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艺术_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语言运用 2025-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言运用】


    第一章主持人语言概述
    第一节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人类在传播信息构成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便是语言。而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语言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广播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中,主持人利用这一特殊的传播符号与听众建立了直接的交流关系。无论主持人前期是否进行过现场采访、写稿、制作,但最终诉诸于听众的总是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语言的交流使得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并使文化得以传播,同时也得到信息的反馈……主持人用其特有的语言吸引了听众,引发了听众的兴趣,激起了听众参与的热情。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主持人的传播目的也达到了。可以说,主持人就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让受众认识并了解自己,同时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
    那么,在节目中主持人是如何用语言这一载体来展示自我呢?有的说"越用生活用语越好",因为主持人节目是"近距离""一对一"的交谈式,只有用生活中的那种交谈,才让人感到"近",才亲切;有的认为应该使用"艺术语言",因为主持人本来就是语言艺术工作者,所以主持人的语言就应该是艺术语言。那么,主持人语言究竟该如何掌握,主持人语言与生活在语言上有哪些联系,现在我们就对次进行探讨。
    一般的节目,主持人是通过与受众交谈这种形式进行的,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也是最近的,并有"促膝谈心"的感觉,因此主持人语言也必然是"交谈式"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主持人语言与生活远的共同之处。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主持人的语言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在交谈中,二者同要遵循中华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同要遵循日常生活语言的表达规律;在交谈中,二者都要求表达得亲切、自然、明了,而且都具有交谈的对象、交谈的范围、交谈的目的和交谈准备的过程,都愿意能交流成功。
    尽管主持人语言与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生活是任何艺术的创作之源,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因而也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由于主持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这就决定了他所表达的内容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与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有着较大差异的。生活中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虽然也具有传播、交流的成分,但两者的身份、内容、形式、责任、角度、范围等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在语言的运用、讲究等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主持人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异同
    1、语言环境不同
    节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主持人要以"一对一"、"交谈式"的方式与受众交流,然而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语言环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一对一"、"交谈式",与生活中当中的"一对一"、"交谈式"也应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是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与事实面对面的。这种传播环境的特点使得交谈最大限度地保持着纯朴、自然、真实的特点。传播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传播双方可以控制这个环境。比如:青年人多与青年人交谈;老年人多与老年人交谈;大学生多与文化层次相近的对象交谈,农村人多与农村人交谈……
    但是主持人所面对的环境就复杂多了。这个传播环境是开放式的,因此传播双方不能完全地展现生活中真实的自我,只能是"近似"地模仿。也就是说,有可能同时面对很多个"一两个人"或"一小群人",有可能同时面对城里人、农村人,青年人、老年人、文化层次高的人、文化水平偏低的人……而且,有时虽然只是同某一两个人交谈但是实际上是字为众多的"沉默的"受众服务。主持人要与这些众多的、成分复杂的受众共同分享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含义,要试图以具有魅力的语言吸引他们,影响他们,使其相互产生激励作用,以打破或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产生"双向交流",这都是生活交谈所不能比拟的。
    2、目的的强弱程度不同
    无论是谁在谈话,都不外乎要达到某种目的,但他们各自所显示的强弱程度不同。生活中语言交谈的目的性比较单一,对象意识强,也非常具体,表露时也较为直率。虽然不乏含蓄、隐讳之处,但并不难理解。某件事的内容表述,达到什么目的比较简单、明了,而主持人语言的目的性很强。虽然如此,但由于听众的模糊性,主持人表达时对象意识并不是很鲜明、具体,因此主持人要表达更为复杂、层次更多的内容。
    (1)日常生活中人们交谈的内容是较随意的,表达方式也是非常自由的,而主持人节目的内容是具有选择性、社会性的。比如,主持人节目中的时效性、综合性、知识性、娱乐性等,它包括党的大政方针,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主持人既要传播知识、信息,给予传播对象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是连接政府和民众的桥梁,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这是,主持人所说的除了他个人的立场之外,还代表着这个节目组全体,代表电台、代表党和人民,因而时刻体现着其语言很强的目的性。即使是娱乐性节目,也包含着某种积极向上的意义和目的,让人们笑得愉快,笑后又有一定的意义。表达方式也受表达内容的限制,不能过分放纵,过分张扬"个性"。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甚至可能有个别庸俗之处,然而由于传播环境的特点,人们对此是理解的、宽容的。主持人的语言也应包含通俗性,这样才更加具有我们民族特色。他既能表现中华民族含蓄的、善良的美德,又能表现主持人良好的语言素质和功力。其中有讲述大人物、大名人的成长史、奋斗史、贡献史,也有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既有娱乐松弛,也富有紧张振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不允许存在庸俗。
    由此决定了主持人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论它是直接的,还是蕴含其中的,那明确的目的性都强烈地体现在主持人语言的表述中,这一点生活语言就逊色多了。
    3、准备过程不同
    无论是谁,在说话之前总是要思考一下,进行适当的准备,考虑该说什么、怎么说,但是主持人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准备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同。
    (1)内容的狭窄性是日常表述时的特点,当人们要表述一件事情时,并不需要很长时间思考、准备,只是适当地在大脑中思考一下,有时还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语言不免有些罗嗦、累赘,语意也容易混乱。而主持人所要表述的内容是丰富的,要求主持人的语言精练、条理清晰,语言含义绝不允许混乱。
    (2)在人际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的反馈尤为及时。传播时除了语言之外,还可借助人们的表情、手势等手段,因此,可随时修正已经发生的语言含义的混乱。而主持人在与听众的交流中,反阔需要一个过程,正是由于反馈有这样一个时间差,主持人才很少有修正语言含义混乱的机会,因此主持人的表达一定要清晰明了,语意准确。
    因而,我们可以说主持人在表述之前的思考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他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主持人要在所表述的内容中寻找各栏目内部的篇与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筹划栏目之间的衔接,要确定形成有声语言时的基调,要完成每篇作品中完全结合,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完成艺术欣赏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更多的机会选择,才会使受众最大可能地选择。惟有如此,才能使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一定的默契,达成共识,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才具有了现实意义。
    主持人这样的创作,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创作,不仅是主持人的感觉器官在参与,而且还要投入更多的创作,动用全部的力量进行参与。包括感觉器官、心智力量、感情与理智、情绪与意志等,全身心地投入到有声语言的创作之中,使主持人那具有魅力的语言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使交流成为一种复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从而完成整个创作过程。这实质上是主持人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表达深思熟虑的内容,将主持人的魅力充分表现。
    4、声音美感不同
    我们都希望在交谈时能生动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处于生活状态中的交谈,人的发声器官处于懒散、松懈的状态,发出的声音并不很美。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谈话和主持人台上的谈话的比较来证明,这里的差异非常明显。主持人的语言力求在清晰、准确、流畅、自然的基础上,追求声音的美感。比如各发声器官的正确的发声状态、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共鸣运用、音域选择……最终需求最富有魅力的声音、最具美感的声音色彩,来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得"美"在节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生活是任何艺术创作的本源,任何艺术创作又都是高于生活的,语言艺术也不例外。"来源于秘书工作生活,高于生活"这话确实有道理。以生活为创作本源,并不是指还原于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无限循环,而是以生活为本,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我们从主持人指出节目时的语言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说:主持人的语言,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具有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的谈话体语言。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主持人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不能驾驭整个过程,我们就不能自觉地进入这个创作过程,就不能保证每一次创作的成功。
    二、主持人语言的特点
    以前并没有节目持人语言特点这一概念,它是后来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在播音员语言的基础上提出的。播音员所进行的是把视觉的书面语言转换成听觉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劳动。他(她)们的播音是以书面稿件为依据,在正确理解,具体把握的基础上,以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为根本目的和最高要求。主持人操作和把握节目过程中要靠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自身的形态条件。
    不过,在此强调主持人语言的特点,并不是说主持人语言与播音语言存在着冲突,恰恰相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良好的播音语言功力。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这些播音语言明显的特质,在主持人的语言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播音员播音与主持人的语言表示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创作活动过程,故而也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创作原则、要求。
    1、注意亲和力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通常都会以"我"的身份出现,与受众构成如同朋友交谈一般的非常和谐的传播情境,平心静气、娓娓道来,亲切而自然、通俗而平白。这与播音员的字正腔圆、规范庄重的语言风格是有所不同的。主持人的语言状态是轻松的口头语,而播音员则相对严谨,带有书卷气。前者散淡通俗,后者规整凝练。
    口语要追求通俗,但绝非粗俗、低劣,是亲切而不是媚俗;是自然而不是随意。人们日常口头语言经过筛选加工,最后提炼出的自制品才是主持人语言的口语化。高尔基谈到文学语言创作时曾经说过:"虽然它是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但它和它的来源已大不相同,因为用来描述的时候,已抛弃了口语中那一切偶然的、暂时的、变化不定的、发音不正的、由于种种原因与基本精神--全民族语言结构--不合的东西。"支持人对民间口头语言的选择使用,是一个净化、纯化的过程,即舍弃其中不规范、不纯洁的语言现象,努力使之更准确、顺畅、健康,这样,才可以使节目最初设计的本意完整地表达出来。
    2、真情付出
    主持人节目从根本上来说是属于人际传播的一种,富有人情味、情感味,并因此吸引广大受众。那么,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为先导,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以诚相待,真心付出,才有可能使受众很快地接受。
    主持人要始终有一颗真诚坦荡的心对待每一个受众,诚于中必形与于外,慧于中必秀于形。主持人语言有了真诚的情感因素做催化剂,又何愁失去其成功的源泉呢?
    3、展示个性
    主持人主持节目更强调个性,从节目个性的不同而将不同的节目区别开来。体现在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上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栏目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音质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等,有的热情爽朗,有的幽默机智,有的节奏短促,快人快语,有的细语慢谈,缓缓道来……主持人节目个性化的追求,为主持人语言个性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保证。
    别林斯基说:"风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因此构成主持人节目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的重要因素便是独具特色的主持人个性化语言。尤其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多少听众曾被那些优秀主持人极具磁性、充满魅力的语言吸引,惟其是听!对于主持人来说失去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而语言的个性化在主持人的个性的构成中又何其重要。
    4、相互沟通交流感
    主持人在交流中与受众始终处于一对一、面对面的局面。因此,主持人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对象感、交流感。主持人语言要有信息反馈性,这种反馈是现场的反馈,这样便产生了交流,而不能是掷地无声、死气沉沉的感觉。受众是主持人的朋友,主持人在和朋友交谈,告诉朋友所见所闻,帮助朋友排忧解难。尽管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冷冰冰的话筒、镜头,但在主持人的心中、眼前始终要有交谈对象,这个隐型的对象默默地牵引着支持人的思路,激发着主持人的灵感火花,促使主持人去强烈地表现"自我"。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点:
    (1)与搭档交流
    节目主持人与搭档的对话,从某种角度来说近似于话剧或者影视剧演员对白那样(从某些风趣的对话来看,更象是说相声),说话时言语行动要积极,说出后还要敏锐地注意对方的反应,检查自己说出去的话的效果,从中及时得到反馈,引申出新的话语。听话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倾听,专心思考。即便事先明明知道对方要说的话,但也要做到真正从对方的话语中获得自己说话的根据。总而言之,节目主持人之间的对话总是在相互激发,这种激发在语言的交流中完成。
    (2)与受众交流
    主持人与受众的对话,也是节目进行中的一种常见方式。
    节目主持人在与受众说话时,虽然一般不会形成对话的格局(有时面对面的受众也会有只言片语的呼应),但是此时此刻节目主持人心中的交流对象是十分清楚而具体的。节目主持人特别关注和在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在受众中引起的反馈,即主持人要积极地与受众进行交流。
    (3)与演员交流
    节目主持人与演员的交流在节目进行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节目主持人与舞台上参加演出的演员进行的语言交流中临时配合即兴的成分比较多,往往不如与另一位节目主持人搭档交流那样顺畅。打个比方,这样的交流就象新组合的球队那样,配合起来缺少一种默契。如果把话语比做一只球,那么传球给对方要看准方向,要看对方接到球没有;接对方的球,也要看准球传过来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所以,节目主持人与舞台上参加演出的演员进行交流,就更要注意与演员的互相配合。
    5、注重内容间的关联性
    我们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节目主持人在说话时往往会被搭档或节目或受众打断,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正是由于有这些局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内容既要保证完整性,又要具有连贯性,尤其是语意间的深层衔接。
    (1)句与句的关联
    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是指主持人与其搭档之间说话内容的关联。以前的报幕员也有两个人合作的,但大多数为轮番上阵,各司其职。如今的两位节目主持人是搭档关系,共同完成节目之间的串联,因此话语之间的关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如果随意抽出一位主持人的话语,可以听出他所表达的内容既不完整也不连贯畅通。
    (2)段与段的关联
    对于一些谈话主持人来说,主持人除了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外,段与段的关联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类节目中,主要就是靠主持人的语言将话题拓展深入,启承转合。
    (3)首与尾的关联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注意到段间关联,而且还要做到首尾关联,给受众以首尾照应的整体感觉。
    6、注意受众的多层次性
    节目主持人这个行业使得某些主持人成为受众眼中的"大众情人",而且受大众的关注度也偏高。一方面是因为电台、电视台的媒介作用,是他们在电台、电视台节目中频频"亮相",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言谈中能保持中立角度,看问题较为公正合理。因此,在沟通时,要注意:
    (1)亦庄亦谐
    传播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便是教育,这也是节目制作的目的之一。要"教"的主题无论是大是小,总是严肃的,然而受众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坐在舞台电视机、收录机前欣赏节目的目的,则希望能摆脱形形色色的精神压力,以得到放松和获得乐趣。因此,节目主持人此时的语言要讲究湿度的原则,不要太过于沉重庄严,以免受众产生厌恶感,当然也不能流于低俗。
    (2)雅俗共赏
    主持人要根据预先设想的节目内容、形式使节目做的偶雅有俗。由于职业、性格和文化等因素,人们的爱好也有典押与通俗之分,因此,节目主持人无论是指出哪类节目,势必要体现出话语的兼顾性,做到雅俗共赏,说每一位观众都爱听的"情话",做"大众情人"。
    (3)男女同好
    由于性别的不同肯定会导致受众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看法产生差异,而主持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差异表现出来,但又不会过分激化。聪明的主持人绝对不会顾此失彼,抛开任何严格百分之五十的支持,即使是为某性别主持的节目,也同样如此。
    (4)老少皆宜
    受众的层次可以有很多分法,而年龄也是其中一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还必须做到"老少兼顾",体现出话语的兼顾性,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主持人所说的话语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正因如此,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必须做到老少皆宜。
    7、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语言任务及职能的限制,使得节目主持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又带来了语言形式的多种变化。
    (1)独说
    在很多情况下,节目主持人是以一人独说这种形式来主持节目的。说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多用口语,词句比较通俗,语气语调比较自然,声音也不十分张扬,接近平常说话,使之生活化。
    (2)对谈
    两人对谈也是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表达形式的一种。所谓谈,乃相互交谈之意。谈与说有相同之处,即仍然口语化特点较明显,双方语调、语气不必夸张,声音不必修饰;不同之处,即你来我往,围绕共同的话题,各抒己见,相互沟通,以示受众。
    (3)众议
    三人成众,节目中几个人在一起谈论诉说,就是众人群议的形式。
    众议,乃大家评说事理之意。议当与说和谈一样,口语化是第一要素,节目主持人不必拿腔拿调,听来觉得极不自然。与上面两种口语形式不同之处,只是人数多少而已。议的人数较多,你一言,我一语,他一句,显得比较热闹。
    (4)朗诵
    "诵"是主持人除了说、谈、议等主持形式之外的又一种重要的节目主持方式。节目主持人往往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总之,从主持人语言与生活语言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颇多,而这些不同点恰恰正是主持人语言的特点所在。如何在做节目时将主持人语言和生活语言很好地区分开但又不会完全割裂,如何熟练而有技巧地将主持人语言的点融入到自己的节目中,这是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yanyunyong/160361.html

  • 【父亲的花生记叙文答案】记叙文阅读:一包花生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怎么写】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

    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记叙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一闲读梧桐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仿写句子题型|常见的仿写题型

    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烧炭工和绅士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阅读——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记叙文阅读三原则]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五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常见仿写句子]常见仿写

    常见仿写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迅速做好仿写句子题,我们要仔细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点,明确仿写句子的类型,探索仿写句子的技巧。 一、局部仿写题 局部仿写题,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语境,留下一两句话让考生仿写。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找出所要仿写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仔细揣摩它的句式...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善败者不亡议论文阅读答案】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七下记叙文阅读20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七完美的眼睛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 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

    张揆辅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

    发布于:2025-08-1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