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三

咬文嚼字 2023-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咬文嚼字】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夸张宣传的仁爱很少是真正的仁爱。”

   【评析】仁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仁爱,正如前面所说,它是只强调单方面的“爱”和“孝顺”,因而是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新的仁爱观,就是对所有人的关爱,而不只是一味强调子女对长辈的爱和孝顺,更不能强调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爱和顺从。
   即便是孔子当初的仁,他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就是不能巧言令色,不能过度夸张,仁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实实在在。遗憾的是儒家的仁的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严重背离了孔子的初衷,被歪曲成了虚伪和毒害人性的东西,这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二十四孝图”。
   我第一次知道有“二十四孝图”是读了鲁迅批判二十四孝图的文章“二十四孝图”,他在文章中说:
   “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专门去翻阅了相关资料,看看“二十四孝”图究竟讲了哪些故事,因为据说中国农村的样板村华西村专门建了一个“二十四孝亭”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我粗粗地看了一下,觉得这二十四个故事中绝大多数都是有问题的,不可学的,在今天应该当着垃圾抛弃的。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二十四孝”的问题所在。
   一, 孝感动天。有个孝子被后母等多次谋害,没有被害死,儿子知道了,还是一样孝顺后母,于是感动了天。这等于是鼓励那样恶劣的父母,不可取。
   二, 亲尝汤药。有个皇帝非常孝顺母亲,在母亲生病时服侍母亲,每次都亲自尝过汤药后才让母亲吃。虽然有点虚伪,因为皇帝的母亲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服侍,根本毋须皇帝去尝药,所以表演性质高于实际需要。当然,作为子女能够长期为生病的父母端茶倒水,还是值得提倡的,基本可学。
   三, 齿指痛心。家里来客人了,母亲不知所措,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山里的儿子感觉到自己的手指痛了,就跑回家招待客人。毫无科学性的谎言,不可取。
   四, 百里负米。在饥荒的日子里,儿子自己吃野菜,把从百里之外搞到的米拿回家给母亲吃。可学。
   五, 芦衣顺母。后母虐待孩子,冬天让孩子穿芦絮衣服,被父亲发现,父亲要休掉后母,孩子为后母求情。后母,孩子,父亲三者采取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不可取。
   六, 鹿乳奉亲。有个人披着鹿皮混进鹿群里挤鹿奶回家供奉母亲。有一天猎人要射鹿,他跑出来劝阻猎人射鹿,以免他以后无法挤鹿奶供奉母亲。这是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可取。
   七, 戏彩娱亲。有个七十岁的老人,还学小孩戏耍,讨父母欢心。这样的孝顺实在虚伪之极。不可学。
   八, 卖身葬父。父亲死了,将自己卖身为奴,来安葬父亲。这是对人格尊严的亵渎,也反应了社会的冷酷。不可取。
   九, 刻木事亲。有个人母亲去世了,他为母亲刻了一个木像供奉在家里,每遇到事情,都来向木像禀报之后才决定。他的妻子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居然将妻子休掉了。不可学。
   十, 行佣供母。有个人通过当佣人养活母亲。这个可学。
   十一, 怀橘遣亲。有个小孩去人家做客,临走时偷拿了人家招待客人的橘子,结果在出门时橘子掉下来被发现,于是他解释说,是因为母亲喜欢吃橘子,所以偷偷拿回去给母亲吃。严格来说,这是在以孝顺为名进行偷窃,不可取。
   十二, 埋儿奉母。有一对夫妻与母亲共同生活,很贫穷,又生了个孩子,担心因此不能为母亲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决定把孩子活埋以节约费用。结果就在活埋孩子的时候,挖到了金块,于是孩子不用活埋了,又可以继续奉养母亲。这哪里是在宣扬什么孝顺?简直是在宣扬犯罪啊!
   十三, 扇枕温衾。一个九岁丧母的孩子,不但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还要夏天为睡觉的父亲扇扇子,冬天为睡觉的父亲暖被子,也就是自己先去把被子睡热了,再让父亲睡进去。如此坦然接受孝顺的父亲还有良知吗?
   十四, 拾葚异器。有个穷人家的孩子,与母亲靠桑果维持生活,孩子为了孝顺母亲,将采摘的桑果根据颜色不同分放在不同的蓝子里,说是为了让母亲吃比较软一点的桑果。基本可学。
   十五, 泉涌跃鱼。有一个婆婆喜欢喝几里路之外的江水,又喜欢吃鱼,媳妇每天走几里路去取水给婆婆喝,经常烧鱼给婆婆吃。有一天起大风,媳妇取水回来迟了,婆婆居然将媳妇逐出了家门。这个媳妇住在外面,还继续孝顺婆婆,于是感动了婆婆,让媳妇回了家。结果感动了上天,他们家的水缸每天自动涌出江水,还跳出两条鱼来。这是一个婆婆虐待媳妇的罪恶记录,居然当成孝顺榜样来宣扬,实在可恶!
   十六, 闻雷泣墓。有个人的母亲生前很怕雷,去世之后,每当天打雷,儿子就去母亲的墓前哭泣,并安慰母亲说,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在这里。这一套纯粹是欺世盗名,因为母亲是听不到的,所以他是做秀给众人看的,以表演孝顺。
   十七, 乳姑不怠。有个祖母为了孝顺自己的婆母,每天用自己的奶喂养她。知道自己病重了,还要求自己的孙媳妇继续像自己一样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她。先不说,祖母是否可能还有奶水,就算真有奶水,我们能够允许这样的婆婆存在吗?这样的学习榜样,还把媳妇们当人看待吗?
   十八, 卧冰求鲤。继母虐待儿子,儿子不但不怪,还在继母生病时,赤膊卧在冰面上,得到了两条鲤鱼来孝敬继母。这样的孝顺样板是对孩子惨无人道的苛求啊。
   十九, 恣蚊饱血。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让蚊子不咬父亲,在睡觉前先睡到父亲的床上让蚊子吸饱血,还不把蚊子赶走,以便吸饱血的蚊子不再咬他的父亲。这不但愚蠢,也反映了父亲的冷血。
   二十, 扼虎救父。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了救父亲,居然用双手扼住老虎的脖子,从而救出了父亲。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如果老虎居然敌不过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自然也敌不过孩子正在种田的父亲。
   二十一, 哭竹生笋。母亲病重,父亲亡故,在一个冬天,母亲生病需要鲜竹笋入药。冬天买不到笋,孝子就到竹林里去哭,结果就哭出了笋子,于是母亲的病也就医好了。这是又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二十二, 尝粪忧心。孝子的父亲病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父亲的病还能不能治好,只要尝尝病人的粪就能知道,于是他就真的尝了,结果父亲还是去世了。我觉得这纯粹是无良庸医的恶作剧,想不到居然当成榜样来宣扬,实在愚昧之极。
   二十三, 弃官寻母。说有个孝子七岁时,生母被赶出家门。母子五十年不通信息。忽然有一天得到了生母的消息,于是放弃做官,亲自跑去寻找母亲。其实对于做官的人来说,寻找母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完全没有必要辞官,所以把一个官员寻找母亲也当成孝顺的榜样来吹捧,是非常虚伪的。
   二十四, 涤亲溺器。说有个孝子当了高官还亲自为母亲洗涤便器。这纯粹是沽名钓誉的行为。母亲的便器只要能保持清洁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儿子来洗涤呢?他自己的便器由是由谁来洗涤呢?
   以上这二十四个孝顺样板,基本上属于不折不扣的精神垃圾,要坚决彻底地消灭之,清除之。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建立新型的人与人平等、健康、正常的孝顺和关爱关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aowenjiaozi/129926.html

  • 字幕清理垃圾|字幕“垃圾”当消除

    时下,许多影视剧附有对话字幕,这对于帮助聋哑观众看懂剧情和普通观众听懂方言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制作者对观众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字幕的错别字特别多,例如“那”、“哪”混用,“他”、“她”、“它”不分,“症状”写成“症壮”,“反映”写成“反应”,“蒙蔽”写成“蒙闭”,“道歉”写...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高中易错成语560例_高考易错成语560例(校对版)之一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最成功的宣传_不成功的宣传牌

    西单北大街两侧有很多宣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广告橱窗,至今尚未更换。其中有一则宣传标语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人口普查工作是全国性的政府行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顺理成章。这条标语给人的感觉是人口普查部门在向上级表决心,是誓师大会上表态的口气,而...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关于江湖的成语】“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还可以写作】“橘”可以写作“桔”吗

    问: 我在大街上看到水果摊前的牌子上把“橘子”写成“桔子”,这种写法对吗? 答: 这种写法不对。“桔”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é,“桔”跟“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桔”也不是“橘”的简化字,所以将“橘”写成“桔”是错误的。  在常用词语 中,“桔”只用于“桔梗”(一种草本植...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百+100这样]“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问: 请问,“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答: 最好写成“一百多”。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要跟汉字的数字连用。 另外,如果上下文都是阿拉伯数字,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表约数时 ,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人声鼎沸的意思_人声鼎沸的意思

    编者按:有数位会员近日提问“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希望获得一些造句的例子。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这一词语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幽默的文字]幽默文字系列:想念的十个瞬间

    掌纹  常常傻傻的相信一切宿命。   喜欢在无事可做的时候研究掌心的纹路,看那些纠缠的曲线在纤细的手掌里穿插、寻觅,没有来时,没有去路,却始终不肯越过边缘,是不肯离去?还是不忍离去?   在今夜,将你的心付于掌心,便有了纵横交错的线,从远古细细地划来,织就了我一生的宿命。落一滴泪在你的掌中,便签...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法律中的要约是什么意思]法律中的“要约”应读第几声

    问: 签订合同时的“要约”中“要”是应该读一声,还是应该读四声?(河北邯郸网友 齐家福) 答: “要约”中的“要”当读yāo,跟“要求”的“要”读音一致。《辞海》收有“要约”一词,“要”的注音为yāo,释义为:“当事 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与承诺同为合同缔结...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迷局还是谜局|“迷局”还是“谜局”

    问: “迷局”还是“谜局”? 答: “迷局”和“谜局”各词典都未收,题目是一组语义同中有别的词,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迷局”是指使人迷惑不解的局面,“谜局”是指谜语,“谜局”的“局”跟“棋局”的“局”类似。可以根据词语的搭配来选择使用。如“破解 mí局”中就应该用“谜局”。...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