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同步测试]《散步》同步练习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练习1
《散步》
1、本文选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作者是______。
2、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______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______的主题思想。
3、“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4、“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6、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7、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
速读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金黄的大斗笠》
1、文章的标题是《______》,选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作者是______。
2、本文是通过雨中小姐姐给小弟弟送斗笠的故事,勾画出一幅______的美丽的图画。
3、文章在栩栩如生的风雨图中还有三幅小风雨图,请你根据语言提示,给这三幅小风雨图各起一个名字:(尽量用成语)1234
第一幅:风小,雨稀( )
第二幅:风疾,雨急( )
第三幅:风更大雨更大( )
4、请用书上原话写出这三幅风雨图的根据: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5、阅读填空: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了条______小辫;那边,露出一条______小山羊的滚圆的______。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______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______呢。
6、请写“小姐姐”是怎样知道“风雨要来啦”的两句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小姐姐判断风雨来临的两句话,你认为小姐姐是个怎样的孩子? [ ]
a、观察较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又细心的孩子。
b、天真活泼,爱玩,喜欢风雨的孩子。
c、关心小弟弟,能承担家庭重担的孩子。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山这边,梯田里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真朗读课文,用竖线画出下列文章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a、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b、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
速读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1234
(二)激疑质疑。
(参阅本课“难点、重点分析”的1~4题)
(三)精读导引。
第1题:从突出中心和增强表现效果方面考虑。
第2题: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3题:结合全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第4题:理解人物对话的作用。
(四)疑难讨论。
(参阅本课“难点、重点分析”的1~4题分析)
附:速读测试参考答案
《散步》
1、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莫怀成。(20分)
2、四口人,散步,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15分)
3、b(15分) 4、c(15分) 5、新绿,浓,淡,嫩芽,咕咕地,生命。(10分) 6、散步。(10分)
《金黄的大斗笠》
1、《金黄的大斗笠》,1986年,6月1日,《南京日报》,高风。(10分)
2、风雨中小姐姐给小弟弟送斗笠,姐弟俩活泼友爱,欢乐温馨的美丽图画。(10分)
3、第一幅:微风细雨。第二幅:急风骤雨。第三幅:风雨交加。(其它成语也行)(10分)
4、第一幅:“庄稼的叶子翻过背”,“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那又粗又亮的线线,似乎能数得清。”第二幅:“它抱住每一颗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哗哗响”,“小男……光着脚丫跑得噼哩啪啦的。”第三幅:“雨,只赶上洗洗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10分)
5、翘起的,揽着,胳膊,任凭,得意地动。(10分)
6、a、“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b、“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10分)
7、a(10分)
8、a、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夏天天气变化得快。
b、比喻。具体形象地写出梯田里的庄稼长得茂盛、茁壮及在风推动下的形状。
c、排比。生动地写出风雨中小姐姐和小弟弟愉快、欢乐的遮着雨,写出了他们纯真的童心和友爱。(20分)
9、a、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b、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10分)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1234
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二、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c、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 d、以上三项都是
三、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意思递进 d、意思转折
四、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五、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答案:
一、1、c 二、2、d 三、3、a
四、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
五、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879.html
-
[《大雁归来》教学视频]《大雁归来》教学方案详细阅读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深圳市翠园初中部 彭艳一 教学目标:知识:1 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 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们概...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教...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_《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农谚。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
白杨礼赞_白杨礼赞详细阅读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安徽师大附中 朱诵玉 语文课堂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快乐和陶冶——这是一种享受。要达到这个境界,撇开其他方面因素不说,单就教材分析和课堂控制来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1、教材分析应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
【无题】无题详细阅读
无题 一、导入由“李杜”→“小李杜”→课文二、初步感知1、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晚唐著名诗人。与村牧一起并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善于用典尤其以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但有时也写得隐晦迷离,难于理解。2、找出...
-
[《喂——出来》读后感]《喂——出来》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一.字词解析 1.注音 颤颤巍巍chànwēi栅栏zhà众目睽睽kuí贪婪lán牟取móu哂笑shěn棘手jí铆钉mǎo眺望tiào履行lǚ 2.辨音 3.辨形 4.辨义 (1)损害伤害危害 三个词作动词,都表示对完好的事物加以破坏,使它受损伤的意思,因而都含贬义...
-
鹤群翔空|鹤群翔空详细阅读
《鹤群翔空》教案4 《鹤群翔空》教案3 《鹤群翔空》教案2 《鹤群翔空》教案加练习2 《鹤群翔空》教案1 《鹤群翔空》教学实录 《鹤群翔空》说课稿 语教版《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1)...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余映潮】《藤野先生》教学设计8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 课文阅读。【教学难点】 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质疑】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
-
三峡_三峡详细阅读
《三峡》教案6 《三峡》教案5 《三峡》教案4 《三峡》教案3 《三峡》教案2 《三峡》教案1 《三峡》教案 《三峡》备课笔记 《三峡》说课稿 2份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三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三峡》检测题 《三峡》自学评估练习 《三峡》综合能力测试 《三峡》同步训练...
-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长征组歌》两首详细阅读
萧华教学目标:1、 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 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3、 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课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