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读后感】《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克隆是什么 


1.导入  。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二)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出示幻灯片)。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小结上述内容:(出示幻灯片)。 


“克隆”与克隆的科研成果aaa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类别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生 


物 


进 


化 


低 


↓ 


高 


鱼类 


鲫鱼 


1979年 


下定义 


鲤鲫鱼 


作诠释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年 


举例子 


黑斑蛙 


1978年 


列数字 


哺乳类 


鼠 


打比方体 


多利羊 


1996年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出现的,为了表格的完整性,故提前列出。 


(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阅读思考。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出示幻灯片)“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也是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三、课后拓展学习 


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5908.html

  • 读《再塑生命》有感_《再塑生命》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教学难点】  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生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教具投影仪教学...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余映潮]《藤野先生》教学设计9

    【创意说明】  采用层进式教学思路──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教学步骤】一、导读激趣,藤野先生  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二、整...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甜甜的泥土》读后感|《甜甜的泥土》教案3

    教学目标:1、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天下子女的心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唾手可得,而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_《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5、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教学方法】 朗读法、...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

    叶圣陶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马说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1、知识教学点:⑴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⑵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⑵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3、美育渗透点: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设...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二、教学设想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简案_《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背诵课文2积累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二)能力目标:1朗读能力2理解古文的能力。3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2学习古仁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听说过“断齑食粥”的故事吗?对,这说的是我国宋代...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