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暗喻的句子_“偏正式暗喻”——《我有一个梦想》修辞赏析

修辞标点 2023-08-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修辞标点】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41年前,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了他最著名的演讲。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25万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有一种诗意和美感,而文中排比句的运用,如“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的确,同学们也首先看到本文的排比,被它的排山倒海的气势所吸引,而未必十分注意本文的比喻。其实,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还是比喻,特别是偏正式暗喻。
    偏正式暗喻在初中接触过,只是没有当成一种具体的格式。例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写道:“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思想感情的潮水”就是一个偏正式暗喻。所谓“偏正式暗喻”就是本体和喻体组成偏正短语,形成“本体+‘的’+喻体”的格式。(受古汉语的影响,有时人们不用“的”而用“之”来联结本体和喻体,如“理想之花”。)为了检验某个偏正短语是不是偏正式暗喻,只要看能不能把它还原成典型的明喻格式就行了。例如上一句话,可以改写为“我的思想感情像潮水一样在放纵奔流”而意思不变,所以它确实是比喻的一种变形。有的汉语或修辞著作谈到暗喻的特征时只是说: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动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初中教材也是这样讲暗喻的。这种关于暗喻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关于暗喻的内涵与外延的准确说法应当是:有本体和喻体,但不使用比喻词(区别于明喻)。(以上内涵)可以分为:主谓式暗喻(包括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动词联结的比喻),偏正式暗喻,同位式暗喻等。(以上外延)(参看郑颐寿、林承璋主编《新编修辞学》,鹭江出版社1987;王德春、陈晨主编《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其中偏正式暗喻非常活跃,在当代诗歌、散文中十分常见,是暗喻“家族”中的一支劲旅。马丁?路德?金的演说,大量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据统计,共使用了30处左右的比喻,其中绝大多数是偏正式暗喻。不能掌握本文的偏正式暗喻,就不能正确理解本文的比喻,也就无法认识本文“文采斐然”(《教师教学用书》用语)的特点。
    对课文中出现的第一个比喻(明喻)“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高一学生能够很轻易地指出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而对于接下来一句“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中的比喻“不义之火”,他们则不能正确指出本体和喻体。其实“不义之火”就是一个偏正式暗喻。其本体是“不义”,喻体是“火”,用结构助词“之”把本体和喻体联结起来,组成偏正式暗喻。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种族歧视是一种“不义”,这种不义就像“火”一样,可以摧残生命,可以使黑奴在其中受煎熬,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对人的生命(抽象地说,也包括人的尊严)的摧残。由于使用了偏正式暗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喻的结构非常紧凑,作者的思想表达得非常鲜明。这种比喻,或者使语言更简洁,或者可以腾出篇幅来,在比喻的基础上谈论或叙述更复杂的内容。这就是说,通过使用偏正式暗喻,可以把原本是一个比喻句的内容,化为一个短语,而后把它作为一个“词语”,重组一个新的句子。这样,句子的内涵丰富了,结构复杂了,表意含蓄了,语言华美了。而且,对于偏正式暗喻,与一般的明喻相比较,人们似乎可以不必十分计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尤其是在外形上的相似点),从而为人们在说写活动中组合成更多、更新鲜的比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课文中使用的偏正式暗喻还有:种族隔离的镣铐/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穷困的孤岛/“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机会之库/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种族隔离的……深谷/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种族不平等的流沙/兄弟情谊的磐石/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义愤填膺的酷暑/叛乱的旋风/敌对和仇恨之杯/警察暴行的旋风/绝望之岭/希望之石……我们应当指导学生讨论,在这些偏正式暗喻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试举几个例子:“‘资金不足’的戳子”较难理解,这“戳子”是承接上文“空头支票”的比喻(借喻)而来。空头支票是比喻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这里是指美国政府曾经草拟的种族平等的宣言。而盖在空头支票上的“戳子”,是表示不能兑现的理由;当时公开说出来的理由是“资金不足”。这种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支撑谎言,“戳子”装点“支票”。因此,美国政府所说的“资金不足”的“理由”,和盖在“空头支票”上的戳子一样,只是一个借口、托辞而已。为什么把“自由和平等”比作“爽朗的秋天”,而把“义愤填膺”比作“酷暑”?能不能把两个“季节”的喻体彼此颠倒呢?这就要考虑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义思想。金的理想是实现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平等,在那个理想社会里,人人享受自由和平等,那种社会对任何人的生存都是适宜的,社会也能得到迅速的发展,那种社会形态,可不正像“爽朗的秋天”一样吗?而美国政府如果无视黑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低估了黑人的决心,激怒了广大黑人群众,使所有黑人都“义愤填膺”,那么这样的社会空气是非常紧张的,对美国是“致命”的,就蕴藏着暴力反抗的可能,种族之间的流血冲突就会一触即发,这种社会局面,马丁?路德?金把它比作“酷暑”。“敌对和仇恨之杯”是比喻兼借代,“杯”显然要理解成“酒”(借代)。马丁?路德?金反对诉诸暴力,主张和平反抗,他认为敌对和仇恨的情绪就像充满着酒精的烈酒一样,一旦痛饮了这“杯”酒,一个人就会为图一时痛快,而做出对国家对社会带来严重破坏的行动,参与抗议的人群的行为,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失控,这不是马丁?路德?金所愿意看到的。
    我们发现,作者使用这些比喻时,还十分注意它们的互相配合,互相照应,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如“欢乐的黎明”与“漫漫长夜”,“物质充裕的海洋”与“穷困的孤岛”,“空头支票”与“‘资金不足’的戳子”,“流沙”与“磐石”,“爽朗的秋天”与“酷暑”,“绝望之岭”与“希望之石”,等等。这些比喻两两组合,前呼后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在内容上升华了其中每一个比喻,而且在形式上构成了对偶或对比,语言也更加优美、整饬,达到了“文采斐然”的效果。当然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比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大量使用偏正式暗喻以外,也还有其他格式的比喻,如明喻、借喻、主谓式暗喻等。特别是“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个主谓式暗喻,非常恰当地说明了当时(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的处境: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祖国——美国,但是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斥,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就像一个流浪者。作者发表这个演说以后的40年来,美国社会的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但种族歧视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据报道,在美国仍然存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歧视在内的五种“隐形歧视”(《中国日报网站》2003/8/25),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今天尚未完全实现。
    通信地址:江西省星子中学10-1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ucibiaodian/129585.html

  • 【汉字特点的相扣】浅析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从“羊大为美”说起

    内容摘要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它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这篇论文从汉字本身的音、形、义三大特点说起,简单的分析了和汉字这些特点有一定关系的修辞方法。 关键词汉字特点修辞语音特点字义特点字形特点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趣译|标点符号趣史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 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在1919年10月间,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学艺》杂志第3卷上。不久,他又写了《新式标点符号的用法》,发表于1919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1至5号上。...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标点符号的主要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修辞知识及运用

    【考点简析】 正确辨析与运用修辞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分析修辞使用的表达效果。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格及其作用。中考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运用,不是考概念本身,而是常与句子仿写、语段结合,考查运用。要求根据材料完成一种修辞手法...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什么时候用逗号]标点符号误用集锦:顿号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 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 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虚词大全初中_文言虚词大全

    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主语残缺的句子】主语残缺专题讲座

    主语残缺是一种没有主语的语法现象,不是指无主句,也不是正常的主语省略句。无主句的主语无从说出,人们也不会误解。如:“出太阳了!”“随手关门”“禁止吸烟”。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叹词大全|中文叹词大全

    叹词是语法学术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表示惊讶、赞叹啊咦嘿嗨嚯吓哟  表示喜悦、讥讽哈嘻呵哈哈嘻嘻呵呵   表示悲伤、惋惜唉哎嗨哎呀     表示愤怒、鄙视呸啐哼吓     表示不满、异议唉嗨嚯吓     所有叹词乌阿偌得叱吓吁呔呐呜呀呵哎咄咍呣呶呸呦哈咳哑咦哟咨啊唉唗哦哼唦喏啧嗏喝嗟...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概念】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先看一下2004年《宪法》修改例。 [草案摘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