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jiaoan.jxxyjl.com--语言运用】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语文课改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如何在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主要途径是:
一、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积累创新素材。
日常生活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学生的写作成绩不好,你只须心平静气的问问自己:①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②平时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③学生对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不管是从媒体的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辩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自己的喜怒衷乐,爱好和追求,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却蕴含着生活的真理,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圈子,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走出自我、走进社会生活,使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和谐统一,把眼光投向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启发学生有目的地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学生懂得生活有多广阔,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广阔,生活有多绚丽,我们的作文题材就有多绚丽。无论事多小,只要捕捉到其闪光点,就可成为题材。并鼓励学生养花种草,勤于观察,指导观察身边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错广告语、用简、繁、错、别字的店面招牌。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激活了这种情感,何愁笔下不“生花”呢?
二、轻松作文,营造创新氛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带来阻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只有感情上融洽了,心理上沟通了,师生之间有了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用“我手写我心”。教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三心”: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对于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合理想象,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让心灵与心灵相互碰撞交流,多引导、多鼓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三味书屋”引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把作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坚持不懈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人佳作来。
三、打破思维定势,掌握创新方法。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仗,根据范文割、补、拾人于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例如:蜂子蜇人,令人厌恶,但我们可以赞美他不畏强暴,勇于自卫的精神;我们可以赞美荆棘扎根岩石倔强挺立的坚强生命力;可以赞美苍蝇不怕脏、不怕累;可以赞美蚊子为了繁育后代冒着生命危险吸取营养品的伟大母爱等……。
四、写想象作文,获取创新灵感。
想象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垣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想象作文是指学生受到感知材料的剌激后,对感知的表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①利用图形激发创造想象,可向学生提供单一或一组图形,启发学生想象,如出示一个长方形,学生有的把它想象成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台收录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麦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象成足球场,使它有了激烈的竞争。又如:给学生出示一组画面,学生根据几幅画面的意思,想象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情节,自圆其说。②提供词语编故事(注意词语在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便于学生凭借词语扩散思维,合理想象)。③借助课文中的空白点进行再造想象。④进行纯想象作文训练,如:未来生活的想象、童话式想象作文、科幻作文等。
五、作文指导和评点侧重命题、选材、结构、语言以体验创新乐趣。
1、命题必须有特色,不人云亦云,可借鉴古诗词、流行歌曲、谚语、格言等。
2、选材要“散”,材料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可运用联想规律拓展选材范围,多角度、全方位选取材料,如《我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这“新朋友”可是小草、鲜花、风、雨、云、雾、电、大海……
3、构思特别,结构别具一格,语言有特色
散文化的构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文体的匠心独运、科技成果的形象描述、时代发展的超前预测、社会生活的夸张介绍、广告艺术的嫁接、文学意识的引进、文学话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的点化均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作文中有令人鼓舞的表现。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很多,相信如果教师转变观念,坚持训练,学生一定能写出鲜活的、富有张力的作文。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 袁正玲
-
【父亲的花生记叙文答案】记叙文阅读:一包花生陈亦权详细阅读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
-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怎么写】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详细阅读
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记叙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一闲读梧桐余秋雨详细阅读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
仿写句子题型|常见的仿写题型详细阅读
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
-
[烧炭工和绅士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阅读——烧炭工和绅士详细阅读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
-
[记叙文阅读三原则]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五一双脚上的修养详细阅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
-
[常见仿写句子]常见仿写详细阅读
常见仿写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迅速做好仿写句子题,我们要仔细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点,明确仿写句子的类型,探索仿写句子的技巧。 一、局部仿写题 局部仿写题,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语境,留下一两句话让考生仿写。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找出所要仿写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仔细揣摩它的句式...
-
【善败者不亡议论文阅读答案】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详细阅读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
七下记叙文阅读20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七完美的眼睛详细阅读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
-
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详细阅读
张揆辅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