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起泡辩解|给孩子辩解和反驳的机会

育儿观念 2025-06-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育儿观念】

前不久,一个妈 妈讲了这样一件事情:8岁“粗心”帅哥经常遗失物件,不是铅笔没有了。就是作业本找不到了。他的父亲为此和孩子“谈”了一次话,孩子“遗撒”现象到是好了许多。可是,某天孩子父亲发现铅笔盒里面,竟然只剩下了一只铅笔!
  
  于是,父亲就问小帅哥是不是又丢铅笔了,小帅哥就说:“爸爸,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活动,我拿铅笔……。”父亲一听就火了,打断小帅哥的话,怒斥道:“什么?你拿铅笔去玩,是不是又忘记拿回来了?我说过多少回,要记得收拾?”
  
  小帅哥听到这,连忙插话说:“不是这样的……。”
  “住口!不是什么?你还敢狡辩,三天不打,你就上房揭瓦了吧?”
  
  妈 妈看到小帅哥委屈地哭了,连忙介入,但孩子死活什么话都不说了。等孩子睡觉后,这位妈 妈收拾孩子的书包,无意发现几只铅笔散落在书包内。当和丈夫说了以后,他“要强”地嘟囔着,埋怨孩子怎么不早说。可是,这个父亲还真没有给孩子辩解和反驳的机会,在家长高声训斥和责备的那种情况下,弱小的孩子又如何能说出来?
  
  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可实际上,有不少孩子的不听话,未必是真正的不听话。当孩子出现家长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时,如果家长只凭“眼见为实”的“结果”,就按照惯性思维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就使孩子失去了辩解和反驳的机会。此时,孩子感到很委屈,想说清楚,不是被打断就是着急之下说不出来,只好使用哭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参见《强迫和压制会让孩子不听话》。
  
  当孩子哭了以后,孩子以为可以得到同情和理解,但实际上是更坏了,孩子陷入了一个逻辑怪圈。因为孩子这样的表现,恰恰反证了家长的“疑猜”,认为孩子“心虚”了。此时,就算孩子勉为其难地说出了真相,但到父母的耳朵中,一句都不相信,反而成为撒谎或圆谎了。于是,家长甚至会使用更为粗暴的举动来制止孩子,使孩子有苦难言。参见《父母要抛弃自己的思维惯性》。
  
  如果孩子被委屈,不但不哭而是“恨恨”地看着父母,是不是可以得到解释的机会?可惜,这对开始就没有倾听孩子的家长来说,更加糟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进行的故意反抗!此时,气不打一处来的父母,看着不服管教的孩子,同样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来“惩罚”孩子,以此保证自己的控制权和管教权。参见《孩子沉默是不合作的反抗?》。
  
  当孩子出现问题或犯错,不管是偶发还是经常性的,父母看到的行为结果,不要以以往的“经验”来推断孩子的行为,也许你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孩子“问题”表象。所以,家长的妄加评论或斥责,在让孩子感到自尊受到了侵犯的同时,由于双方力量不处在一个级别上面,孩子只能独自承受着由此所产生的委屈与痛苦,以后什么话都不和家长说了。参见《强势母亲会让儿子没有男子气》。
  
  至于最好的做法,是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第一位的。未来孩子能否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而想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位的就是要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只有孩子有诉说的机会,父母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并对孩子不正确的思想与做法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参见《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倾听开始》。12
  
  所以,当家长稍微耐心一点,那怕是刚开始听到很不满的情况,或孩子是错的,也要让孩子说完,这样才能对事情原委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话只听半截,很可能会曲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如果孩子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或无论结果好坏的事情经过,家长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特别还要赞许孩子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参见《案例分析:教育孩子要“疑罪从无”》。
  
  假设父母评价孩子所作所为时,孩子能有辩解,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要知道,辩解不是狡辩或强词夺理,而是对受到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申辩解释。会辩解的孩子,能把一些成人世界的规则,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说明他们敢于面对强权,勇于行使与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会辩解的孩子,未来很难社会化,后果不堪设想。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发散性思维》。
  
  同时,假设父母评价孩子所作所为时,孩子能有反驳,这是最好的事情。反驳也不是狡辩或强词夺理,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这也说明孩子逻辑思维清晰,能利用家长的错误或漏洞进行反击。家长遇到这样情况,千万不能“恼羞成怒”而强行压制孩子,敢于面对自己错误的父母,才能得到孩子的尊敬和效仿。所以,怪孩子不听话,往往是家长自己做的不好。参见《父亲的父权和父亲的权威》。
  
  反过来,如果家长经常不给孩子解释和辩驳的权利,孩子就会逐渐放弃这种权利。这种粗暴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容易造成一种压抑感,其负面情绪被埋藏而得不到释放。等到了青春期时,什么话都不会和父母说,并会采取一些极端方式,诸如故意“挑衅”或自残等方式,来和父母做对抗。同时,孩子也会把这种人际交往方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参见《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困惑,使孩子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进行解释与申辩的权利。毕竟孩子还是孩子,他们有其特别的想法与思想,不能完全按照成人间的方式去对待。只有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意图,才能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家长既要倾听孩子述说原委,更要倾听孩子的辩解和反驳。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erguannian/157774.html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_谁拿走了孩子的独立性?

    前两天,同事xx带着她的10岁的儿子**过来我家吃饭。xx特别客气,买了一堆的海鲜过来。我把虾白灼了端上桌,xx立即说:“我来剥虾给我儿子吃。” 然后就停下筷子放下碗,再次去洗过手,认真地剥出虾肉来给**吃。 我看了就问:你家儿子吃虾,全部是你剥给他吃? x...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宝宝六个月育儿心得_育儿心得-宝宝二个月啦

    眨眼间宝宝二个月了。这几天小家伙表现特别棒,有时候真的不觉得他还不到二个月。宝儿67天了,按理说出了月子那么久了,激素分泌应该趋于平衡了,脾气没那么大了才对,可是还是时不时地想发火,没法控制。 小宝还是那么可爱调皮,每每心情不好,抑郁难过的时候,看到小家伙冲着我笑,就什么负面情绪都没有了。...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幽默感?]如何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一个幽默的人会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有的父母就想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其实,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为人父母者,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需要培养幽默感?最起码,...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育儿心得短文|育儿心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孩子的呱呱坠地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幸福感。看着儿子健健康康地躺在我的身边,细小的手指在胸前摆弄,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和周围的一切,我感谢上苍的恩赐。初为人母,我感受着孩子成长中的惊喜,也面临着种种困惑。阅读育儿书籍成了我解惑的主要途径。虽育儿心得各家难分伯仲,但我听到了同一...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请珍惜孩子还是孩子的时间_珍惜、呵护孩子的好问精神

    小孩子好问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 小孩子经常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逛公园时问“大树的影子,为什么比大树长呀?”坐火车时问“窗外的大树,为什么向后跑呀?”水壶里的水开了,问“为什么咕嘟咕嘟地冒泡呀?”打开冰箱问“为什...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育儿心得短文|育儿心得:独立吃饭

    我家孩子小岩在一岁半的时候,经常听周围的朋友说他们的宝宝不肯吃饭,常常因此烦恼。我倒没遇到这种情况,一直以来,小岩吃饭方面表现还不错,接下来说说我的心得吧!一、自己吃饭。小岩在刚学吃饭的时候,先是大人喂着吃的。时间久了,他想自己动手,于是我们专为他准备了漂亮的碗勺、桌椅,他便学着大人的模样吃饭了。经...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虽然爸爸没有经常陪伴在身边|孩子的爸爸不经常在身边怎么办

    《孩子的爸爸经常不在身边怎么办?》赵教授:您好!我儿子3岁半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我知道父母对孩子很重要。因为条件限制,孩子的爸爸被外派了,一个月才回来休假几天。而我要上班,只有周末和下班的时候才能和孩子在一起。其他时间除了上幼儿园,基本是和老人在一起了。而且,老人也在变,原来是爷爷奶奶,今年又...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家长不应当助长孩子的缺点|家长的行为会助长孩子明辨是非

    生活在同一小区的孩子,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孩子世界很单纯,他们的心灵都是小空白儿。就算发生就扯和争斗,眼泪干了还会往一块儿扎。家长之间若是掌控好了,受委屈的孩子家长平下心对待,这样的鸡毛蒜皮事会让孩子长些见识和心眼儿。若是家长觉得孩子受委屈心疼,袒护和教唆孩子跟小朋友发生争斗,后果...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宝宝需要辅导作业吗】宝宝初写作业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自从奇奇小朋友这学期升入大班以来,就有学习任务了。近日来几乎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要完成。要说,我这心里还真是有些不忍,实在是觉得那只拿起铅笔的小手有些沉重呢。不过,全班的同学都在家长的认真监督下完成作业了,更有的家长还逼着孩子做了很多的练习,咱也不能落后不是。 奇奇看来也完全进入状态了。要做也只做老师给...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 [如何作好班组长]如何作好小学入学准备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儿童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对儿童的身心将产生重要影响。抓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关键是要帮助儿童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比较快地自觉适应学校生活。作好入学准备孩子要入学了,家长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据《文汇报》报道: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上了学我就长...

    发布于:2025-06-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