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滋味》】《滋味》同步练习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蠕动( ) 魂不守舍( ) 飞舞蹿腾( ) 端详(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⑴我还不敢相信他的话,只是 (将信将疑 疑神疑鬼)。
⑵昨晚我收看欧洲杯足球赛到很晚,今天起床时还有点 (睡眼蒙眬 老态龙钟)。
⑶那些 (花花绿绿 灯红酒绿)的炮仗吸引了我。
3.看看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好在哪里。
那篓篓红的杨梅,每一粒的样子都很好看,像一个个深红色的绒线球似的,从我的记忆中滚过。
4.根据课文内容,将左右搭配的词语连线。
丰盛的 火焰
紫红色的 杨梅
金色的 夜空
黑暗的 年饭
5.课文第一段“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的两件事,都是同感觉有关的”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文章记叙了哪两件事?
6.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句话。
例句: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在眼前飞舞蹿腾。
仿句:
读选文,回答问题:
7.“魂不守舍”的原意是什么,在文中又有何含义?
8.作者写亲近里其他好吃、好玩的东西与放焰火有何关系呢?说说看。
9.大年三十的那一天,作者是如何刻画等待的心理的?抓住原文的细节谈谈你的想法。
10.对“很多双眼睛,在黑暗的院子里亮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11.我几次才把焰火点着,是因为自己害怕吗?谈谈你的看法。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第二部分:
老海棠树(2005年孝感试题)
⑴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⑵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⑶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话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你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⑷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⑸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123
⑹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⑺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⑻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荒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2.请概括第⑶至⑺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
13.请写出老海棠树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4.文中写到\"我\"对奶奶行为的不理解,这对塑造奶奶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15.奶奶不停地劳动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16.读罢全文,你觉得奶奶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出两点即可)?请简要说出根据。
17.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什么感情?
18.本文为什么要以\"老海棠树\"为标题?试作简析。
第三部分: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2005年山东威海试题)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①强调\"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
②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开头重组句子。(原意不变)
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005年泰州试题)123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 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21、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5年泰州试题)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⑴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⑵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⑶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⑷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⑶⑷⑴⑵ b.⑷⑶⑴⑵ c .⑷⑴⑶⑵ d.⑶⑴⑵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鄂教版八年级上《 滋味》有讲有练习
123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543.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详细阅读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详细阅读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详细阅读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详细阅读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详细阅读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