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编之十二]汉字趣编(之十七)一

咬文嚼字 2023-08-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咬文嚼字】

 
    “一”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数字。它是万数之首,由它而派生出了整个数字世界。
    字典里对“一“的解释是“数之始也”,意思就是,“一”是数目或计数的开始。从娃娃学话数数,当然先数的肯定是“1”。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找。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最大的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而“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有人提出异议,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数,说“0”比“1”小,“0”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数指的是正整数,“0”是唯一的非正非负的整数,因而“0”不属于自然数家族。“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最小的“1”,它是自然数的单位,是自然数中的第一代,人类最先认识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
    一是最小的正整数。可以表示开始,一元复苏万象更新;也可以表示最大,老子天下第一,冠军、魁首。
    一切东西都可以表示为一,所谓九九归一。一只鸡表示为一只,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表示为一对,许多鸡表示为一群。
    在汉字中,一,又能表示许多数字以外的含义,《新华字典》中关于“一”的注释就多达八项。
    “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周易》“太极”是阴阳整体对待和谐的最高概念,也是象数思维的理性提炼(宋明以后的阴阳鱼“太极图”是太极观的形象写照)。只是在后世的发展中,《易》整体和谐的一面被强化,而独立、对待的一面被弱化。董仲舒强调“大一统”思想,经后代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大一统”思维方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主干。随着大一统思维的不断深化,“太极”被视为至尊的“一”,世界万物起源于“一”,全国定于一尊,就是皇帝,这种思维方式在调和矛盾、巩固民族团结、稳定国家政治、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并促进统一、防止并结束分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民众的斗争性、独立性被遏制,迎合或促成了封建君主专制,形成了一元化政治结构。一元化政治结构又可以说是金字塔式的结构,高居顶端的是皇帝,它是一个超稳定的结构。是固定的,又令人沉闷的。
    一心一意是中国人崇尚的境界,在传统文化中,既崇尚夫妻之间的爱情专一、又颂扬友谊的纯洁。从一而终是中国传统女性对一心一意的最好诠释,这是由中国人的传统贞节观决定的。讲究整齐划一是中国人的追求的境界,因为整齐划一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这也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大一统社会而决定的。中国人赞赏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但团队精神又不强,说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没有深入人心。中国的一个个的个体长期处于松散的状态,给人家说成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中国人万众一心往往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才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中国人长期以来窝里斗很严重,一个个个体好象总在互相消磨当中。什么时候整个中华民族非常团结一心,什么时候中华民族就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枯燥的一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济南大明湖有一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杆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在汉语成语中,一字开头的成语多如牛毛,韵味无穷,如: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坚决的态度——一刀两断;最困难的时候——一筹莫展;最清洁的地方——一尘不染;最浪漫的爱情——一见钟情。俗语中有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人们一个个生活的哲理。其他的还有:一见如故 、一毛不拔 、一气呵成 、一分为二 、一心一意、一孔之见 、一目十行、 一叶知秋、 一叶蔽目、一丘之貉、一代风流、一发千钧、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成不变、一尘不染、一团和气、一帆风顺、一网打尽、一衣带水、一决雌雄、一字千金、一劳永逸、一技之长、一步登天、一饭千金、一张一弛、一言九鼎、一表人才、一呼百诺、一败涂地、一知半解、一往情深、一贫如洗、一刻千金、一泻千里、一波三折、一视同仁、一面之交、一挥而就、一举两得、一唱三叹、一误再误、一席之地、一窍不通、一朝一夕、一蹶不振、一箭双雕、一言以蔽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字,内涵十分丰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aowenjiaozi/129869.html

  • 字幕清理垃圾|字幕“垃圾”当消除

    时下,许多影视剧附有对话字幕,这对于帮助聋哑观众看懂剧情和普通观众听懂方言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制作者对观众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字幕的错别字特别多,例如“那”、“哪”混用,“他”、“她”、“它”不分,“症状”写成“症壮”,“反映”写成“反应”,“蒙蔽”写成“蒙闭”,“道歉”写...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高中易错成语560例_高考易错成语560例(校对版)之一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最成功的宣传_不成功的宣传牌

    西单北大街两侧有很多宣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广告橱窗,至今尚未更换。其中有一则宣传标语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人口普查工作是全国性的政府行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顺理成章。这条标语给人的感觉是人口普查部门在向上级表决心,是誓师大会上表态的口气,而...

    发布于:2023-08-17

    详细阅读
  • 【关于江湖的成语】“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还可以写作】“橘”可以写作“桔”吗

    问: 我在大街上看到水果摊前的牌子上把“橘子”写成“桔子”,这种写法对吗? 答: 这种写法不对。“桔”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é,“桔”跟“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桔”也不是“橘”的简化字,所以将“橘”写成“桔”是错误的。  在常用词语 中,“桔”只用于“桔梗”(一种草本植...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百+100这样]“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问: 请问,“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答: 最好写成“一百多”。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要跟汉字的数字连用。 另外,如果上下文都是阿拉伯数字,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表约数时 ,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人声鼎沸的意思_人声鼎沸的意思

    编者按:有数位会员近日提问“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希望获得一些造句的例子。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这一词语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幽默的文字]幽默文字系列:想念的十个瞬间

    掌纹  常常傻傻的相信一切宿命。   喜欢在无事可做的时候研究掌心的纹路,看那些纠缠的曲线在纤细的手掌里穿插、寻觅,没有来时,没有去路,却始终不肯越过边缘,是不肯离去?还是不忍离去?   在今夜,将你的心付于掌心,便有了纵横交错的线,从远古细细地划来,织就了我一生的宿命。落一滴泪在你的掌中,便签...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法律中的要约是什么意思]法律中的“要约”应读第几声

    问: 签订合同时的“要约”中“要”是应该读一声,还是应该读四声?(河北邯郸网友 齐家福) 答: “要约”中的“要”当读yāo,跟“要求”的“要”读音一致。《辞海》收有“要约”一词,“要”的注音为yāo,释义为:“当事 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与承诺同为合同缔结...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 迷局还是谜局|“迷局”还是“谜局”

    问: “迷局”还是“谜局”? 答: “迷局”和“谜局”各词典都未收,题目是一组语义同中有别的词,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迷局”是指使人迷惑不解的局面,“谜局”是指谜语,“谜局”的“局”跟“棋局”的“局”类似。可以根据词语的搭配来选择使用。如“破解 mí局”中就应该用“谜局”。...

    发布于:2023-08-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