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也就到了_“闰土也是井底之蛙” ——《少年闰土》片断教学实录
【jiaoan.jxxyjl.com--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一、研读品文
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学)
生:写了“捕鸟”“捡贝壳”“看瓜”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师: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举手表示)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对捕鸟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件吧!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
生:第六自然段。
师:默读第六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学生自学,交流。)
生:我从“须下大雪才好”体会到闰土很聪明。因为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
生:我体会到闰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扫出了块空地,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面。”
师:你体会得这样好,一定也能读得好。愿意读读吗?(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闰土捕鸟的方法很好,我读的时候,就突出了几个动词。
师:真不错。还有谁也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喜欢读的同学自己读读吧!(学生自由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从“什么都有”体会到鸟雀很多,这也说明闰土很会捕鸟。
师:你能读出鸟雀的多吗?(生读)
生:我从“只一拉”体会到闰土捕鸟的方法很简单。
师:闰土在讲述这件事时会是怎样的神情语气呢?
生:很自豪的。
师:那就自豪地读读这段话吧!(生读)
师:捕鸟这么有趣,想看看当时的情景吗?(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闰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怎样捕鸟,还知道海边有贝壳,谁来读读捡贝壳这段?(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海边的贝壳颜色很多,形状也很多。
师:能读出颜色和形状的多吗?(指名读,齐读。)
师:海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白天捡贝壳,晚上还可以去看瓜呢?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看瓜这一段?
生:我喜欢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习。
生:我喜欢到课文中找找语句,看看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喜欢想像当时的情景。
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段。
(生自学、交流)
(指名朗读)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因为刺猹是很惊险的,如果声音太大会把猹吓跑的,所以读得轻一些。
师:他是这样理解的,还有不同的读法吗?(生读)
生:因为闰土是在讲一件稀奇的事,所以我读得神奇些。
师:还有些同学想读一读这件事,自己找个伙伴读读吧!(生读)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体会吗?
生:我从这件事体会到闰土很勇敢,因为猹是很凶猛的,闰土还敢去刺。
生:我体会到闰土经常去刺猹,因为他知道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让我们去看看这惊险刺激的?fq?/span>!(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看完后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猹的狡猾。猹反从胯下窜了,因为从其他地方逃跑,还是能刺到的,而从胯下窜就刺不到了。
师:你真?璸峁鄄斓暮⒆印?/span>
生:我有一句话不懂,“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为什么有两个破折号?
生: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因为我当时和现在都不知道猹是怎样的,起说明的作用。
?
生:这个破折号也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因为破折号后的句子里说明猹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师:这个句子的意思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师:闰土所讲的这些事,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文中还有一件,是哪一件?
生:是看跳鱼儿。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到跳鱼儿很有趣,它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生:我知道跳鱼儿又叫弹涂鱼,它能爬到树上去,它的脚其实是它的鳍。
师:这是你课外搜集的,对吗?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跳鱼儿的图吗?
生:有。
师: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展示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有趣的跳鱼儿吧!(生齐读)
二、质疑品文
师:鲁迅是位大文豪,他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寻味。请你仔仔细细读一读课文,你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吗?把它找出来。
生:我发现有一个地方标点用得不准确。“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个句子中,应该用顿号,不应该用逗号。
师: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这个句子就成这样了:
(板书: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仔细地读一读,和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顿号读得快,逗号读得慢。
生:闰土当时是边想边说的,一个词一个词说得很慢,不像背书一样很流利地背出来的。
生:我觉得鲁迅故意用这种手法来体现闰土憨厚、朴实的特点。
师:说得有理,现在你觉得用顿号恰当还是用逗号恰当
生:用逗号恰当。
师:课文中这样的情况还有,请你找一找。
生:“要管的是獾猪,刺猥,猹。”这一个句子也是这样的。
师:读书就应该这样读。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我有一个句子不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读懂这个句子:(课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读一读这个句子,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地方读不懂。12
生:我知道“素不知道”就?gm蚶床恢馈薄?/span>
生:我知道“如许”就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
生:我知道新鲜事是指“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师:“我”不知道的新鲜事只有这些吗?
生:“我”还不知道怎样捕鸟。
生:“我”还不知道有跳鱼儿。
生:“我”还不知道怎样捕鱼。
师:“我”为什么素不知道这些新鲜事?
生:因为“我”没有到过海边。
生:因为“我”整天在家里,没有出去过。
生:因为“我”是少爷,“我”父亲只让“我”读四书五经,不让出去玩。
生:因为“我”很少接触大自然。
师:这个句子读是读懂了,现在我们再来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读一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我”整天生活在院子里。
生:我想到了坐井观天的故事,“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整天呆在家里,见识很少。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体会,真会思考问题。请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闰土也像一只井底之蛙,他也不知道城里的新鲜事,只不过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而已。
师:你觉得闰土也像井底之蛙,只不过他的“天空”与“我”的“天空”不同而已,对吗?你的见解真独特。你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感受,真不简单。他们怎么做才会知道更多的知识呢?
生:“我”应该去大自然中,这样才会懂得更多的知识,懂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生:闰土如果也像“我”一样读读书,就会知道书本上的许多知识。
师:假如我们要了解更多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要多读课外书。
生:我们可以看电视。
生:我们可以去旅游。
生:我们可以上网。
生:我们不但要读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学习知识。
点评
教师引导,可谓润物无声,不留痕迹。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认识到了该怎么做才不为“井底之蛙”,领悟到了做个完美人的真谛:要像“我”那样多读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像闰土一样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知识。人文精神也在此得到了提升。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uwenketangshilu/128225.html
-
【支玉恒】支玉恒 :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广西桂林公开课】: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板书课题,但把“塘”字故意写错)对我写的课题有意见吗? 生:老师的“塘”字写错了。 师:哟,怎么错了? 生:您的那个“塘”字,右...
-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支玉恒第二课时】支玉恒《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觉得研究这些问题有意思没有? 生:有。 师:那咱们接着研究。再来考虑这个(指板书“低吟”)咱们归纳一下,谁再把后面的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他先看到草原的整体,后来看到草原的什么? 生:后来看到草原的部分。 师:草原的细部,看得非常细,对不对? 生:对。...
-
支玉恒|支玉恒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上一堂课我们找出了第一中队长“一般特点”,找出了第二中队长“关系密切”,也找出了大队长“太阳”。那我要问一问了,谁想当大队长?(学生争着举手)你过来,(一学生上前来)想当大队长不能随随便便就当上了。你看美国竞选,克林顿当选了,他要宣誓:我怎么当这个总统。你也得宣誓。举起手...
-
[支玉恒匆匆课堂实录]支玉恒《第一场雪》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谁亲眼在我们成都市见过下雪?(有数位生举手)谁亲眼在成都市见过课文中写的这样的大雪?——啊,没有。那我们这课该怎么学呢?大家一点直观感受都没有。——这样吧,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他所描写的一场雪中去游览,大家说好吗?(生答好)我们对雪不太了解,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任务,就是在...
-
[支玉恒《第一场雪》视频]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一种教法详细阅读
【成都公开课】: 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谁亲眼在我们成都市见过下雪?(有数位生举手)谁亲眼在成都市见过课文中写的这样的大雪?——啊,没有。那我们这课该怎么学呢?大家一点直观感受都没有。——这样吧,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他所描写的一场雪中去游览,大家说好吗?(生答好)我们对雪不太了解,那么我们学习...
-
赵州桥课堂实录_赵州桥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师: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指名读)...
-
[芙蓉楼送辛渐窦桂梅课堂实录]窦桂梅《落叶》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窦桂梅《落...
-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支玉恒第二课时_支玉恒:《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 他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勇于教改实践,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全国有口皆碑。他的课“开放而有活力”,创设了他本人所提倡的“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境,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多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讲课,并勤...
-
《酸的和甜的》教案|《酸的和甜的》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酸的和甜的》课堂实录开始上课: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咱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 生:(齐)《酸的和甜的》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的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老师们听啊? 生:(齐)愿意!...
-
支玉恒教学实录与评析|支玉恒教学实录 《第一场雪》第二种教法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集体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第一场雪。 师:好,读了课文没有? 生:(齐)读了。 师:你们看这个片子(指发给学生人手一份的“课堂练习卡”见附件)第一题就是听写。课文里面的字你们练了没有? 生:(齐)练了。 师:我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