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之《季氏将伐颛臾》]《孔孟两章》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而” 
  对于这个“而”字,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却”解,转折连词;一是作“如果”解,假设连词。两种理解都通。但比较而言,作假设连词更好,因为后文的“则”是应该作“那么”理解的,全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文自然就要有一个和它相对应的假设连词。如果将“而”理解为“却”,那么在翻译全句时,还得在前一分句添加一个假设连词。因此,不如直接将“而”理解为假设连词。这样,原句可译为:(譬如盲人)要摔倒的时候如果不去搀扶他,摔倒以后如果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辅助他的人干什么呢? 
  二、“今不取”之“今”应兼表假设。 
  《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三个“今”字: 
  ①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③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与教材配套之《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译文对它们的处理是:第一个不译出
  第二个译为“现今”,第三个译为“如今”。 第三个译为“如今”是对的,第一个有必要译出,第二个译为“先进”则不恰当。联系后文看,这个:“今”还应该有表假设的作用。要理解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今”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如: 
  ④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⑤今不急下,吾烹沛公。 ——《项羽本纪》 
  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 
  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句子中“今”作“现在”解释,意思明白,语意也顺畅;但是,若从全句角度看,前半句说的并非已然的 事实,只是一种假设而已,所以,翻译时人们多将它翻译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再反观第三句“今不取”,它应该也是表已然的,自然也应该如此理解。
  三、“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以”怎么理解? 
  《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的译文是:“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来取笑跑一百步的,(说他们胆小)行不行?”其中的“以”没有译出。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的译文是:“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那行不行?”将“以”理解为“凭借”。 
  他们或者避开不译,或者把他理解为“凭借”。“以”字用在文言文句首而不必译出,笔者浅陋,似乎尚未见过。理解为”凭借”,就字面意思来说,是通了的,但就全句来看,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一事实也只是假设的,并不是已经这样了。所以,此处的“以”宜理解为表假设的“如果”做连词看。“以”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是有先例的: 
  (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中的“丧”字怎么解? 
  译文:“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丧没有什么不满。” 
  《教师教学用书》湖南人民出版社《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则是:“这就使百姓对于供养活着的人埋葬死去的人而没有遗憾。” 
  前者对“丧”没有作对译,将“养生丧死”解释为“生养死丧”;后者则将“丧”理解为“埋葬”。这都是不确切的。笔者认为:此处的“丧”应该作“为动词”理解,“丧死”就是“为死去的人治丧”。全句译文为:“这样就使得老百姓养育活着的人和埋葬死去的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五、“可以”是一个词吗? 
  “可以”在文言文中多作两个词理解,很少作一个词理解。《教师教学用书》将文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为“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袄了。”我以为此处还不如作两个词理解好,是“可以凭借”的意思。“以”后省略了指代上面情形的代词“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759.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