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八课《听潮》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3-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8、听  潮
【教学构想】
  鲁彦的《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表达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海潮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本文无论是其结构设计,还是语言表达,无论是其题材的选取,还是其主题的开掘,都可谓是匠心独具。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文的语言极具吸引力。用评点批注法教学本课是比较合适的。
针对以上的分析,教学中拟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学生自主疏通、积累生字词。
2.把文中你认为精妙的佳词美句用笔圈、点、勾、画出来。
3.发下关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79――83页的复印材料,并布置几个小问题:
①小说中的“眉批”、“夹批”、“旁批”的说法究竟有哪些?你能全找出来吗?
②这些文字是干什么用的?
其次,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对文章佳词美句的评点。主要是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并结合对文章结构设计、文章主题深化等角度来展开。
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朗读背诵,丰富积累,习得语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摹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文字描写声音的方法。
3.学会用“评点批注法”。
二、过程与方法
I.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疏通重点的词句。
2.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评点批注。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读,注意重音、速度、节奏和语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通过描写大海的雄壮美,来表达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熏染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和不怕挫折、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感情美。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反复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圈点勾画出来,进行点评。
3.运用“问题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步骤 ]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红楼梦》吗?(大部分人表示看过电视剧,少数人坦言读过原著)你们可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吧!今天,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古人是怎样解读和评论《红楼梦》的,好吗?
投影呈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79――83页内容。
请同学们归纳出“批本”中“批”的方式。前后四人小组可以合作交流,讨论概括。
明确:有圈点、眉批、旁批、夹批。再引导学生了解“尾批”,并简介评点手段的特点和具体功用。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为《昕潮》大批点吧。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自主、合作解决生字、生词。
二、初读课文
(自主、合作,积累字词)
  1.掌握“棂、黯、睑、汩、罅”等字的音形义。
  窗棂líng  云汀tīng  眼睑jiǎn  芳醇chún  
汩汩gǔ    罅隙xiá   嗥叫háo  深谙ān
2.弄懂“观光、领略、欣幸、芳醇、溺爱”等词的语义。
三、再读课文——眉批    
1.请班上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伴着轻音乐朗读全文。
2.教师亮出幻灯片。
思考题:请以眉批的方式在课文的题目旁边、正文以上的空间可写出文章给你的整体感觉。
提示:从文章语言、结构、形象等任_方面来写。可以先打草稿,用铅笔写在书上。
写完后,前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明确:眉批    
题目:为什么要以“听潮”为题,而不以“看潮”为题?
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时间是在晚上。通篇大部分笔墨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故而日:“听潮。”
语言上:
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有美感。
②有很多动词、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表达效果极佳,给人印象极深。
结构上:
①简洁、清晰。第一部分(1--4自然段),点出听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时的概况。
第二部分(5__2l自然段),描写落潮、涨潮初起、涨潮达到高峰时的情景,对大海尽情赞美讴歌。
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溺爱大海尤其是溺爱海潮的感情。
②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体现了文章巧妙的首尾呼应。
四、研读课文——旁批、夹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夹批、旁批的方法在文中圈点、批注出你认为好的地方。每人至少批点两处。
个人批点完后,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举荐组内代表发言。
明确:第一部分:
1.画“—这是一间靠海湾的楼房,位置已经相当的好,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尽够欣幸了”。
夹批:“靠海湾”,因而有突出在海上的露台,可见“位置已经相当的好”。“朝晚可以领略海景”,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好环境,故而听潮人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幸运。
2.点、画“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旁批: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写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句中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对海浪冲击岩石而溅起的飞沫作连比,写出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用“冲”、“粘”、“润湿”三个动词形象地写出潮来时的动作,准确得体。
第二部分:
1.海睡图。
①画“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陇欲睡似的”。
夹批:一个“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②画“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
旁批:这是将视觉转化为幻觉,透露了作者愉悦、欣幸的心情。
③点、画“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夹批、旁批:这组比喻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和味觉,写出了落潮时大海的静柔、清丽。如:把海睡时声音的低、轻,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种温柔来作比,把海的沉吟与情人芳香纯正的蜜语来作比,既有触感,也有味觉,具体形象,真实可感。“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两个比喻极言海的沉吟低、轻、柔的特点,有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这些句子,以形绘色,以形绘声,细腻传神,充满柔情,读来令人陶醉。
④画“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旁批:用岛、山、星星的入睡来衬托大海进入了梦乡。
2.海醒图。    
① 圈“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夹批:这是过渡句,也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②画“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夹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刚刚醒时的情态。
“喘、转侧、打呵欠、伸、抹”这一系列的动词很形象地描绘出了海的动感。
③圈“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和“用牙咬着”。
夹批:为了冲破岛屿的障碍,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把大海惊醒后向四周施展力量的神态写得惟妙惟肖,展示出了大海粗犷、豪放的性格。
3.海怒图。
①画“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旁批:作者的想象驰骋千里,各种音响,各种动态,像千军万马的疆场,像你死我活的搏斗,血雨腥风,怒吼厮杀。
②圈“疯狂”、“汹涌”、“吞没”、“泼溅”、“响雷般的怒吼”等。
夹批:海浪的“疯狂”、“汹涌”、“吞没”了远近大小岛屿,接着写海浪“响雷般的怒吼”,将血腥的浪花“泼溅”到人们身上。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海潮激起心潮,作者由此发出“这样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的由衷赞叹。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五、课堂小结
在用评点批注的方法学习鲁彦先生的名篇《听潮》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很积极,发言很踊跃,而且说得也不错。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在课后依照这节课所学的方法,继续评点和批注课文的剩余部分。
2.背诵精彩段落:6—17自然段。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第一课时结束之前,可以布置学生自练的作业 。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二课时要对这一作业 给予适当的检查。一来看看学生做的情况,二来使学生课上课下都在想着、说着且用着评点批注教学法,这样可以使这_方法的效果更加显著。在夹批和旁批时,以夹批细品,以旁批小结,使之既不至于过于分散,又不至于过于笼统。)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检查作业 情况。
二、 交流作业 
三、再读课文——尾批
请同学们继续评点和批注课文。
明确:第三部分:
1.画“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尾批: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溺爱大海尤其是溺爱海潮的思想感情。
2.文末:
尾批:总结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一是从感觉的角度,重在写视觉和听觉;二是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三是妙用“掀”、“冲”、“吞没”等动词。
(朗读有利于评点批注,评点批注又反过来促进朗读。学生在朗读与评点批注中,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复咀嚼、思考,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质疑和有所创造。)
四、回读课文
师生质疑、探究,然后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呈现:
1.作者为什么把大海比喻成“伟大的乐章”?
提示: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宣传从事世界语翻译工作,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十分不满,他将“蔡公时惨案”一事如实地向世界作了报道,被撤了职。1929年夏来到上海,这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这里的,面对着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发出了震撼心灵的最强音:“这样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反映了作者渴望战斗以及对幸福生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鲁彦的笔下,无论是海睡还是海醒、海怒,都充满了美的色彩,这字里行间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认为海潮无论是凶猛的来时,还是平静的去时,都是“一样的美”。这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对战斗的渴望的思想感情,是作者追求进步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   
(以上两个问题与文章主旨联系得很紧。可见,在充分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学生们能够直奔主题而设疑。“疑”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设疑贵在巧,巧在以疑诱发、点拨和引爆众人的思维。教师可借此疑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发散性、创新性和凝聚性;疑亦贵精,精在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在这三点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疑深、疑透、疑广。精巧设疑,是为了引思、引议、提出思考题后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学生在探讨时,既有冷静思考,又有热烈争论,使课堂呈现出既轻松活泼又镇定有序的良好状态。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活跃了课堂,也激活了思维。)
五、总结课文
我们运用“评点批注法”,对文章的佳词妙语进行了精彩的评点,相信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今天,我们透过优美的语言,读懂了鲁彦先生的情怀:热爱大海,不仅仅是因为大海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更主要的原因是大海对于历经坎坷的他来说,就像神奇莫测的人生,领略大海就是领略人生,热爱大海就是热爱人生。
六、布置课外作业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学习小结(或心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5794.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