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主管理】突出“主体”地位,自主建构新知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师:我们学校就要举行航模比赛了,星期天杨晓买了一架直升机3.28元,赵楠买了一架杆升机6.15元。杨晓和赵楠在争论哪架飞机模型贵,小朋友,你认为呢?
教室里顿时唧唧喳喳热闹起来:“我来说、我来说……”的叫声此起彼伏,有几位学生急得站起来,话快要说出口了。
生1:因为3元〈6元,所以3.28元< 6.15元。因此我认为杆升机贵。
生2:老师,我是这样比较的,人民币中有5元币,可以与5元币比,3.28元<5元, 6.15元>5元,所以3.28元< 6.15元。也就是杆升机贵一些。
师:你真善于动脑,会找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了。还有其他比较方法吗?
生3:我认为杆升机贵,我先把“元”化成“分”再比较,3.28元=328分, 6.15元=615分,328分〈615分,也就是3.28元< 6.15元。
生4:我是这样想的,3.28元=3元2角8分, 6.15元=6元1角5分,因为3元2角8分〈6元1角5分,所以3.28元< 6.15元。因此我认为杆升机贵。
师:回答得真不错,刚才两位同学都合理地运用了旧知来探索学习新知,可见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师:还有不同的比较方法吗?
生5:老师,我是这样想的,用3.28元买不到杆升机,而用6.15元可以买到直升机,所以3.28元< 6.15元。也就是杆升机贵。
师:真了不起,你巧妙地根据购买商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可见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生6:3.28元的整数部分是3, 6.15元的整数部分是6,因为3〈6,所以3.28元< 6.15元。我认为杆升机贵。
师:你是怎样想到用这个方法比较的?
生:我是通过课前自学得知的。
师:很好,课前养成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很重要,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比较方法。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在此片断的教学中,我找准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及其价值性,联系学校即将要举行的科技比赛这个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境之中,进而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也指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此片断的教学中,我做到给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中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不强加给学生某一种解题策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学生在争论中明理长智,在“比”的心理作用下思维活跃,思维水平得到提高,领略到深层次思维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竞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不仅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这几种方法中,学生运用了数学中转化的思想,化成分再比较,使新旧认知得到有效的整合;取参数的策略,与5元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真是一举多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8229.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详细阅读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详细阅读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详细阅读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详细阅读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详细阅读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