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_小学思想品德第六册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一、礼貌待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教育学生做个有礼貌的人。
 教学要点:
      1、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2、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做个有礼貌的人。
教学过程 
      一、看图悟理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小亮问路,大伯为什么不理他?
     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懂得生活中与人交往,要礼貌待人。
     二、学习新课
     1、听录音故事《周总理以礼待人》,想一想讲了周总理几个故事?
     2、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倾听。
     3、课文讲叙了周总理以礼待人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次,总理去北京饭店开会,工作人员叫一辆已经停在饭店门口的汽车开走。总理见了,立即下车,批评了工作人员,并让那辆汽车的代表先进去,同时向那位代表道歉。
     第二次是周总理等飞机机械师忙完工作才跟他握手。
     4、小结:
     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人。
     三、习题讲解,指导言行
     1、想一想,故事中的机械师为什么感动得热泪盈眶?
     2、议一议
    向做得对的同学学习,给做得不对的同学提意见,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3、记一记
    要求学生读儿歌,记住儿歌中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做到礼貌待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4、读一读
    要求学生通过读传统美德故事,了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教学后记:

 

 

二   《热情大方待外宾》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育学生对外宾要热情、大方、有礼貌。遇到外宾不追 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说话,导入  新课。
  1.同学们,如果你到一个新的地方,你希望那里的人怎样待你?
  2.今天老师邀请一些朋友到我们班做客,大家看谁来了?
  (幻灯投影:外国朋友)
  我们称外国朋友、外国客人为外宾。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外宾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看朝阳小学的学生是怎样热情、大方待外宾的?
 二、学习课文,引导明理。
  1.下面请听故事(边听录音故事,边看课文内容)
  2.朝阳小学的学生是怎样对待外宾的呢?
  (1)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一、二自然段。
  思考:朝阳小学的学生见到外宾是怎样做的?(让外宾先进公园)这说明朝阳小学的学生表现怎样?(板书:有礼貌)
  (2)下面请同学们默看三、四、五、六自然段:
  ①故事组的同学是怎样做的?(挪位子,空出地方请外宾坐下)
  ②写生组是怎样做的? (双手托着画夹,请外宾提意见,点头答应合作画一幅画)
 ③玛丽娅和杨颖是怎样合作画画的?
  a.放有大海的幻灯片。(玛丽娅画大海)b.大海上加上彩虹桥。(杨颖在大海上画彩虹桥)c.放整幅画。(她们俩分别画奔跑的小姑娘)d.根据图意,你们可以给这幅图标上一个题目吗?(友谊桥、好朋友、共建友谊桥)
  小结:蓝蓝的大海隔不断中外友谊,在同一个太阳底下,两个不同国籍的小朋友架起了一座长长的友谊之桥,她们从不同的地方奔向共同的目标。
 (3)我们的少先队员好可爱,你看外宾还和他们合影留念呢。 
 提问:少先队员和外宾一起照了相吗?队员们表现怎样?(大方)外宾是怎样说的?(中国小朋友,OK)
 看第八自然段,思考:外宾要走了,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小结:那照片上的少先队员多神气,多自然呀,难怪外宾夸奖他们!外宾要走了,同学们还热情地与他们告别呢;我们真为这些热情、大方的少先队员自豪。
 3.总结全文:朝阳小学的少先队员热情、大方待外宾,大家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三、自编儿歌,巩固所学内容。
  少年儿童要做到,对待外宾有礼貌。 
  不尾随、不围观,指手划脚更不要。
  又热情、又大方,外宾竖起拇指笑。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议一议,他们应该怎么办? (内容见教材)学生议论后,回答并小结:①纪念章是外国客人作为纪念品赠送的,可 以收下,因为接受纪念章是接受外宾的友谊,表示友谊永存。
 ②外宾要求与我们合影时,要大方,不要扭怩,这表示友好。
 ③可以将作品送给他们,因为作品具有纪念性,能增进友谊。
 ④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报酬。因此,外国朋友给钱和礼物不能收。
  2.评一评:他们做得怎样?(内容见教材)联系实际,让学生明辨是非。
  第一幅图,两男孩指指点点不对,一少先队员上前劝阻,做得对。
  第二幅图,两位同学热情大方打招呼,做到了有礼貌,另一位同学躲躲闪闪,不大方。
  第三幅图,少先队员与外国客人联欢,他们落落大方,热情友好,做得对。
  3.读一读。(我们应向故事里的小朋友学习,广泛掌握知识,准确回答外宾提出的问题,满足他们的要求)
 板书设计 :
  二 热情大方待外宾
          要有礼貌   不要围观        
三要           要热情     不要尾随      三不要
       要大方    不要指指点点

 


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热爱集体的表现,教育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激情引路。
  1.谈话激情。
  上周老师布置大家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这节课我要请三位同学模仿其中的主持人主持我班的“实话实说”节目。我这里准备了六枚金牌、十枚银牌、十枚铜牌,将分别奖给主持人和发言人,祝大家好运。
 2.第一轮“实话实说”
 ①出示话题:你们班开展过哪些集体活动?你当时是怎样做的?
 ②小结:我从大家的谈话中发现大家在集体活动中有三种表现:一种是老师叫我参加我就参加,至于集体活动开展得好 不好我可管不着;一种是喜欢的活动就参加,不大喜欢的就不参加;还有一些同学只要有集体活动,他都参加,他为集体活动想办法,出力气,使集体活动圆满成功。到底怎样做才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呢?我们看完《江江成了小猴迷》后再说。
二、学文、明理。
  1.显示课件一 课文《江江成了小猴迷》。请大家边看边听边想:(投影机显示)①江江的班级开展了一次怎样的集体活动;②在这次活动中他是怎样做的?
  2.第二轮“实话实说”。①出示话题:你喜欢“小猴迷”江江吗?为什么?②主持人采访举手的同学。(老师相机点拔,伺机发奖)
  3.总结全文要点:江江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为了使童话剧演出圆满成功,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去学习、去练习,这正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献计出力的表现。因为他的努力,所以童话剧的演出圆满成功,这既为同学们带来欢乐,也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因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也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三、分析典型材料,深化认识。
  1.看幻灯片(课后想一想)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该怎么办?大家别急,我们先 看一组灯片再说。
  2、放映课件二(课后的想一想)。①要求:边看边想,老师为什么要表扬赵明和李红?②分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要点:赵明牺牲个人利益,参加集体活动,而且代李红朗诵了一首诗,是为集体活动出力的表现,所以老师表扬他。李红虽然病了不能亲自参加活动,但他把自己要朗诵的诗歌交给了老师,这也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的表现,所以老师也表扬了他。)
  老师小结:我们都应该像赵明和李红那样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使集体活动圆满成功。
  3.投影仪显示课后的“评一评”。
  ①指名看图说题意。
  ②指名回答: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答案:a.女同学对,男同学不对,因为运动员不一定人人都能当,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运动员加油,人人都可以做到。b.男同学对,女同学不对,因为男同学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女同学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③小结:从“评一评”这两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体活动要人人参加,人人关心。
四、联系实际导行。
进行第三轮“实话实话”。显示话题: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上,你过去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样做?
五、总结。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

 


 四《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教育学生关心集体,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以为集体做好事为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父母交给什么事情做?你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感想?当集体交给你任务时,你是怎样完成的?
今天学习第四课——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2.启发明理。
  ①揭示课题含义。
 芝麻官,顾名思义,就是最小的官。芝麻官是同学们给故事主人公的一种美称。
  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a.青青为什么不想管教室门钥匙了? (因管钥匙事情太小,又很麻烦,没有管好,同学们还有意见。所以青青不想干了)
  b.后来青青为什么又认真地干起来?(老师抓住“芝麻”两个字做文章,开导青青,说明芝麻虽小,但很香。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事,不论大小都应认真做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通过老师的开导,青青成为一个热爱集体的好孩子,乐意当好管门官:“总是第一个到校打开教室的门窗,换上新鲜空气,放学后,最后一个离校,关上窗,锁好门。”)
  c.我们从青青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学习他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好思想)
  ③小结:青青坚持热心为集体服务,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青青这个芝麻官儿是好样的!”集体的工作做好了,有利于集体,当然,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合实际,提高认识。
  1.夸夸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同学。结合本班实际,让同学们先把第20页的“儿歌”填好,然后轻轻朗读,说说哪些同学平时为集体做的事情多,做得好。
  2.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看书本第21页,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回答。老师肯定正确的回答,纠正不妥之处。
 3.齐读儿歌。(激发学生做集体小主人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心为集体服务)
四、学习结语,总结全课。
 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要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努力把事情做好,为集体争光。

 

 


五  不隐瞒错误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不隐瞒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教育学生不要隐瞒自己的错误,也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教学要点
  1.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
  2.不隐瞒自己的过失,也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2.小结: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只要能主动承认并改正,不隐瞒错误同样是好孩子。为什么不能隐瞒错误?隐瞒错误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不隐瞒错误》。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
  ①松松犯了什么错误?
  ②玻璃片飞进了田里,会有什么危险? 
  ③松松先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样想的?(先是想到要将掉进田里的玻璃片拾起来。后来又想:算了吧,也许不会有问题。)
  ④当爸爸问起这件事时,松松是怎样做的?
  小结:松松犯了错误没有勇气承认,而是将错误隐瞒了,这是不诚实的表现。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3、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①观察插图:爸爸在干什么?表情怎样?为什么?
  ②妈妈的表情怎样?为什么?
  ③松松的表情怎样?松松隐瞒了自己的错误,给全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④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松松是怎样说的?这时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⑤你能将妈妈说的话换一种说法吗?(就是因为你隐瞒了错误,才弄出这样严重的后果来。)妈妈的话说明了什么?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松松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隐瞒自己的错误既害人,又害已。因此,当自己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不要隐瞒。然而,看见别人犯了错误,又该怎么办呢?
 三、听故事讨论,深化认识。
 ]、出示练习“想一想”的灯片。
 2、看图讲故事。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①小花猫看见好朋友小黑猫偷了鸭姑姑家的鱼虾,当鸭姑姑问起他时,小花猫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②当大家纷纷指责小黑猫变坏了,小花猫又是怎样想的呢?
 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犯错误,我们也不能替他隐瞒。因为这样做会使他犯更大的错误,最终会害了他。
 四、辨析导行。
 1、出示练习“评一评”灯片,让学生辨析淮对谁不对?为什么?
 2、幻灯出示补充练习,辨析:下列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①小牛写大字时,不小心将墨水弄到衣服上,便主动告诉妈妈,并将衣服洗净。
 ②小华看见小力同学踢球时,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当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小华却摆手说不知道。
 五、联系实际导行。
 1.举例说明隐瞒错误的危害和不隐瞒错误的好处。
 2.齐凑“聪明人有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隐瞒自己和别人的错的危害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做聪明人,不做见错就瞒的糊涂人。

 

六《要守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守信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教育学生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从小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上节课,我们班的故事大王郭明答应大家,这节课会给我们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大家一定都急着想听了吗?下面就请郭明同学讲故事吧!
郭明站起来,很不好意思,半天没吭声,在老师追问下,吞吞吐吐地说这几天功课紧,给忘了,根本就没准备。
 3.根据这种情况,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郭明答应了大家却没有做到,大家多扫兴啊!郭明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就会知道的,
二、故事感知,明白道理。
  (一)出示CAI《卖金鱼的“怪”奶奶》
  1、思考回答:
  ①卖金鱼的老奶奶为什么不卖那对金鱼,有钱也不赚?
  ②老奶奶答应了年轻人要给他们留着那对金鱼,她是急做到的?
 ③这位怪奶奶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结:守信就是说到做到,答应了别人的事,即使困难,也要努力做到。
  板书:说到做到→守信→答应了的事要努力做到
  (二)出示CAI创意思考。
  1.如果老奶奶卖掉了那对金鱼,会怎么样呢?如果年轻人不来了,会怎样呢?
 2.小结归纳:守信是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表现,一种美德。不守信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守信的人才能得:大家的信任。
 板书:得到别人的信任
三、行为辨析,深化认识。
  1.出示CAI(课后“评一评”内容)①学生讨论:谁对谁不对,为什么?②小结强调:答应别人前,先要想清楚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到。
  板书:做不到的事不要答应
  2,出示CAI(课后“议一议”内容)①学生充分讨论回答:遇到下列情况,他们该怎么办?②小结强调:答应了别人的事,尽力做而没有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四、树立榜样,激情导行。
  1.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庆龄奶奶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出示CAI,请同学看画面说故事《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奶奶一生坚持说到做到,因此,深受人们的尊敬和 信赖。
  2、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教师讲述周总理派人看望张二廷的故事。内容:有一次,周总理到农村去视察,认识了一个叫张二廷的农民。张二廷邀请周总理到家中作客,临别时张二廷请总理有空再来。总理答应以后再来看他,如果没有空也一定派人去看望张二廷。
大家想想,当张二廷看到总理派人来看望他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3.许多名人,伟人都很讲信用,那么我们身边的家长、邻居、老师、同学是不是守信呢?你自己是不是守信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正反两方面来体会守信的好处和不守信的害处。
五、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六课《要守信》,守信就是要说到做到。只有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到守信还要注意:答应了的事就要努力做到,不该答应的事不要答应;做不到的事不要随便答应。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说到就做到,守信用的好孩子。


七《公共场所守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同学们爱玩碰碰车吗?我们马上出发。请大家闭上眼睛(放欢快音乐。师旁白:玩碰碰车的人很多,我们需要排队等候。音乐停。)
  2.同学们,就在你们排队耐心等候的时候,前面却有人纷纷插队,这时,你们心里怎样想,想说些什么?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听故事《看妈妈演出》,初步感知教材。
  ①故事中的公共场所指的是什么地方?
  演出厅有哪些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板书:排队入场、不大声吵闹、不随便站起来、不吃有声响的食物)
  ②当小宇没有遵守公共秩序时,王惠是怎么做的?
  小结: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秩序。公共场所的秩序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和维护。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而且,见到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批评、劝止。
2.列举事例,分析问题。
 ①当小宇不愿排队入场,想挤进去时,王惠是怎样劝止小宇?(看演出的人很多,正依次进入剧场,不排队挤进去会扰乱这里的秩序。我们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后顺序入场)
 ②当小字指着舞台上还在演出的妈妈大声说话时,王惠是怎样劝止小宇的?(大家都在安静地看演出,随意大声说话影响了别人。如果实在有话要说,也只能轻声地说,以不影响别人为前提。)
③当戏演到精彩处,小宇忍不住站起来时,王惠是怎样做的?(王惠忙拉小宇坐下,凑近她的耳朵,轻声地提醒她别挡住了别人的视线)
④当小宇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瓜子来请王惠一块吃时,王惠是怎样做的?(王惠摇摇头,用手指墙壁上的那一条醒目的标语,提醒她在观看演出时不能吃那些可能影响剧场秩序的食物。如有响声的食物、影响环境卫生的食物等)
⑤演出结束后,小宇的妈妈说了些什么?小宇听了,为什么脸红得像个大苹果。(一次演出成功,不仅要靠演职员的努力,还要靠观众的配合。小宇想起刚才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羞愧。王惠的帮助,妈妈的启发,使小宇懂得了要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知道了以后该怎样去做。)
三、巩固延伸,指导行为。
  1.说一说。你到过下面的公共场所吗?在这些地方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①车站、码头。(排队购票、排队上车船;不在供旅客休息的椅凳上躺卧……)
 ②公园、游乐场。(不拥挤,遵守规则,不打闹……)
 ③电影院、展览馆。 (不喧哗、不乱扔废弃物、不追跑……)
  2.议一议。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
  ①看电影时,坐在旁边的同学不时站起来。(挡住了别人的视线,轻声劝止)
  ②在阅览室看书,有同学大声嚷嚷。(影响别人看书。示意说话的同学轻声)
  ③上公园排队买门票时,有人没排队挤进了队伍, (不守秩序,损害了他人利益。向插队的人提意见,劝止这种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3.读一读。《在一根细绳面前》(教材P35)
  思考:身体虚弱的任弼时为什么不肯跨越一根细绳抄近路进公园?
  总结:公共场所需要良好的秩序,在校外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还应该进行批评劝阻。
 

  八《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放录音: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喧哗声、汽车的喇叭声、摩托车的启动声、自行车的铃声……组成了交响曲。)提问:听到这段录音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学们接着听这是什么声音?(继续放录音:汽车的急刹车声和人的惨叫声)提问: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3.用计算机出示“触目惊心”一图。(一位骑摩托车的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  。
  4.在图的上方依次出示“触目惊心”这段文字并配上文字,用红色字体突出数字。(“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1300多万人受伤致残。这就是说,平均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一秒钟有4人囚车祸受伤致残。我国每年有7万多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天从天上掉下一架大型客机。)
  5.从这例惨痛的事故和这组数字中,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板书课题:遵守交通规则)
二、学文明理,突出重点。
  1.解释什么是交通规则?
  为了保证行车、走路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国家制定的通法规叫交通规则。(板书:法规)
  2.既然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我们就应该怎样做?(在“遵守”下画下红线)
  3.看录像故事《进城的路上》,继续明理。
  ①播放录像,想一想:小刚跟爸爸这次进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懂得了要遵守交通规则)
  ②结合课文,回忆录像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火车道口,正好碰上红灯,人们都是怎样做的? (火车道口要等候)
 b.他们的汽车行驶到了高速公路,小刚看见了什么情况?(板书:高速公路 不走行人)
  c.走在繁华的马路上,他们碰到了谁?那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爸爸是怎样帮他解决的?
  行人过马路除了走天桥这种方法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板书:繁华马路 走人行道)
  ③讨论:在城市过马路可以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在农村有的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该怎样安全过马路呢?
(请学生当场演示)
  ④小刚这次进城收获可真不少,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小结)
 4.说一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后果?(老师举例,同时鼓励学生例举身边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真人真事,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5.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会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还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过渡: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当你看到其他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规则时,你会怎么做呢?
  1.出示辨析图,学生辨析并回答: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①书后“找一找”一题中的图:a。一个小男孩跨过马路中的护栏。b.一个小女孩搭乘摩托车不戴头盔。c.一个小女孩在慢车道上行走。
 ②书后“帮一帮”两幅图:a.放学后,余文和宋虹在马路上练足球。b.李方要到街对面的商店买东西,如果走地下通道就要走几百米路,他想越过护栏穿过马路。
  小结:以后,我们碰到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要像刚才那样去批评、劝阻,让他们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板书:碰到违章 要劝阻)
  2.小型知识抢答赛:播放一段录像(道路上秩序井然,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交警忙而不乱地指挥交通)看后回答:
  ①从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信号灯?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你看懂了交警叔叔的哪些手势?(并请上台演示)
  ③录像中,行人、车辆各行什么道?
  ④说说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3.联系学校所处的地段说说在上学路上怎样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四、诵读儿歌,总结要点。
  1。诵读儿歌:
  小朋友,听我讲,马路不是游戏场。
  走路要走人行道,马路中间不乱闯。
  看到别人在违章,就要上前去阻挡。
  交通安全最重要,人人都要来遵守。
  2.总结要点: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才有保障。在校外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见到同学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应该批评、劝阻。

九《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要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教学过程 
—、表演、激情导人。
  1.学生扮演(表演内容:让一个学生扮演盲人,到讲台上取指定的物件)。
  2.提问,刚才在取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你的心情怎样?激情导入  :对于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课题: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听课文录音,思考:三(2)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社会是怎样关心残废人的?
 2.组织讨论,教师小结板书:
  上坡困难     推车        送
 下坡危险     护车        接
 排忧解难     一齐修路    方便
 3.看课文灯片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叔叔、阿姨们有困难,需要帮助。)乡政府、附近群众为什么要改修这条路? (方便残疾人,献爱心。)板书:献爱心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5.教师小结:像叔叔、阿姨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不仅有少先队员在同情和帮助他们,而且人民政府、全社会有的人也都在关心和爱护他们。
 三、发散思维,理性升华。
  1.看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录相,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一项社会公德。在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
  2.看灯片(内容P46)图画: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举措。
  3.说说自己身边帮助残疾人的故事。
  4.小结: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全社会都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应该从小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四、辨析导行,加深认识。
  1,读《评一评》谁的想法好?为什么?
  帮助残疾人推车上夜校的四个同学受到表扬,《红领巾报》的小记者采访他们,问:“你们这样做,心里怎么想的?”周由说:“班里要统计好人好事”。刘仪说:“我佩服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想帮他们。”王品说: “有一个是我的邻居,帮我织过手套,我就帮她。”丁红说:“将心比心,我同情他们。”周由、王品两个人的想法,都不是设身处地同情、帮助残疾人。比较起来,刘仪和丁红的想法更好。
  2.观看课文P47图画,议一议:如果你遇到下面的事会怎么做?
3.知识抢答:(用灯片出示题目)①每月的几月几日是国际残疾人日?②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如何确定的?③假如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助残日?
五、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模仿小记者采访:假如你是残疾人,心中的愿望是什么?
 2.讨论: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十《爱护有益动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不伤害他们。
教学过程 
一、竞赛导人,激趣明理。
  1。今天,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算得最快,想得最好。
  2.出示灯片(图、题):一个夏天,一只田鼠要糟蹋1公斤粮食,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要吃1000多只田鼠,这样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要为人类夺回           公斤粮食。
  3.思考讨论:看到这道题目,你想到什么? (田鼠是害虫,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猫头鹰对人类有益……)
  4.小结:像猫头鹰这样,捕捉害虫,保护庄稼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称它为有益动物。
  5.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益动物呢?它们有什么本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后52页的读一读的四幅图)
  6.对于这些有益动物,我们该怎么做呢?(揭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甜甜和爷爷是怎样爱护有益动物燕子的。
  2.边听录音边思考。
  (1)风吹掉了燕窝,甜甜和爷爷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燕娃娃从窝里掉下来了,甜甜和爷爷又怎么做呢?
  (3)燕娃娃长大了干什么?甜甜为什么笑得那么甜?
  讨论(3)时,出示文字灯片:
  一窝燕子一年中能吃掉50万到100万只害虫,光是一个夏季吃掉的蝗虫,如果头尾连接起来,可长达3公里。
  3.小结:有益动物捕捉害虫,保护了庄稼,对人类有益,
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当爱护有益动物。
三、运用榜样,深化认识。
  我们来看看红光小学的少先队员是怎样保护有益动物的。
  1、依次出示课后第51面“学一学”四幅图,说说少先队员是怎么做的。
  2.思考讨论:如果我们任意捕捉有益动物,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丁虹害怕蜜蜂,看见蜜蜂就把它打死。
  2.燕子的屎掉在地上很脏,小明用长竿捅去屋檐下的燕子窝。
  3.大伟利用休息日捉青蛙去卖,积攒学费。
  4.听说猫头鹰能治头疼病,小玉的爸爸买了一只回来,小玉发现后向爸爸说了保护猫头鹰的道理,并坚持要爸爸放了猫头鹰,小翠笑小玉是个大傻瓜。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选择填空:
  1.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是      动物。(有害,有益)
  2.有益动物是人类的        ,保护庄稼做了很大的      贡献。(敌人,朋友)
  3.保护有益动物要从     做起。(自己,别人)
  4.少年儿童要做      自然生态平衡的模范。 (破坏、维护)
六、朗读儿歌,总结全文。
  啄木鸟,敲木梆,燕子姐姐在飞翔;
  蜻蜓空军忙起飞,青蛙海军出了港;
  花瓢虫,整行装,螳螂扛起刀和枪;
  蜘蛛架起雷达站,布下天罗和地网;
  消灭害虫保庄稼,联合作战上前方;
  争做人类好朋友,爱护它们我喜欢。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有益动物捉害虫,护庄稼,对我们人类有益,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不但自己不伤害他们,还要阻止别人伤害他们。
十一《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必须保护。教育学生注意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教学重点:
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教学难点 :
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必须保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信息资料:
1、收集珍稀动物的资料。
2、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有关措施。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  ,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2、听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有什么想法?
3、思考:为什么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让姑娘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因为丹顶鹤是珍贵动物。像丹顶鹤这样数量稀少、生活方式奇特、经济价值巨大的动物都是珍稀动物。)
4、珍稀动物都有哪些呢?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珍稀动物。了解丹顶鹤、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大熊猫、天鹅的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研究价值。
5、小结:珍贵动物外形和生活方式非常奇异、数量稀少,而且,随着地球的变迁,环境的破坏,珍稀动物已经越来越少,它们是全社会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来保护它们。
 过渡:怎么保护珍稀动物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建建和军军怎么做的?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出示课件。
2、认识猴面鹰:放大猴面鹰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汇报:猴面鹰毛呈黄色,面部似猫头鹰,有着老鹰的翅膀和爪子,属二级保护动物。
3、看图学文,得出结论
 ①看图一:建建和军军怎么照顾受伤的猴面鹰的?
板书:不伤害。
②看图二:建建和军军为什么不卖猴面鹰给陌生人?
你知道陌生人买猴面鹰干什么吗?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不买卖。
③看图三:建建和军军为什么要放飞猴面鹰?他们为什么会开心地笑了?
你想对建建和军军说什么? 大胆上讲台表演。
5.小结:建建和军军知道猴面鹰是珍稀动物,他们不伤害它,并且坚决拒绝了贩卖珍贵动物的违法行为,最终将猴面鹰放飞山林。这种保护珍贵动物的好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三、补充事例,强化观点。
 1、放音乐《熊猫咪咪》:“竹子开花罗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2、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救救大熊猫》: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动物之一,只产我国,它最喜歌吃竹子。1983年,保护区的竹子大片大片开花,有的枯死,大熊猫没了粮食,生活受到威胁。消息一传开,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抢救大熊猫的行动中去。很多学校都掀起了这样的活动。重庆市一名少先队员花了不少气力推磨,磨出了一袋玉米面送给大熊猫吃。还有很多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来了,带来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参加抢救大熊猫的行动。
 3、思考: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4、学生讨论。
小结: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小品表演《一场特殊的官司》
 ①法官、原告——娃娃鱼、被告——“利民饭店”王经理
依次上场在席上就坐。 
 ②法官宣布开庭:各位先生、女士,今天我庭开庭审理的是一起捕杀珍稀动物的案件。现在请原告和被告分别陈述。
 ③原告陈述:我的名字叫娃娃鱼,学名叫大鲵,是国家保护动物。我家就住在清澈的山涧里,以前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住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我们被人捉来卖到“利民饭店”后,我的好几个兄弟姐妹已经惨死在厨师的屠刀之下。我今天侥幸得以逃脱……
④被告陈述:我是“利民饭店”的王经理。我因为听说卖娃娃鱼这道菜赚钱多,便买了一些来,都怪我不懂法,才犯下了……
⑤法官审判:依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条例,娃娃鱼胜诉。责令“利民饭店”速将店里所有非法所获娃娃鱼全部放回山涧,另外……
⑥现场采访:你从娃娃鱼的胜诉中明白了什么?你想对“利民饭店”的王经理说什么?(学生采取抢答形式,增加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识。)
⑦小结: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只顾赚钱,不顾法律,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不法商人贩卖珍稀动物,牟取暴利,许多宾馆饭店将珍稀动物端上桌,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辨析:想一想,谁不对?为什么?
①看图1:小海豹因吃下塑料袋而死
 小结:那些往海豹池丢塑料袋的人不对,这些塑料袋让小海豹丧生。我们平时去动物园观看动物时,千万不要乱扔东西。
②看图2:一青年因打死白天鹅被起诉。
 小结:白天鹅是珍稀动物,却被青年打死,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犯罪,应该受到处治。
五、讨论总结,汇报结束。
1、四人小组讨论:
①怎样保护珍稀动物?
②保护珍稀动物我做些什么?
2、启发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不伤害、不宰杀、不贩卖珍稀动物:制止贩卖、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不破坏珍稀动物生活的环境;多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养殖场;惩治贩卖、捕杀珍稀动物的人。
②保护珍稀动物我来做:先做到不伤害、保护珍稀动物;宣传珍稀动物知识,让周围的人知道;画“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画张贴在公共场所;写倡议书倡议全社会来保护珍贵动物;给珍贵动物们一个节日。
3、你一言我一语:汇报我们国家在保护珍稀动物方面的措施。
4、教师总结:“同学们,珍稀动物如此稀少、奇异,是社会的财富,每个人必须好好保护它。要做到不贩卖、不捕杀、不伤害他们,保护好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希望你们能成为珍贵动物的卫士!”

板书
           
                  不伤害
   保护珍稀动物    不买卖       
                  放入林

 

 


十二《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的和要求
  对孩子热爱家乡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MTV)
  2、歌中唱到的景色多美啊!唱的是什么地方? (生答)对,这是作者的家乡。(板书:       我的家乡)
  3.讨论:家乡指的是什么?
  总结:家乡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这片土地。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深爱自己的母亲;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对这片土应该有怎样的情感呢?把板书补充完整。(我爱我的家乡)孩子们,请你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学文明理。
  (一)初步感知
  1.红星村是长沙市雨花乡一个典型的富裕村,我们一块去看一看吧1
  2.播放关于红星村的录像。
  (二)分析明理 
  1.听完了介绍,同学们想一想,红星村是怎样富起来的?(发展个体经济,招商引资,办村组企业)
  2.红星村兴办了哪些企业呢?(农贸大市场、红星花卉大市场、家具城、化工厂)
  3.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星花卉大市场(看书)
  a.这个花卉市场的规模怎样?(大)说明了什么(经商者多)
  b.这些美丽的花木可以用来干什么?对红星村的村民有什么帮助?(孩子们可以各抒已见)
  c.总结:这个花卉市场给经营者和国家带来了财富,像花卉大市场这样的企业,红星村还有很多,难怪那儿的人们都富裕起来,过上了好日子。
  4.瞧(出示课件:红星村的别墅图)这就是整齐、威武的“红星农民新村。”
  谁来当当小解说员,结合课文说一说红星村村民的生活情况?
  5.总结:红星村的村民抓住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小作者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
 我们来读一读。(教材P59诗歌,出示灯片并配上音乐)
  6.红星村现在如此的富裕,你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吗?
  a、生存方式:人多地少、种菜、养猪。生活情况:一家九口挤在土坯房里,只求填饱肚子。
  b.过去的红星村不富裕,人们是如何努力去改变它的?
  7.家乡富裕后,红星村的人们又是怎么进一步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通过学习,你发现红星村的村民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爱家乡的?(板书:建设家乡)
  总结:大家这么热爱家乡,我们相信,家乡的明天将更美好。
三、激情导行。
  1.你的家乡在湖南省的哪个市(县)?,哪个乡镇?
  2.你的家乡现在可能还没有红星村那么富裕,想一想:
a.你的家乡有什么特点(风景、特产等)?b.家乡的人民怎么样?
  3.当当小导游:外宾来你的家乡旅游,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
  4.长大后你准备怎样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 (谈一谈想法)
  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表现,爱祖国的人也一定会爱家乡。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同学们要把“我爱我的家乡”这句话,永远记在心中。
 

十三 《我爱湖南》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湖南是个美好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乡,洞庭湖是湖南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爱我湖南,爱我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去过湖南哪些著名的地方?谁能来当导游?
 2.出示灯片1.2.3(张家界、韶山、长沙有关著名景点图)首先学生分别作简介,然后教师概述。
 3.板书课题,第十三课《我爱湖南》。
 4.听录音,简述洞庭湖,板书课文标题“金色的洞庭”。
 浩瀚的洞庭湖与万里长江在此交汇,水天一色,风光秀丽。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衔远山,吞长江,烟波浩淼,横无际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鸥鹭高飞,春秋景色各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态。洞庭湖区总面积为18700多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耕地面积为全省的1/6,商品粮占全省1/3,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洞庭湖不仅是鱼米之乡,风景区,而且是湖南水陆交通的枢纽,它北通长江,是沟通海上运输的要道。今日洞庭湖宛如—颗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明珠。
二、结合插图,学文明理
1、讲解插图一
  ①出示插图一(幻灯出示),思考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b.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画的是金色的洞庭湖的湖面,碧波荡漾,船儿来往,渔民们正在捕鱼,一筐筐,一担担。 
  ②小结:洞庭湖是个大鱼库(板书:是个大鱼库) 
  2.讲解插图二。 
  ①出示插图二(灯片出示),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洞庭湖畔一望无际的稻田,收割机在收割,金黄的稻谷,一袋袋、一车车。 
  ②小结:洞庭湖是个大粮仓,(板书:是个大粮仓) 
  3。讲解插图三。
  ①出示插图三(幻灯出示),思考:芬芬的家在什么地方?她家怎样?
  图上画的是芬芬的家,在洞庭湖旁。她家住着小楼房,房前屋后花果飘香。
  ②小结:芬芬家是勤劳的一家,幸福的一家。洞庭湖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家。金色的洞庭人勤地美、鱼肥米香。
  4.出示祖国地图,了解湖南,洞庭湖的位置。
三、联系实际,强化导行。
  1.说一说:湖南是许多名人、伟人的故乡,你知道哪些?
  ①教师简介黄兴和汤飞凡的事迹。
  ②学生举例说湖南的伟人。
  ③小结:湖南人杰地灵,荣耀中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诞生在湖南这块英雄土地上的毛泽东、刘少奇以及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恒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百折不流血奋战,建立了举世震惊的历史功绩。
 2.看一看。(了解湖南的农业成就)
 (1)结合课文练习中的插图教师讲解。
湖南农业开发的历史悠久,加之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几十年来,湖南的粮食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出现过多次重大突破,1952年湖南的粮食总产量有史以来突破了1000万吨,目前又超过了2700万,生猪饲养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湖南的出口猪达到3360万头,约为1949年的18倍,其他如木材、楠竹、桐油、植物油、茶叶、水果、家禽及淡水产品等,每年调出省外的数量,亦相当可观。
3.读一读。(课文后儿歌)
 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热爱湖南、热爱祖国的情感。
 4.做一做。
把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分组创办一张《我爱湖南》的剪贴小报。
四、总结全文,齐读结语。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湖南非常美丽、富饶、可爱。我们的家乡是湖南的一块地方,湖南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爱湖南就是爱祖国,爱祖国首先要爱家乡。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长大把湖南建设得更加美丽。
 2、学生齐读课文结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521.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