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黔之驴》教案设计4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黔之驴

柳宗元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掌握本文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难点: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掌握本文的成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学过一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则。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我们在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属山西省)人,世称柳河东。因终官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古称“三戒”。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黔 qián   窥 kuī   骇 hài    遁 dùn

 

噬 shì      狎 xiá    踉 liáng  憖 yìn

憖  

2.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载”:用船载。以: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虎见之”两个“之”是代词,指驴。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他日”:有一天   “甚恐”“甚”:很  “益习其声”“益”:更加   “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3.学生巩固,齐读课文.

4.小结

一词多意

 

然,  莫相知( ……的样子 )

 

然      

        然往来视之( 然而,但 )

 

以为且噬己也( 将要 )

 

且焉置土石( 况且 )

         以为神  (把……当作)

以为          

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虎因喜   (因此)

因      

因跳踉  (于是)

特殊用法

稍出近之  (接近)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只,仅)

                 

尽其肉,乃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某地去)

学生齐读,试着背诵

作业 :1.课后练习三并补充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正课

1.段落

一、黔驴的来历及虎初见驴的心态。

二、故事的主体。写虎逐步摸清驴的底细,终于吃掉驴。(分三层)

    ① 反应

    ② 试探

    ③ 吃驴

2.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和动作的词语。

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推动情节发展。

 

文中写虎动作的词

 

蔽、窥               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大骇、遁             恐惧

 

近之、视之、近出    一再试探生性胆大

 

荡倚冲冒              工于心计

跳踉、断、尽、去     干脆利落志得意满

 

3.黔驴有何技?

 

一鸣;一蹄

 

形象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之下的平庸技能。所以,它被老虎吃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4.关于“窥”字,请从词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品味本文的美点妙处,每人用一句话说明一个“妙点”。

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5.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请几位同学造句。

黔驴之技: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造句略

6.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试着讲给你的弟弟妹妹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学生复述课文.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7.分析文中塑造的两个形象,并思考文章是如何来塑造的.

驴:貌似强大,实际无能

虎:善于观察,机智勇敢

文章写驴又写虎,写驴,仅“庞然大物”四个字就生动地画出了驴的蠢像,稳重主要通过写虎来衬托驴的特点。写虎,不仅刻画其行动,神态,还描写其心理活动,其中写虎与驴斗的动作和心理尤为出色。

8.背诵课文

三.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驴)庞然大物   (虎)见、窥、近        莫相知     过程具体

黔驴之技

一鸣           闻、骇、遁、恐、视、习  相知       衬托

不胜怒,蹄之    狎、荡倚冲冒、计、阚、

(黔驴技穷)   断、尽     结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689.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