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中的主人公有几个人?]《伯夷列传》译文

文言文翻译 2018-0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文言文翻译】

    伯 夷 列 传 作者:司马迁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 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列传》 2002/05/03 伯 夷 列 传 作者:司马迁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那么,象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蹠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于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巖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巖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12《伯夷列传》 2002/05/03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wenyanwenfanyi/59717.html

  • 【陈蕃愿扫除天下朗读】《陈藩愿扫除天下》译文

    陈藩愿扫除天下 选自《后汉书·陈藩传》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

    发布于:2018-02-09

    详细阅读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译文】《送东阳马生序》译文(节选)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1 3]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

    发布于:2018-02-09

    详细阅读
  • 【兰亭集序译文及注释】《兰亭集序》译文

    兰 亭 集 序 作者:王羲之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

    发布于:2018-02-09

    详细阅读
  • [韩愈《祭鳄鱼文》]《祭鳄鱼文》译文

    祭 鳄 鱼 文 作者:韩愈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这年,潮州刺史韩愈,让管理军事的衙门推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一只羊和一口猪投入到这被百姓称为“恶溪”的潭水中,使它们被鳄鱼吃掉。(我写作文章)来告诫鳄鱼:以前上天掌管天下的时候,(他)使山川和河流排列,自己提着罔绳和刀刃,来去处危害百姓...

    发布于:2018-02-09

    详细阅读
  • 寡人愿安承教全文翻译|《寡人愿安承教》译文

    寡人愿安承教选自《孟子》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梁惠王说:“我愿意高兴地听您指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说:“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曰:“无以异也。”(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

    发布于:2018-02-09

    详细阅读
  • 刘安世为谏官文言文翻译_刘安世为谏官

     刘崇国 注译析【原文】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土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①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②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③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

    发布于:2018-02-08

    详细阅读
  •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峡江寺飞泉亭记》译文

    峡江寺飞泉亭记 作者:袁枚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

    发布于:2018-02-08

    详细阅读
  • 读《狱中杂记》有感|《狱中杂记》译文

    狱 中 杂 记 作者:方苞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1 4]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间,我(关押)在刑部监狱里,看见犯人死去而从墙洞里拖出去的,每天有三四个人。(狱中)有个原洪洞县的知县杜君,站起来说道:“这是瘟疫发作了呵。现在气候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这时候)多到每天十多人。”我问造成这种情...

    发布于:2018-02-08

    详细阅读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及注释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发布于:2018-02-08

    详细阅读
  • [《货殖列传序》翻译]《货殖列传序》译文

    货 殖 列 传 序作者:司马迁文 本译 文原 文文 本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如果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去...

    发布于:2018-02-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