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走进名校_语文版《走进纽约》同步练习1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维度a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注音与注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超尘脱凡:超出凡尘,脱离凡俗。 巉(chān)岩:高而险的山岩。
b横空出世: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倏(shù)地:忽然
c砭(biān)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 浸淫:渗透
d烙(luò)印: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喧嚣(xiāo):声音大而杂乱。
2 本文作者 ,著名作家。本文选自 。
3 本文重点描述了纽约的几处有代表性的建筑,请简要说明这几处建筑的特点:
华尔街:
帝国大厦,世贸中心:
4 作者在描写纽约的街景时,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哪些句子用了静态描写,哪些句子用了动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何在?
①山一繁,沟壑也便随之增多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②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降落下来立即坠入喧嚣。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各种声音滚滚滔滔,波澜起伏。令你又是蛙泳又是仰泳又是蝶泳又是侧泳又是自由泳,招数使尽,也游不出去。
③忽而,一座斜拉桥,一只躺卧的竖琴赫然出现,甲虫们争先恐后地跑上去,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弹成了音符和旋律,美丽动听。
5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个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一个叫做埃德加·斯诺的著名美国记者正在那儿感叹,就像我此刻正为纽约发出感叹一样。斯诺当然不久就回到了他的美利坚,我却在那儿长大,因而深深地打上了那儿地烙印。”
作者的家乡是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出国以来的第一个雨天,恰是在风光旖旎的悉尼。上午出门去悉尼歌剧院时,正逢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牛毛细雨。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位于该市北部悉尼湾的贝奈龙广场,东边毗邻皇家植物园,北临悉尼湾,西对岸是1932年建造的、全长505米、高134米的悉尼港湾大桥。站在任何一个角度看,面对的任何一个入口就象一个张开的贝壳,整个建筑就象一组贝壳复盖在海岛上。这座剧院由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明设计,于1959年3月动工。1973年建成,耗资1.02亿澳元,被誉为世界第一流建筑,不惟造型奇特,风格高雅,环境优美,而且在采光、音响效果等方面也棋高一筹,难怪人见人赞,称为美的享受、悉尼的象征。赞叹之余,人人冒雨留影,尽管细雨迷蒙,背景暗淡,但谁也不肯舍弃这一难得的享受。12
在皇家植物园稍事停留后,即驱车去老石城,寻觅当年开拓悉尼先驱者的踪迹。据介绍,澳洲原是英国流放罪犯的“西伯利亚”,经过许多年的开拓慢慢成为冒险家的乐园。1770年,库克船长指挥"奋进"号从悉尼湾经过,就宣布这块土地属于英国皇家所有,取名新南威尔士。差不多二十年后的1788年,在arthur philip船长的指挥下,第一批欧洲移民就在这儿落脚。在长达百多年的殖民时代,来自英、加、印等国的移民最早都是从悉尼开始他们的事业的,他们草创的悉尼渐渐成为一个古老的新生城市,维多利亚时代建造的街道、教堂、市政厅留下了昔日的繁华。澳洲人(当然包含大量的欧洲移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建成了澳大利亚这个统一国家,悉尼也由一个小小的狄克逊港变成了一个文明繁荣、极具都市魅力的大型城市。在老石城,残留着先驱者当年披荆斩棘的痕迹,保留着先驱者当年居住的住宅,在先驱们当年劳作的码头上,保留着一段约一公里的崎岖不平路供人凭吊。据导游介绍,这才是真正的悉尼,真正的悉尼村。按照澳政府的规定,百年以上的建筑不能改变外形,尽管岁月更替,古风犹存。近年来由于怀旧者的蜂涌而至,这些老式房屋的价格不断攀升,二室一厅的平房居然涨到5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270万元)。
6 悉尼歌剧院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7 为什么澳政府规定,百年以上的建筑不能改变外形?
8 悉尼变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维度c探究应用
有许多描写国外大都市的文章,找来看看,想一想,中国城市建设与国外城市建设的风格区别在哪?
4 走进纽约
维度a
1 c 2刘成章 《中华百年游记精华》3 华尔街:短,高楼林立,帝国大厦,世贸中心:高耸,横空出世4 ①静态描写,展示了纽约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与山谷中沟壑多相似之处,让人如同置身于深山之中,看不到天空。②动态描写,描写了纽约街头的喧嚣以及城市的繁荣。③动态描写,描绘的是纽约街头的交通状况,紧张有序。5 陕西延安,表达了作者此时虽然身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但仍对家乡怀有深深的眷念,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并没有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而发生改变。
维度b 6造型奇特,风格高雅,环境优美,在采光、音响效果等方面也棋高一筹 7 为了凭吊前人的痕迹,不忘掉历史。 8澳洲人(当然包含大量的欧洲移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建成了澳大利亚这个统一国家,悉尼也由一个小小的狄克逊港变成了一个文明繁荣、极具都市魅力的大型城市。
维度c 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297.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详细阅读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详细阅读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详细阅读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详细阅读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详细阅读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详细阅读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