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之《季氏将伐颛臾》]《孔孟两章》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而” 
  对于这个“而”字,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却”解,转折连词;一是作“如果”解,假设连词。两种理解都通。但比较而言,作假设连词更好,因为后文的“则”是应该作“那么”理解的,全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文自然就要有一个和它相对应的假设连词。如果将“而”理解为“却”,那么在翻译全句时,还得在前一分句添加一个假设连词。因此,不如直接将“而”理解为假设连词。这样,原句可译为:(譬如盲人)要摔倒的时候如果不去搀扶他,摔倒以后如果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辅助他的人干什么呢? 
  二、“今不取”之“今”应兼表假设。 
  《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三个“今”字: 
  ①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③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与教材配套之《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译文对它们的处理是:第一个不译出
  第二个译为“现今”,第三个译为“如今”。 第三个译为“如今”是对的,第一个有必要译出,第二个译为“先进”则不恰当。联系后文看,这个:“今”还应该有表假设的作用。要理解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今”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如: 
  ④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⑤今不急下,吾烹沛公。 ——《项羽本纪》 
  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 
  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句子中“今”作“现在”解释,意思明白,语意也顺畅;但是,若从全句角度看,前半句说的并非已然的 事实,只是一种假设而已,所以,翻译时人们多将它翻译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再反观第三句“今不取”,它应该也是表已然的,自然也应该如此理解。
  三、“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以”怎么理解? 
  《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的译文是:“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来取笑跑一百步的,(说他们胆小)行不行?”其中的“以”没有译出。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的译文是:“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那行不行?”将“以”理解为“凭借”。 
  他们或者避开不译,或者把他理解为“凭借”。“以”字用在文言文句首而不必译出,笔者浅陋,似乎尚未见过。理解为”凭借”,就字面意思来说,是通了的,但就全句来看,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一事实也只是假设的,并不是已经这样了。所以,此处的“以”宜理解为表假设的“如果”做连词看。“以”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是有先例的: 
  (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中的“丧”字怎么解? 
  译文:“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丧没有什么不满。” 
  《教师教学用书》湖南人民出版社《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则是:“这就使百姓对于供养活着的人埋葬死去的人而没有遗憾。” 
  前者对“丧”没有作对译,将“养生丧死”解释为“生养死丧”;后者则将“丧”理解为“埋葬”。这都是不确切的。笔者认为:此处的“丧”应该作“为动词”理解,“丧死”就是“为死去的人治丧”。全句译文为:“这样就使得老百姓养育活着的人和埋葬死去的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五、“可以”是一个词吗? 
  “可以”在文言文中多作两个词理解,很少作一个词理解。《教师教学用书》将文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为“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袄了。”我以为此处还不如作两个词理解好,是“可以凭借”的意思。“以”后省略了指代上面情形的代词“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759.html

  • 影视作品与小说的区别_让影视作品走进小说阅读的课堂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合理的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小说是语言艺术,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小说构成的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大部分小说是人...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西湖》教学设计】《西湖》教学反思

    《西湖》这一课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四类字与二类字各有十个,文中还有11个注拼音的字。所以学生在读通课文时遇到了不小的障碍。为此,第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我先是领着学生把课文读一遍,然后把一些长句子、难读的句子教学生读了一遍,之后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分节读课文时,学生基本能读通课文了。文中...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如何写好观察记录反思】写好反思记录适应新课程改革

    如今,新课程的实施已从实验区走向全面铺开,如何加速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已是各学校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全面推广。教师如何面对这次脱胎换骨的教学改革呢?我觉得首当其冲写好反思记录。 反...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走进心灵深处的句子|要走进小学生的心灵深处

    刚教书时,自己总是以为小学生就是小孩子,他们只需要教育教育再教育,平时处理事情也比较武断 随着教龄的增长,越发发现自己的认识错误 一次班会课上,我心情大悦,破天荒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学生还是比较单纯与可爱的,经过几分钟的试探,一个个便敞开胸怀滔滔不绝的说起来,概括如下:...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整体怎么读】整体入手读中感悟——《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后记

    《做一片美的叶子》文质兼美,简约冼练,诗一般的语言极富启发性 这样的文章,切忌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 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在读中让学生自己驱赶悟,让诗意在诗意的课堂上生成,涌动,回荡 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实践——体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在亲身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属...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教学片段反思

    历史背景,教师板书泸定桥   二、讲授新课   (一)通读全文弄清泸定桥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1、出示思考题。   A泸定桥架在什么地方?这是座什么样的桥?   B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2、学生自读全文,找出有关语句作上记号并读一读。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略)   4、教师...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记叙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记叙文写作的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学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读了《梅花魂》的收获_疏忽的收获——《梅花魂》教学反思

    今天课上,讲《梅花魂》,因为依旧是去年的老教材,因此,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仍旧讲得轻车熟路。   在进行到第二个故事的朗读理解时,我与同学们突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只见课文中写道:“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可是,我随口读道:“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了的吗?”孩子们也仿佛承认了我的这种读法,(因为这比...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 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数 到考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待合格率 39分以下 18032 17965 99 63% 78。98 53。99% 94。65% 6 71% 0 73% (二)各板块分析 整张试卷分为识字写字、积累·阅读、语文实践和作文...

    发布于:2025-07-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