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正直_为人正直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2021-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2、知道正直的人要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敢于说真话。

情感
1、体会正直是高尚的。
2、尊敬和爱戴正直的人。
3、愿意做一个正直的人。

行为
1、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正确的言行,坦率地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
2、做到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同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三框中关于“,说话、做事公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关于“,说话、做事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小学中第一次出现。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用公正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社会对每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对自己将来为人处世,对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通过包公的事例说明包公,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任知府时,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其次不畏权势 ,敢于直言。正是由于包公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所以为世世代代人民所称颂。正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教材首先例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党的生死存亡时刻,一身正气,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事迹,说明我们党内具有的优良传统。

教学建议:
1,教学中既要讲清本课的主要观点,即:的表现(什么是);为什么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的根本,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做正直人的愿望。(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加以引导)
2、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2、知道正直的人要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敢于说真话。
情感
1、体会正直是高尚的。
2、尊敬和爱戴正直的人。
3、愿意做一个正直的人。
行为
1、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正确的言行,坦率地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
2、做到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同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做一个正直人的愿望。用真实感人的事例激发人;用正反事例使学生学会选择。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 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谁看过电视剧《包青天》?谁知道为什么人们称包拯为包青天?

小结:包公是一个正直的人,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别人都是一视同仁,坦率公正,不徇私情。他的事迹从古至今,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包公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正直的化身。
今天我们学习 第七课 (板书课题)
二、结合事例、讲明观点
1、请听课文故事《包公》
提问:你最佩服包公的哪些做法,为什么?
小结:像包公这样,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敢于说真话就是。
提问:包公这样做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提问:设想:如果为官都不能正直,会是什么样子?
小结:包公,秉公执法,敢于仗义执言,因此深受广大人民欢迎,人们终于有了说理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包公的事例能流传至今?
(人民世世代代都传颂他的的事迹,以此为美,并且崇尚这种美德。所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提问:包公为什么能够做到?请同学门看一段《铡美案》
(引导学生理解:包公将个人的升官、乃至生死置之度外,铁面无私。懂得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能正直的道理)
2、历史上的包公是这样,在如今,我们共产党人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令人敬佩的正直的人。
下边请听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故事。
提问:朱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朱德是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正是由于他们一身正气,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斗争,最终使正义战胜了邪恶。
板书: 敢于坚持真理 勇于斗争
三、联系实际 深化认识
1、其实,像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谁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给大家听。
(学生通过自己交流收集资料,使学生感到,人们是崇尚正直的,并愿意以正直的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小结: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那些正直的人们,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2、不管是包公、还是朱德,我们都感到是不容易做到的。你说对吗?
(学生联系故事内容,弄清只有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斗争,不怕牺牲,才能做到。)
3、正直是个人的品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正直的品格。请同学们听一段故事《五美元买来的楼》谈谈你的想法。
(无论何时,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保持做人的根本)
4、在我们少年儿童中,也有的问题。谁能说一说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学生在联系自己实际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化对道德观点的认识。)
小结: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应当以正直无私的人为榜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做一个正直的人。同学之间相处,也要,敢于坚持公道。对的就支持,错的就反对。在评选三好学生、期末小组评定等项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抱公正的态度。平时对同学要坦率,真诚,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同学的缺点错误能坦率地、真诚地提出批评,对自己的缺点也不遮掩,不做当人一面背人一面的事,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
5、有人说:“正直的人,总得罪人,会吃亏,不能适应社会,”你对此怎么看?
小结:正直的人,千古流芳,小人、伪君子遗臭万年。做人就要做正直的人。
四、运用观点 辨析练习
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观点,说一说他们应当怎样做。
1、六2班的值周生今天负责查卫生,他们见六1班的清洁区不太干净,给评了“良”。当查到自己班清洁区时,发现也不太干净,他们意见不一致。
有人说:“当然要评优,谁当值日生都向着自己班。”
有人说:“那不好,咱们给扫干净了再评优。”
有人说:“也和六1班一样,评良吧。”
提问:你同意谁的说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运用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主要是做事要公正。第三种做法对)
2、中队准备改选,苏文对王小文说:“咱俩是好朋友,你可要投我一票。”讨论候选人时,大家提出苏文对工作不负责任,不适合当中队委。可选举时,王小文发现苏文正盯着自己,他又把手举了起来。
提问:如果你是王小文,你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主持公道,敢讲真话,是的表现。)
3、在工厂宿舍区,王奶奶家窗户上的的玻璃被打破了,她正在到处查问是谁打破的。徐刚和于大明看见是小强打破的,于大明刚想告诉王奶奶,徐刚拉住他说:“小强的爸爸是厂长,她妈妈又挺厉害,咱们别管这件事了。”
提问:你赞成谁的做法,你会对徐刚说些什么?
(徐刚应当说服于大明,主持公道,敢讲真话,不怕报复,把知道小强打碎玻璃的事告诉王奶奶。同时也可以劝小强,自己向王奶奶说明情况,得到奶奶的谅解。)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懂得,从小就要养成的作风,这样长大才能在工作中只有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斗争,不怕牺牲,才能做到。
五、结合自身、总结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你对有什么想法?请大胆说一说。
(通过学生谈,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同学的认识进行必要的疏理,同时激发学生做正直人的愿望)
总结: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牢记: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有人说,正直的人经常吃亏,你对此怎么看?回家与父母探讨一下。
2、搜集正直人的事例,办一期办报。
3、做一次调查,看看周围有多少人愿意做正直的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xiangpindejiaoan/103476.html

  • [光荣的教师]光荣啊!“园丁”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_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政府为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交通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2.知道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与学生有关的一些交通法规。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情感: 1.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相信科学不迷信科学议论文_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 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为: 1 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 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做个小朋友真好】中国小朋友真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情感: 愿意热情大方的对待外国客人。行为: 1、对外国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2,见到外国客人不尾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3,不向外国人索取礼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事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谁勇敢幼儿故事]谁勇敢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情感: 1. 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 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 做有益的事...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意思_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目标 认识: 1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情感: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行为: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一心为人民下一句]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情感: 1、崇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2、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3、愿意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主动认错的成语|主动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主动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知道隐瞒错误是错上加错,而且危害大。情感: 1、自己做错了事,愿意主动承认。 2、犯了错误没承认时,内心感到不安。行为: 不隐瞒自己的错误或过失,犯了错误主动承认,并努力改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 [朋友他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

    发布于:2022-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