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_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好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
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
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 
4.了解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5.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阅读、思考习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过程
l.导入  新课。简介徐霞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掌握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及传记类文章的常识。
4、细读课文。
(1)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有关段落重点朗读。
(3)品味语言,从平实中发现神奇。
(要真正体现自读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先激发其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读与思、感与悟、想与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思考和学习。)
点拨
1.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实验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从事旅行考察实验,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2、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赞誉。
清初大文豪钱谦益就曾赞美’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又称道‘”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羊春秋在《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前言中称:《游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据景直书,凿凿可稽,不是有意去模山范水,托兴抒怀,与一般文人争一字之奇,一韵之巧,而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现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2001年10月10日,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中国学术界已把《游记》列为2O部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内成列的4O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中也有他。《徐霞客游记》被誉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3.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写清对象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主要贡献或历史功过。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
4.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组合自然。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所以本文只选了与徐霞客旅游有关的一些材料,且穿插了一些有意思或有趣味的小故事,既突出了中心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写徐霞客的父母是与中心有关的,一方面交代了徐霞客的成长环境,告诉读者徐霞客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年代选择一条与其他读书人“求仕”的不同道路,并克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凭着“游览的激情,探险的壮志,健壮的体魄”在“无使命”的前提下,3O年间行程Ic多万公里,著书6O余万字。这一切与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开明的父母,孝顺的霞客,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
结构上,作者采用的是传记类文章的常规写法。先介绍生平事迹(第1~5段),后介绍其他成就及贡献(第6、7段),思路清晰,组合自然。
(2)语言平实、寓情于叙。
例如: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竟自”一词写出了徐霞客厌恶官场,醉心自然风光的性格及率直的个性,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再如: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违背了传记要写实的原则,同时这一词也包含了对霞客的肯定与赞美。
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材料以供选用。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上述问题都一定要教师亲口说出。若能引导学生解决最好。不过,像“文章中写其父母的内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难点,一定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并最后明确。还有平实的语言特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点技,更需要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训练中让学生领悟。)思考 
1.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下面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
2、从网上选一篇人物传记读读,与本文比较,写出读书心得。
3.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写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5267.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