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1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从情节入手,了解文章是如何开头、发展、结束的,并从情节
中提炼出主题。如何区分两种勇气,让学生理解法国妇女的勇气更为可贵是本文的难
点。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特别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教师必须
要把难点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什么是勇气?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勇气?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总结:见义勇为是勇气,敢说真话是勇气,大胆
创新是勇气,不畏强暴是勇气,敢于批评别人是勇气,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气。在战场
上为正义而战,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是战士的勇气;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自由、平
等、光明、幸福的未来,木怕一切困难和危险更是一种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
备的勇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
重点词语:
拘谨颀长衰微悉意孔武有力毫不犹豫寥寥可数
官衔蟋身碗橱卓越哈喝缺乏
三、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练习,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一: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
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一方
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很明显。另一方面,美国青
年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
因为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对和平
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幸福的美好品质,
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问题二: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

法国妇女再次收留了他?她前后两次回答说:“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中所包含的
意义是否一样?
明确: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次救助这个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占
领她家园的侵略者,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对和平的渴望湖信仰使她在这样一个惨
烈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善良与镇定。这一切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个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
后能够再次坚定他毫不迟疑地收留他。
两个“当然”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当然”包含着更大的勇气,更加
体现出人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学生自己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部分(第1段):偶遇美国伞兵,引出故事。
第二部分(第 2至 18段):通过美国伞兵两次被救的故事,表现“两种勇气”。
第三部分(第19至22段):通过“将军”对法国妇女的赞扬,揭示主题。
明确:第一部分是引子,是文章的开头;第二部分是故事,是文章的主体;第三部
分是文章的结尾,是升华主题的部分。
五、人物分析。
问题一:在整个故事中,联系美国伞兵所作所为,你认为他表现了怎样的“勇气”?
答案不要求统一。
明确: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
问题二:你如何理解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
明确:在两个人物中,作者更为关注、更为敬仰的是这个法国妇女。但是对她的刻

画只有寥寥数笔。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只有简单的两句外貌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
不是笑容满面,但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然而,正是这“善良而镇定”使其后来的~系
列行为都有了依托。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援,这位妇女只是简单地回答了几个字:“哦,当
然啦。”然后就把他带到屋里。不假思索的回答,毫不犹豫的行动,无疑表现了这位法国
妇女内心的坚定。第二次出场时,这位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她满脸苍白,泪眼
模糊”。但面对美国伞兵的再次求助,她给予的是同第一次毫无二致的回答,是同样毫不
迟疑的行动。到这~刻,法国妇女美丽而高贵的形象赫然而立。她的勇气和力量是对和
平的信仰所赋予的,神圣而不可剥夺。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是含蓄而深刻的。
六、总结全文。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却不断地发生战争,血
腥,和暴力浸透了人类的历史。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对一切非正义的
战争。让我们记住:和平是一种信仰。

板书设计 :
10勇气
美国伞兵法国妇女
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身份普通农家妇女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外貌并不漂亮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眼光善良镇定不普通
事件两次救援
战士的勇气人类对和平信仰的勇气
和平是一种信仰!
(刘联)
教学设计(B)
一、快速阅读课文,形成整体印象。
1.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掌握“预习提示”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情节、理清思路。
二、整理课文的结构层次。
1.阅读讨论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亚自然段)。
①这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一次军人午餐会的叙述,引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结构
丢次上来说,·它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②在这里,作者遇到了一位美国伞兵,这位军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点:
“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一身份特征也让作者注意他。
“他约摸20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不
过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威武有力的硬汉子。”
年轻、高大、健壮——引人注目。
“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级带,比我记忆中将级官衔以下的任何人都要多。”
功勋卓著,更让人刮目相看,同时,也隐隐地暗示了下面的故事对这位年
轻军人的影响。
“他开头怯生生的,不很健谈。”
年轻、漂亮而且挂满了勋章级带的军人,没有趾高气扬的气派,没有口若
悬河的炫耀,却讲述了一段“走麦城”的故事,让人深思,耐人寻味。——那个
法国妇女对他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呢?

2.阅读第二部分(第2至18段)。
①请一位学生合上书,复述这个故事。大家也合上书,静静地听这个故事。
②这个美国军人遇到了什么麻烦?
着陆不利。“远离预定地点”,“(标志)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
“完全陷落在敌人控制的国土里了”。
③他怎么做的?
求助。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求助”是不是一种勇气。不是重点,不要纠缠。明确
指出:硬拚是不行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求助是唯一可亏的办法,在陌
生的、被敌人控制的地方,求助也是需要勇气的。
④他遇到了什么?
遇到了一家法国人。或者说遇到了一位法国妇女。
⑤对这位法国妇女,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
她很普通,并不漂亮;她和她的广大法国同胞一样生活在德国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她的脸上失去了笑容。、但是,她的眼光“善良而镇定”,她对于敌人的仇恨和对和平的渴
望,使她做出不普通的选择。
6)她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哦,当然啦。”不假思索的回答。把美国伞兵带进屋里,毫不犹豫的行动。在德国
侵略者残酷的统治下,法国妇女的勇敢、镇定让人敬佩。实际上在这里作者还写到了法
国妇女的丈夫——法国农民。他也没有丝毫畏惧地做出了决择。多么不屈的法国人民!
联想在抗日战争中,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也有多少普通百姓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鲜血和生
命啊!
7)当美国伞兵第二次站在法国妇女门前时她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这个时候,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一个完整的家庭被侵略者拆散了,家破人
亡。但是,敌人的凶残并没有吓倒这位坚强镇定的法国妇女。她说:“哦,当然啦。快!”
她只比第一次多说了~个字:“快!”,而这曾经是她丈夫说的:“赶快,你得赶快。”丈夫被
杀害了,她多说了一个字,替丈夫说的。她把美国伞兵藏了起来。
8)因为收留美国士兵,丈夫已经被杀害了,这位法国妇女为什么还是再一次收留
这个美国士兵呢?你如何理解她的这一种勇气?
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一次收留这个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占领她
的家乡,杀害她的亲人的侵略者,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对和平的渴望和信仰使她
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后,·仍保持着她的“善良与镇定”。这一切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个美
国士兵而失去丈夫之后能够再一次坚定地、毫不迟疑地收留他。她的这一种勇气是因为
善良,是因为仇恨,是因为对战争的憎,是因为对人类的爱。总之一句话:是对于和平
的信仰。
3.阅读第三部分(第19至第22段)。
你怎样理解“将军”对“两种勇气”的阐述?“将军”为什么说法国妇女“她是~个有福

气的女人”?
首先要明确,这“两种勇气”都是可贵的。美国伞兵在着陆遇险时的果敢求救,在不
幸被捕时越窗逃生的机敏,在走投无路时返回农舍的智慧,这些都表现了他作为战士的
勇气。但是,作者显然更看重和崇敬法国妇女的勇气。法国妇女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因
为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强意志而进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
让我们记住“自读提示”中的一句话:和平是一种信仰。对和平的信仰使这位法国妇
女具有非凡的勇气。这种勇气“是经常同你在一起的,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精神品质,
具有这种信仰,并懂得信仰和平的人们是“有福气”的。
三、完成“练习二”,请学生思考和比较一下,课文的叙事角度和人称的使用有什么
特点。

这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故事的主体来看又是用第王人称的叙述角
度。用第一人称引出故事并结束全文,可以利于作者直接表达感受,使议论和抒情更为
充分。主体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则利于更加完整、客观地叙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668.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