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使用标准|破解标点使用的模糊点

修辞标点 2023-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修辞标点】


    命题题型及命题特点:
    1、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方式出现。
    2、从命题特点来看,其命题特点主要有:着眼应用,主要考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不考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着重考人们常用的易错的标点,1990年至1998年以及2004年考查频率最高的是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总是融标点使用、句意理解为一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尤其应掌握冒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和表达作用。
    2、掌握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规则。
    3、能够体会标点在文章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标点的活用)。
    4、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作文时能正确运用。
    破解标点使用的模糊点:
    一、问号的使用与辨析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1、选择问与连续问
    (1)问话人一个接一个地发问,构成一串相对独立的问句时,每个问句末尾都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例:
    a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b到底怎么办,(也可用?)去还是不去?
    c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a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2、疑问句与陈述句
    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即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是陈述句,不用问号。例:
    a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b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c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例:
    a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b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C“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二、括号的使用和辨析
    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注意: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后括号后面。
    如:我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样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注意: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3)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号。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三、顿号的使用和辨析
    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1、大并列与小并列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对)
    B.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C.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解说:B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C句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和“黄梅戏”后的顿号都改为逗号。
    2、概数与确数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练习:下列选项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科威特报纸《祖国报》报道说,美军每天从早到晚要对萨达姆进行五、六次审问。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高考全国卷)
    C.今天要大扫除,二、三组做清洁。(答案:C)
    3、顿号的其他用法
    (1)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练习: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像“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例: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3)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
    萝卜要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5)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7)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四、冒号的使用与辨析
    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例: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例:
    A.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错,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把“深夜”后的逗号该句号。)
    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错,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C.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时候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对)
    我们要牢记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争当三好学生。(错,去掉冒号)
    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
    如:邓小平指出,(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错,去掉冒号)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说话人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如:
    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冒号还可表总结。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被领起的内容超出下面一个句号以外,最好改用句号。
    如: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7、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解说:“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五、逗号的使用与辨析
    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放在动词与宾语之间。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4.用在独立语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
    5.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一般关联词语后是不必停顿的。(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如: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
    6.用在后置定语前
    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之间,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0.用在次序语后面。如:
    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六、分号的使用与辨析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如: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注意:用(,)也可。]
    (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强调的需要,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可用分号。如: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心里暗笑他的;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讽雪的预兆。
    (4)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例句: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错,因为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七、破折号的使用与辨析
    1、起解释说明前文、解释补充说明、承接的作用。例: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解释说明前文)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解释补充说明)
    2、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话题转换)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表转折)
    3、表说话的中断和语气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语气的延长)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语气的延长)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4、表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例:
    团结——批评——团结
    5、表分项列举。例: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6、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等。
    7、总结上文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使用破折号应注意的问题:
    1.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与上下文连读下来。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
    2.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3.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4.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表提示下文)
    (2)我国的四大发明——为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表解释说明)
    另外“——”后的解释说明可去掉,而冒号后的则不可去掉。
    5.行文中表解释说明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这类语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较长,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
    八、感叹号的使用与辨析
    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注意: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ucibiaodian/129627.html

  • 【汉字特点的相扣】浅析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从“羊大为美”说起

    内容摘要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它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这篇论文从汉字本身的音、形、义三大特点说起,简单的分析了和汉字这些特点有一定关系的修辞方法。 关键词汉字特点修辞语音特点字义特点字形特点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趣译|标点符号趣史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 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在1919年10月间,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学艺》杂志第3卷上。不久,他又写了《新式标点符号的用法》,发表于1919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1至5号上。...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标点符号的主要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修辞知识及运用

    【考点简析】 正确辨析与运用修辞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分析修辞使用的表达效果。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格及其作用。中考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运用,不是考概念本身,而是常与句子仿写、语段结合,考查运用。要求根据材料完成一种修辞手法...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什么时候用逗号]标点符号误用集锦:顿号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 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 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虚词大全初中_文言虚词大全

    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主语残缺的句子】主语残缺专题讲座

    主语残缺是一种没有主语的语法现象,不是指无主句,也不是正常的主语省略句。无主句的主语无从说出,人们也不会误解。如:“出太阳了!”“随手关门”“禁止吸烟”。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叹词大全|中文叹词大全

    叹词是语法学术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表示惊讶、赞叹啊咦嘿嗨嚯吓哟  表示喜悦、讥讽哈嘻呵哈哈嘻嘻呵呵   表示悲伤、惋惜唉哎嗨哎呀     表示愤怒、鄙视呸啐哼吓     表示不满、异议唉嗨嚯吓     所有叹词乌阿偌得叱吓吁呔呐呜呀呵哎咄咍呣呶呸呦哈咳哑咦哟咨啊唉唗哦哼唦喏啧嗏喝嗟...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概念】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先看一下2004年《宪法》修改例。 [草案摘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