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异形图更换照片_异形者更换──通俗化

语音文字 2025-08-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音文字】


    异形,指书写形式不同的字,在这里,它具体地指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单音节同义字的不同书写形式,它以语素的身份出现在复音连词中。二是指同音近音的异形字。三是指双音节词中两个不同形体的字,形成一组同素逆序词。这里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发展与演化。
    其一,单音节同义异形字,在连词中,自行更换。通假字,兼类字,书面语色彩较重的字被换下来,使之适合于那个时代的人乃至今人的运用。
    下面以“不但”类的同义连词为例,来讨论同义字(语素) 的更换。先看——
    上  古  A组B组  C组
    《尚书》不惟
    《诗经》 匪
    《左传》不唯 非唯
    《墨子》  非特
    非独
    非直
    《孟子》  非惟
    非徒
    《韩非子》 不徒
    不独
    《战国策》非但
    中  古  A组B组C组
    汉张衡《西京赋》  匪唯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  匪惟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不但
    晋葛洪《抱朴子》  匪独
    南朝陈何处士《通士人篇》非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匪直
    近  代 A组  B组  C组
    唐欧阳詹《德胜颂》 匪徒
    宋杨万里《过下梅》不特
    宋祁雍《论诗吟》  不止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匪特
    元元明善《武昌路学记》匪但
    明陈汝之《金莲记》非仅
    明刘兑《娇红记》  不只
    清曹雪芹《红楼梦》不单
    清李渔《闲情偶寄》 匪止
    清严复《原强》不仅
    上列图表中,A组B组C组头一个语素“不、非、匪”为同义语素。“不”,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副词,古今使用广泛,作为语素组词,也很活跃。用“不”明显比“匪、非”要通俗。三组的词儿后一个语素为:“惟、唯、独、特、徒、直、止、但、仅、只、单”它们也是同义近义甚至同音近音的语素。都有“只,只有、仅仅”的意思。通过同义语素的更换,最后是最活跃的“但、仅”以及“只、单”替代了其他语素,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连词。语素的更换体现了词语发展的通俗化原则。这也是由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决定的。
    其二,同音近音异形字的更换,如:
    A.乃-来:(a)一来……二乃……(b)一来……二来……
    吴军师一来与你相识,二乃知你两个武艺本事,特使戴宗来宅上相请。(《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昨日府学开送一名廪生陈最良,年可六旬,从来饱学,一来可以教授小女,二来可以陪伴老夫。(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出)
    B.边-面-壁:(a)一壁……一壁……(b)一面……一壁……(c)一边……一面……(d)一边……一边……(e)一面……一面……
    一壁教有国家削减的刑罚省,一壁教关市处征收的税敛薄。(元?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二折)
    郑屠家自备棺木盛殓,寄在寺院,一面迭成文案,一壁差人杖限缉捕凶身。(《水浒传》第三回)
    那妇人先叫一个后生来面前筛酒,一面做饭,一边炒肉。(《水浒传》第十七回)
    你看我老爷一边写字,一边就睡着了。(明?无心子《全雀记》第二十二出)
    却因人舟未便,一面收拾起身,一面寻觅便人。(《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上面两组例子,经过同音近音或兼同义字替代,约定俗成,定形于A(b)、B(d)(e)这三种,成为现代汉语的常用形式。它们的定型,仍靠一个“俗”,不“俗”则不“成”。
    其三,双音节异形字形成一组语素相对“错位”的同义词,呈同素逆序关系,发展的结果定型于较通俗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大体有三种情况。
    A.双音连词中的两个语素(字) 为同义语素,互相变换,成为一组逆序词,其义不变。如:
    “虽:然推出虽然~然虽”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诗经?大雅?荡》) 〔虽然没有德高望重的老臣,但仍然保存有典章制度。〕
    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史记?陆贾列传》)
    从用例可知“虽、然”是同义词,它们作为语素构成“虽然”出现于唐代,沿习至今。如:
    罗汉虽然是小圣,力敌天魔万万重。(《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
    虽然不致乎打他,也须早晚训诲。(《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那汉道:“虽然如此,必有个人荐兄长来入伙。”(《水浒传》第十一回)
    “然虽”始见于宋代,如:
    老汉然虽是个封胳落里人,稍通得些个人事。(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
    直到明代,是“然虽”和“虽然”并用的时期。再看一个《水浒传》中的“然虽”用例:
    然虽遗言如此,哥哥权且尊临此位。(《水浒传》第六十回)
    “然虽”在历史的发展中,犹如一支“插曲”,奏罢即成历史陈迹,在同义竞争中“虽然”取胜。
    B.双音节连词中的两个语素,由于特殊语法结构的发展变化,致使词序发生变化,形成一对历时性的逆序词,其义不变。如:
    “是以~以是”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诗经?魏风?葛屦》) 〔由于她的心地狭窄,因此编了这首歌来进行讽刺。〕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是由动词发展而来的介词,带宾语“是”,“是”是代词,当“这、此”讲,古汉语中的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提前,即“是以”即“此因”。汉代以后,宾语提前的句式大大减少,出现了“以是”。此外,《史记》中还有“以此、用是、用此”;《汉书》中有“因是”,语序皆为“介宾”。依此语序,唐时出现了“因此”(见于王度《古镜记》) ,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用连词之一。
    C.一组双音节同素逆序连词,由于习惯造成的,这是个次要方面的原因。如:
    “况其~其况”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周易?系辞上》) (君子居住在房子里面,说出话有道理,那么千里之外都来响应,何况近的呢!]
    其况能任大国之赐!(《左传?昭公七年》) (何况能胜任大国的赐与呢!]
    由“况其”发展成“况乎、况夫、况于”沿用到中古、近代。而“况其”的逆序词“其况”,发展成“岂况、又况、何况”,“其”作“何”讲,而因“其”演化为“何、岂”,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意思,成为人们的习用语序。“何况”保存于现代汉语中而成为常用的连词。
    词中的语素互为逆序,形成同义并存(常常是一段时间内) ,同时也进行同义竞争,这也是词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竞争”现象,通过历史的淘汰,其中通俗化的连词被保留下来。
    上面讨论了双音节连词换字的演化情况,其方式大体上是同义互换、近音对换、变序交换,演化的目的是使词儿通俗化。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yinwenzi/160893.html

  • 汉语拼音表|汉语拼音表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批准公布推行。  2008年为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汉语拼音已经走过了50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汉语拼音走向了成熟。  用于解释汉语拼音用法和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拼音文字方案的国家标准,也是联合国...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同义词词义轻重的例子】看的同义词词义比较

    说明:此处汉字所选义项仅为与看有关义项,不包括所有义项。 望:向远处看。例:他向大山深处望去,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瞄 miáo : 眼睛迅速地注视,迅速地看。例:我瞄了他一眼。 瞪 dèng:睁大眼睛看(有时含有生气之意) 。例:他狠狠地瞪了那个多嘴的人一眼 窥kui...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简介】象形文字简介

    什么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比如:雨字,,像不像天上下雨的样子呢?又比如:石字, ,就是一堆石块堆在一起。    还有象形文字“日”字就...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即和既的区别及用法|“即”和“既”的区别

    最近,汉字王国要求所有公民都办理身份证。词籍科的析析阿姨可忙了。 这时,“即”和“既”挤了进来,它们笑嘻嘻的说:“析析阿姨,我们是双胞胎,只要合办一张身份证就可以了。” 析析阿姨抬头看了看兄弟俩,笑了:“不行,你俩和办身份证,我们大家就会被你们俩搅糊涂了。” “我们确实长得...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汉字造字法与六书]汉字造字法_“六书”说的形成

    我们现在说汉字造字法,一定会说到“六书”,其实,这是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 “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 例如《韩非子?五蠹》:“古...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韩语读音音变】汉语读音音变字词训练

    一、读准带“一、不”的双音节词语: 一一yīyī 一半yībàn 一定yīdìng 一般yībān 一起yīqǐ 一生yīshēng 一路yīlù 一天yītiān 一体yītǐ 一行yīxíng 不好bùhǎo 不顾bùgù 不够bùgòu 不屈bùqū 不能bùné...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普通话测试双音节词表】双音节儿化词表

    说明: 1、下表以第二个字原读音为序; 2、>符号前面为第二个字原读音,>符号后面为第二个字儿化后的实际读音,均不标调; 3、当i、u在音节中是主要元音(韵腹)时,儿化后i、u仍是主要元音(韵腹),比作介音时音长要长,表中用“:”表示音长较长; 4、当单韵母e儿化后,...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常见的错别字_常见的错别字

    1 按(安)装2 甘败(拜)下风3 自抱(暴)自弃4 针贬(砭) 5 泊(舶)来品6 脉博(搏)7 松驰(弛)8 一愁(筹)莫展 9 穿(川)流不息10 精萃(粹)11 重迭(叠)12 渡(度)假村 13 防(妨)碍14 幅(辐)射15 一幅(副)对联16 天翻地复(覆)...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数学上旋转的转的读音是什么】“旋转”中的“转”的读音是三声还是四声?

    旋转这个词的转读几声,本来不成为一个问题,但由于各版本词典不一致的标注,造成了老师,同学们的误解。经常有同学问到这一问题。 那么,“转”到底读几声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旋转”这个词中,“转”读四声。理由有三: 首先,我们可以从意义判断。 ①转读三声的时候,表示的是物...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 [单韵母o读音]i-ü单韵母读音辨正

    有些方言如闽方言、客家方音、西南有些方言及江淮有些方言会出现i和ü都念成i的情况,如“鱼头”念成“姨头”。 一、i、ü对比辨音练习: 生育yù-生意yì 居jū住-记住jì 聚jù会-忌jì讳 取qǔ名-起qǐ名 于yú是-仪yí式 名誉yù-名义yì 遇yù见-意yì见...

    发布于:2025-08-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