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两个转化|作文教学:“凹”“凸”两字
【jiaoan.jxxyjl.com--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凹”“凸”两字,能令人产生很多联想。①凹者,深陷也,可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凸者,高出也,可令人想到高山似的成功与业绩。两字结合看,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②将两字并列起来,又像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逆境与厄运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不过坎坷可磨炼人的意志,增长才智,激发进取心。③把两字对接在一块,又是一个完美的矩形,它昭示人们:做人必须有棱角与品行,这样才有方正的人生。这种对接,又是取长补短的典范。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塑造完美的人生。品味两个图形,还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联想。
思路指导及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三悟“凹凸”
我很少使用“凹凸”这两个字,不为别的,只因为它看似简单,写起来却力不从心。他是那么的方正,沟沟坎坎,棱角分明。表面上它是两个字,却使它更像是人生。于是,我敬畏它,不知所措,却又浮想联翩。
一
记得第一次细细地端详它,我首先想到了一位作家——贾平凹。很惭愧,记住贾先生不是因为他的《废都》《月迹》,而单单是因为他的名字。“贾平凹”,有几个人会把“凹”字嵌进自己的名字呢?这是一个如此平凡而又如此扎眼的字啊!而且,后来我听说,贾先生执着地把自己的名字念作“贾平凹(洼)”,这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贾先生和这个“凹”字。是啊,“凹”字简单,又似乎土得掉渣,但他就是那么倔强,像是陕西黄土地里走出的人,总也不忘呢一份朴实。
第一次感悟“凹凸”,我嗅到了土地的气息,那是本份、厚重的感觉。
二
第二次与“凹凸”面对面,是我装出来的深沉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候。这一次,他掀掉了我的伪装,轻轻告诉我:人生不外乎两条路,一条像“凹”,一条像“凸”。不管怎样,虚怀若谷也好,锋芒毕露也罢,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一条水平线,或者说是一个平台,承载了一生的记忆。因为时间总是孜孜不倦地打磨者凸出来的棱角,又锲而不舍地填补凹下去的空白。于是,最终出现了一个结果——平平而去。当然,更有睿智的人,将“凹凸”巧妙地吻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于是,这样的人成了伟人,他的人生总比常人高出一大截,又没有失掉棱角。相对于常人空空如也的“矩阵”,他们的“矩形”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足够吸引人的曲折。
可是,吻合“凹凸”又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这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至于装出来的深沉,恐怕正如一潭死水,逃不到掉腐臭的命运。
三
现在,在瞥“凹凸”,我却少有深刻的意念,只能入刚开眼望世界的孩子,将它们看成最现实的事物——一片海,一座山。
对于海,冰心奶奶在就写过《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那么,我只能唱反调,安慰安慰山了,以免出现“眼前有景道不得,冰心题文在上头”的苦闷。
老人家说,海是动的,山是静的,不免呆板。可相对于海的浮沉变幻,潮起潮落,我更喜欢山的静默,安稳,因为它来得真实,来的威严。
老人家还说,海是透明的,五光十色,引人遐思;山是孤独的,斑驳晦暗,很难令人想到山里的金银铜铁,晶玉宝石。但是,山的隐晦难道不是一种谦和、深邃?一眼望不到底的东西永远缺乏内涵。
其实,较量山海,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魂,是它赋予别人的气势。
海阔远,对于凌驾其上的人,它总把他们衬得无比渺小,仿佛天地间无足轻重的一粒沙,弃落于洪荒之中。至于海风大浪,又总是骇的人胆战心惊,萌生退意。
山则不然,山不会恐吓一个登山者,也不会将身临绝顶的人矮化,它总是那么一动不动地卧着,直到地老天荒。而深处巅峰的人,会自然的有一种蓬勃的霸气,一种油然而生的君临天下,傲视苍生的气概。这一切,都是山给予的。
虽然,还也有风平浪静,旭日沙鸥;虽然,山也有天风呼啸,飞沙走石;但海的平静充斥着慵懒,山的粗野却洋溢着豪情。
海总不肯让任何东西比它广,即使是天,它也要多一抹湛蓝,山总愿意让其上的所有生物比它高,即使是小草,它也让它伴着近在咫尺的星星睡觉。站在阿尔比斯山的小个子拿破仑狂称:“我比阿尔比斯山还高。”对此,山只是笑笑,若是海,恐怕一个浪头就会把它吞掉。
正因为如此,还永远没有山的高度!
这样说,似乎有些偏激,但冰心奶奶在海边长大,她爱海;可我在山怀里成人,我爱山呀!
无论怎样,三悟“凹凸”,我悟出了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回首看看四平八稳“凹凸”,该凹的依旧“凹”着,该凸的仍然“凸”着……
点评:小作者采用三段式组合结构形式,感悟“凹凸”,由字形联想到人生阐释再到回归自然,文字冷峻,缜密,颇具思辨色彩,有很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这一点说已经难能可贵。小作者毕竟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啊。另外,小作者在诠释“凹凸”大海与高山时,不拘泥于传统观点,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并且最难得的是小作者并不是单纯“唱高调”,而把自己对大海与高山的理解融入到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平添了几分亮色。整体而言,语言华美精炼,一意贯通,浑然天成,不失为一篇佳作。
人生也如“凹”与“凸”
“凸”是彰显,渴望表现,渴望出众,张扬着个性与活力;“凸”是包容,不以物喜、不以自己悲,透露着成熟与稳重。人的一生也如这两个字:“凸”是前半生,“凹”是后半生。
前半生,我们年轻。
因为年轻,心中有九天揽月的梦想,脑中有惊天动地的庞大计划,胸中有热血沸腾的满腔激情。年轻的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梦想,我们坚信自己不会是平庸的,终有一天会在某个领域里一鸣惊人。所以,我们一直努力,只为证明那个信念,奋勇拼搏,披荆斩棘,好一头初生牛犊,年轻的我们不喜欢重复别人的老路,更不喜欢沿着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于是我们创新,让自己的想法独树一帜,洋溢着独特与个性。因为,在别人的身后行走注定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年轻的我们喜欢标榜自己,喜欢与众不同。心随所欲,带着叛逆与朝气去做最好的自己。
因为年轻,所以李白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因为年轻,所以鲁迅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因为年轻,所以毛泽东有“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
因为年轻,因为拥有青春,我们有恃无恐。纵然是有苦涩,有失败、碰得头破血流也高歌“人不痴狂枉少年”。
后半生,我们不再年轻。
因为成熟,外界喧嚣也能心静如水,波澜起伏也能处变不惊,千钧一发也能从容镇定。因为看得多,所以不躁;因为听得多,所以不怒;因为悟得多,所以不惑;因为经得多,所以不惧。成熟的我们看破了喧嚣浮华,懂得了用一份宁静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不在醉心于名利,不去计较得失,学会了以平常心态去经营后半部分人生。只是,成熟不代表放弃追求与理想,而是更懂得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去理智地向目标前进,更睿智,更简捷得去规划、安排自己的心愿。
因为成熟,所以苏轼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因为成熟,所以汪国真有“一切,都在意料中”的坦然;因为成熟,所以董必武有“寒侵花亦开”的韧劲。
因为成熟,因为经历太多,我们轻车熟路。即使是少了几分奔放与狂野,仍可以用豪迈的声音高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人生也如“凹”与“凸”。前半生我们风华正茂而风风火火,后半生我们历尽沧桑而宠辱不惊。正因有了前半生的彰显的“凸”与后半生包容的“凹”,人生也才更完美。
点评:“凹”和“凸”两个具有象形的文字,在小作者的笔下却演绎成人生的哲理。作者展开想象,将“凸”形象化了人的前半生,贵在年轻的“朝气”与“霸气”;将“凹”形象化了人的后半生,难得的包容与睿智。想象大胆,文笔流畅,一气呵成,字字珠玑,余韵悠长。
-
【父亲的花生记叙文答案】记叙文阅读:一包花生陈亦权详细阅读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
-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怎么写】关于话题作文(六)——话题作文写作的技巧详细阅读
一、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记叙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一闲读梧桐余秋雨详细阅读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
仿写句子题型|常见的仿写题型详细阅读
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
-
[烧炭工和绅士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阅读——烧炭工和绅士详细阅读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
-
[记叙文阅读三原则]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五一双脚上的修养详细阅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
-
[常见仿写句子]常见仿写详细阅读
常见仿写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迅速做好仿写句子题,我们要仔细研究这种考试形式的特点,明确仿写句子的类型,探索仿写句子的技巧。 一、局部仿写题 局部仿写题,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语境,留下一两句话让考生仿写。做这一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找出所要仿写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仔细揣摩它的句式...
-
【善败者不亡议论文阅读答案】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详细阅读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
七下记叙文阅读20篇|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七完美的眼睛详细阅读
李东晓 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
-
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集锦之四阅读《怜悯和善行的距离》详细阅读
张揆辅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