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温馨提示]
   “有付出必有回报。”同学们,几个月的刻苦努力,你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像丰富……请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和老师、家长、同学一起分享吧!
   语基检测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lòu(  )空 zǎo(  )井 fù(  )闲 寒jìn(  )
   地jiào(  ) 狼jí(  ) 愧zuò(  ) 吊yàn(  )
   2.古诗文填空。
     (1)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2)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4)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6)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3.以“桥”为开头重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我国园林具有独特风格,作为亭台楼阁陪衬的桥就是其独特之处。那些在小山小水之间借景生色、点缀风景的,便是为园林平添佳趣的桥。
   
   4.周恩来总理“一”字点评西楚霸王项羽,言简意丰,充分显示出深刻的思想见解和高超的语言功力。试就情境填“一”字成语或俗语。
   六十年代初的一天,周总理前往剧院观看京剧《霸王别姬》,当演到项羽不听众将劝阻,执意与刘邦决战时,总理说“ 。”项羽回到后宫,他宠爱的虞姬继续劝阻,仍不听,总理评曰“ 。”当项羽率部误入刘邦的包围圈后,总理说“ 。”项羽垓下被围后,总理道“ 。”当项羽饮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总理称“ 。”最后项羽不肯渡江,自刎而死,周总理慨叹道“ 。”
   5.双休日,明明想学洗衣服,可是母亲不让他洗,要他专心学习。针对这一情况,请你为明明设计一段话去说服他母亲。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给下面这段话介绍的说明对象下定义。
   寒潮,它能在24小时内,使平均温度骤降10℃以上,而使最低温度降到5℃以下。它是一股势力很强,温度很低的冷空气,凡是遭到它侵袭的地方,常会发生大风、雨雪、暴冷、霜冻等现象。
   
   7.根据下面故事内容,体会加粗部分含义,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1234
   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到天堂门口大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的人诧然地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大惑不解:“你难道不知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然摇头,欢呼者似有所悟,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天堂何在,原来你没有去过地狱!”
   你若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便是进了天堂;你若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便是进了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是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8.解释下列加粗字。
     (1)老翁逾墙走( ) (2)吏呼一何怒( )
   (3)死者长已矣( ) (4)急应河阳役( )
     9.这首诗开头的“夜捉人”渲染了什么气氛?老翁出逃,老妇掩护,揭示了什么生活情景?
     
    10.诗中描写石壕吏的凶蛮和老妇的哀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其中有明显对照的字是______________,这里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11.“出入无完裙”表明什么情况?
     
     12.哪一句可证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
     
   (二)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2)使侄录之________
   (3)侄罔然而止________ (4)执所书问曰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1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1234
   
   (三)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6.简要概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
     17.“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这一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中“聪明”一词该如何理解?
     
     20.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四)
   去年我国耕地净减少60多万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6.37万公顷,灾毁减少耕地3.06万公顷,生态退耕减少耕地36.3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5万公顷。
   据悉,去年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25万公顷。与建设占用和灾毁减少的耕地相抵,增加耕地0.84万公顷。但由于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很多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致使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减少状况。
   去年全国共有耕地12761.5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千米。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10年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1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减少了14万平方千米,风蚀增加了3万平方千米。
   为了保护耕地,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强化土地管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去年全国31个省(市、区)全部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国家共投资13亿多元进行水土保护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3万平方千米,实施预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千米。
   21.“由于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很多地区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致使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减少状况。”说明了去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根据全文理解,仅这一项原因就减少了耕地________,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数据的?
   
   2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理解。1234
   
   (五)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在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我郑重地对她说:“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行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忙着招待他们,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丰盛的菜肴摆满餐桌时,同学李萍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连声称谢,欢声喊道:“妈——拿刀来!”
     妈妈一边递过瓜刀,一边叮咛:“小心点,淼儿。”
     “咦?你叫淼儿呀,真好玩!”
     李萍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热,心里挺不自在的。
     晚上临睡前,我推开**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我不是说过了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的脸上现出一种复杂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声音虽然很轻,可“高翔”两个字却显得那么拗口。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一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没多久,我要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了。分别的那一天,爸妈送我去车站。爸爸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安慰着他们:“没事的,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
     火车启动了,我从车窗探出头来,向他们挥手告别。突然,我看见妈妈眼里竟有了泪!她追随着移动的列车,挥动手臂,脱口喊出----
     “写信回来, !”
     我一愣,心似乎被什么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24.为什么“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能“顺口熟练”地叫出“我”的大名?请说说你的理解。
   
     25.文末横线处应填写“我”的大名还是小名?请根据文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述理由。
     “写信回来,____________!”
     理由:
   
     26.概括文中“我”感情变化的几个阶段。(90字以内)
   
   
   写作创新吧[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
   27.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请以“美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483.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