,可以给各个小组命名,如“丝绸之路旅行社”“回归自然旅行社”等。
第二,按各“旅行社”的旅行路线、游览目标不同,分别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活动的重点。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
第三,分发解说词或旅游指南(在同学之间交流),并两组协作,相互配合,交替进行模拟旅游,即一组做导游,则另一组扮游客。
3.关于“名胜古迹对联考”。镶嵌在名胜古迹上面的对联,犹如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开展这项活动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名胜古迹上的诗词楹联,留心地搜集和揣摩,并通过交流和学写,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北京陶然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西安古寒窑——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 。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沙,想见冰心
陕西潼关——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这些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名胜景点的对联,个具文化特色,在这些对联上既能看到当地的风情风俗又能体验当地的文化背景,值得大家体验、关注。在平时除外游玩中就能感知浓烈的文化气氛。
[写作角度设计]
题目:请写一篇游记,介绍一处旅游景点,或者自己的家乡,文体不限。
一、徜徉山水、品味自然的。这类话题是我们比较常写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没有多少难度。写作时要体现出眼中景和心中情的结合,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要借助于写景,这才是写这类文章的最高的境界。当然,写景的过程不是单纯对景描摹的过程,还要对景有所取舍,通过多角度细致地观察,在对景有了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选我所用。在对景的描写上,仅仅停留在实景的描写上还不够,最好要挖掘出它蕴涵的人文内涵,这样文章才会有深度。
二、人文、历史古迹类的。这类的文章,历史沉淀很厚,写起来要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知识。像余秋雨的散文,大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写这类的文章,现实中的历史古迹是一个触点,由这一个点,作者思维的触角要向与之有关的各个方位延伸,横可千古,纵可八方。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批判的眼光精心筛选,选准自己要表达的角度,从一个小的方面去反映主题。这类文章的写作,最容易犯的失误是写大了,看看这个材料很好,不舍得去,看看那个材料,自己第一次用,舍不得删,如此,往往就成了有关历史古迹的展览,又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给人一种搬运历史资料的感觉。譬如要写“故宫”,可写的点太多,去批评帝王奢侈,去讴歌人民的智慧,去赞美艺术等。再细分下去,还有好多可写点,如对艺术的赞美,你可从绘画、装饰、用料、布局、建筑等角度去写。范围小了,写作就可以深下去。写这样的文章,你不妨运用“补题定向法”来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补题定向法”就是“通过补充题目来达到确定文章写作方向的方法。”还是写“故宫”,你就可以把题目补充为以下几个:“故宫的彩绘”、“故宫的楠木”、“故宫的雕刻”、“故宫的建筑风格”、“帝王的故宫”、“不朽的故宫”等等。这种补充是思维的补充,不可写在作文的题目中,还要和作文的原主题相一致。123
三、有关民俗风情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创新,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成为祖国文化中颗颗璀璨的瑰宝。对于民俗风情的写作,应以自己的所见为主,而不是去写本民族(特别是本地方)的民俗风情,因为文章的写作要扣住“走”。既为走,那么看到的、听到的都应该是路上的,而不要去写家里的。把握好了这点,写作就不会跑题。写作时,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人、情、事、饮食、服饰等都可以去涉猎,所有的材料要有一根线贯穿在一起,这根线最好是情感的线,有了情,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看得真,看得透,理解得彻;才能写出自己眼中的和心中的风情,在吸引自己的同时吸引读者。
当然,你还可以有自己的写作的视角,最终要扣住“走”才行,在走中,去利用自己的行囊;在走中,去充实自己的行囊。
[文体选择]
本话题写作所要选用的文体,我们也来进行一下分类选用。对于写山水类的,我们常把这类题材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或诗歌。通过叙述、描写的有机结合,来抒发徜徉山水的美的愉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于历史古迹类的,通过具体的物象的刻画,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可选择记叙文体、散文文体或议论文体,最好是议论文体,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得到直接抒发。对民俗风情的描写,说明文体是首要的选择,在说明中,体现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喜爱。
[出彩要点]
本话题的出彩点有以下五个:一是写景要出新,这要借助一定的想象,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对所要描写的景进行立体的综合描写,赋予眼中景灵动的生命,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二是修辞要巧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恰当运用,会给文章添色。三是情感要真挚,特别是对山水的热爱,对民俗的诉说,要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四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这种独到性,是个性的东西,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五是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综合运用。
十.教后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434.html
-
[漫话小行星全文]漫话小行星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谋篇立意 自古以来,灿烂的星空就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小行星从发现以来只有200年的历史,可已有8000多颗被观测记实。本文作者以详实的资料和科学的分析向读者介绍了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方法,增强了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天文工作者的观测和研究,尤其是对1号、2号、...
-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 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 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 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 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 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 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真...
-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结构思路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
-
[梵高传节选]梵高传(节选)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概述 本文介绍了梵高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种土豆的人》的艰苦过程,表现了梵高执著如一的艺术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人物传记是必须以史料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并不排斥生动、细致的描写。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之能很好地为表现梵高的精神气...
-
[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文字]大自然的文字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同样,了解了“”,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作者由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给人们带来的...
-
【你如何看待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
-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郭沫若诗两首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二天上的街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 尝试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需熟悉诗人和时...
-
《背影》教学设计_《背影》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 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 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 散...
-
斑羚飞渡_斑羚飞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 ⑵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⑶体会本文具体生动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叙述特点。 ⑷积累词语。 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目标: 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教学建议...
-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示例2详细阅读
一、导入 新课 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导入 。 这首诗写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们欣赏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着富春江水是怎样的流速,周围的山又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