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图片]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与第8课同属“遵守公德”单元,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对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建议本课教学要注重对残疾人的感情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2.要找出残疾人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使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照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残疾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3.本课教学要扣住“社会公德”进行,把同情、帮助、关心、尊重残疾人这一社会公德,做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做一个遵守公德的文明人。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情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
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育过程:
一、试验导入  :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
赵敏身有残疾,在生活上,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的毅力和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身体上是残疾的,但是他们在意志上是无比坚强的。
6.小组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
7.小结:
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自强不息,战胜了许多困难,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去尊敬。
8.请同学举例: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张海迪、海伦、保尔的故事)
9.全班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呢?
10.小结: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再有,我们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为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和痛苦。
板书:生活上有困难 同情、关心、帮助
精神上有压力 理解、尊重、鼓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帮助和照顾残疾人的?
2.出情境题:
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1)同学现场表演
(2)现场采访:
访问扮演正常人的同学:你为什么要帮助他?
访问扮演残疾人的同学:当他帮助了你后,你心里怎么想?
(3)小结:
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坐车时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
3.出示投影片(“议一议”中的题)
提问:小佳和小伟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4.说一说:
(1)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五幅图,用来补充同学的发言
师: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
(2)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吗?谈谈你对国家这样做的看法。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后的自读材料,谈感受。
2.小结:
关心、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1)调查学校及住家附近有哪些方便残疾人的措施。
(2)调查学校附近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
(1)以小队为单位到大街上、社区里开展助残活动。
(2)制作精美助残宣传卡,发给路人,唤起大家的爱心。
(3)排演助残活动,到福利院为残疾人表演。
帮助一位你身边的残疾人,并坚持下去。

帮扶过程:
(1)调查、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然后选一位作为“手拉手”帮扶对象。
(2)了解他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3)制定帮扶计划。
(4)与帮扶对象谈心,共同实施帮扶计划。


(5)定期小结,随时调整帮扶计划。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478.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