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毕业班话题作文]初中毕业班话题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思想:本设计适用于九年级第一学期,即学生刚上初三时,属于毕业班作文复习的起始课。写作的复习,首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写作的目标,回顾、反思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训练。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以来的写作教学,学生对写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具备了一定写作能力。因此,复习时可围绕写作的基本理念,适当作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把考生原有的以比较散漫形式存在的写作行为、写作的程序转化为适应考试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考场作文的基本形式,进一步规范写作行为。
          2、了解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有效地提高考场作文的档次。
教学重点: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教学难点 :立意与选材
教学方法:点拨指导,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导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表现。一篇考场作文可以说是集考生思想认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专项技能之大成,但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写作,文艺创作,不同于征文比赛的作文,也不同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为什么有些平时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在作文考试中也有“失手”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不熟悉、不了解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复习的目的就是要熟知考试作文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考试的要求写作。
二、考点归纳
作文题型 方式示例 中考考点
 
命题作文 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1、保证审题没有偏离;2、体现各项写作要求;3、选材围绕题目所限制的中心,来自生活并富有新意;4、构思要完整,文中最好有点题之句。
 
半命题作文 “我终于战胜了       ” 1、补充完整后的题目通顺简洁;2、围绕补充后的题目中心构思选材立意;3、语言顺畅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与丰富的情感。
 
材料作文 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请读后按要求作文。 1、读懂材料;2、在文章中恰当引用所给材料并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构思立意;3、自拟的题目恰当妥帖;4、语言符合所写的文体特点。
话题作文 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1、围绕指定话题构思立意;2、题目贴切恰当通顺简洁;3、语言符合所写的文体特点。
三、“话题”剖析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作文考试的一种题型,它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往往是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就是要鼓励考生发挥个性特长,选用自己最熟悉的、积累最多的材料,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方法,自如自在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考出最佳水平。
1、话题作文的特点。
(1)活——写什么由考生自己来定,怎么写也由考生自己决定。
(2)宽——对考生的要求非常宽,限制性要求很少。
(3)广——只要是在话题范围之内,围绕它怎么说都行。
2、话题作文命题的几种方式。
(1)一段材料引发话题:这有些类似于材料作文,但“话题”源于材料而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又可以不切入材料。
(2)一段导语 带到话题:导语 是由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能把考生引导到话题上。
(3)开门见山显示话题:考题直接指定一个话题,比如,“请就‘音乐’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3、话题作文的构思步骤。
(1)审明题意——审材料、审话题、审要求、审提示。(就是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即对作文题各个部分的内容逐项揣摩,重要部分要逐字逐句地审读,确切地理解它的含义。)
(2)确定文体——围绕话题,明确目的,根据实际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例如,要“告人以事,使人同感”,选用记叙文;要“晓之以理,使人信服”,选用议论文;要“授人以知,使人懂得”,得写说明文。必须有一个体式明确的样子,有意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
(3)拟定题目——角度要小,切入要准,表述要精当。(题好一半文,不应简单地以所供话题为题目,而应通过自己的快速思维,或比较,或分析,或综合,或联想,或想象,从生活或学习的积累中,筛选出符合这次考试要求的写作素材,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文章的题目来。)
(4)确定中心——准确、新颖(也叫立意,经过快速敏捷的思维所搜索到的写作素材,需要有一个中心来统帅,又需要围绕这个中心再次筛选、恰当处理素材。这时所确定的中心才可能是准确的,一个有创作个性的学生,其立意也往往是新颖的。)
(5)谋篇布局——放得开,收得拢(常说考试作文“有分无分,靠审题;高分低分,靠构思”,指的就是谋篇布局,实质上是一个“放”与“收”的过程,这一步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既要能迅速围绕题目展开广泛而大胆的想象与联想,又要能果断地从大量的想象联想之中,选取最佳材料和角度,酝酿成文章的雏形。)
四、例文赏析。
《“知足常乐”辩》[印发材料一]    
(1)要求学生从审题、定体、拟题、立意到构思等各方面对作文《知足常乐辩》进行点评。
(2)教师参与交流(如从立意上:本文立意 新颖,突破了常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对“知足常乐”这一人们至今崇尚的古训进行辩证分析,指出了现代化的今天如果知足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乃至危害,阐明了只有不知足才能不断进取,其乐无穷的道理。)
五、强化演练
    话题作文写作训练[印发材料二]
 
1、要求学生任选一题,拟好题目,确定思路,拟定提纲,选好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教师协助分析:
[题一]   你可以拟题“希望——无形的瑰宝”,在与有形财富的比较中演绎希望的珍贵,你可以拟题“盛满希望上路”,用个性化的经历凸现题目所示的坚强的生活姿态的魅力;你可以拟题“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阐述“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的道理,你还可以拟题“莫把幻想当希望”,从哲理层面作辨析,希望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幻想,幻想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希望,生活中破灭的是幻想而不是希望,我们常常为实现不了的希望而痛苦,那是因为把幻想当成了希望。
[题二]   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文体和题材,你如果对“2004年十大科技发现”有兴趣,不妨写篇说明文——《火星之水探秘》,介绍人类探求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经过;你如果有一个波澜迭起的故事,你可以以“秘密”为线索写篇记叙文;你如果是个体育迷,则可以选择议论文,拟题“实力超群,心理成熟——奥运冠军圆梦探秘”,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夺冠的规律;你如果富于哲理思考,你不妨拟题“不是秘密”写篇散文,从“秘密”的两重性切入抒写独特感悟。
六、小结:
   “放飞心灵,放飞个性,放飞文采!”应该是中考作文命题遵循的一个原则。相应的,写好考试作文必备的心理素质应该就是:满怀信心,充满激情。但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样,都有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运用、规范体式、书写行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因此,要熟悉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规范话题作文的行为,才能写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话题佳作。
 
 
附件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意思主要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永远快乐。孔子又说:“学而不厌。”意思是说学习永远不能感到满足,你读后有什么启发,请以“满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知足常乐”辩
“知足者常乐”它源于孔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永远快乐。它是用来教育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的,但如果用这句话来作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指南,那就值得推敲了。坦率地说,我主张永远进取。(通过分析古训的出处、意义、作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雷锋曾经说过:“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在工作上永不知足。(一论工作上要永不知足。)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不知足。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多学些知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如果满足于所学的东西,满足于一知半解,就会半途而废,一无所得。(二论学习上要不断进取。)
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更不应该知足。众所周知,英国大科学家牛顿青年时代可谓才华横溢,前半生发现了牛顿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到了晚年,他自我满足了,不再深入研究,信了神学,徘徊不前。因此,他的后半生,显得黯然失色。(三论研究中要开拓创新。)
那么在生活上是不是就可以“知足常乐”呢?我认为是,也不是。就个人而言,不应该贪得无厌,损人利己,一味去追求金钱,这就是雷锋所说的“在生活中要向低标准看齐”的意思吧!但如果是对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则应该“不知足”。建国已50余年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有些贫困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或刚刚解决。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我们“知足”了,那么我们就很难发展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改革的年代,就不能“知足”,而要不断进取。(分析生活,从两方面切入,一“个人”,二“集体”,有理有节。)
知足,会目光短浅;知足,会固步自封;知足,会知识浅薄;知足,使人愚昧,消磨斗志,它给人带来常忧,而不是“常乐”。只有不知足,才能使人具有开拓、追求、探索的 时代精神;给人以坚强的意志,奋斗的激情,使人不屈不挠,勤学好问,只有奋勇登攀,勇往直前,才能“其乐无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论点。)
 
【材料二】
[题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出发远征波斯之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全部分给了臣下。一名随从非常惊讶的问:“陛下,那你带什么启程呢?”亚历山大自信而果断地回答“希望!”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题二] “探密”“解密”“大揭密”一类的词语经常见诸报刊,请以“秘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材料三】中考优秀作文欣赏
与罗丹的对话
河南  王雪
眼前是伟大的雕刻家罗丹的作品,那座轰动整个世界的作品——《思想者》。
在第一眼看到它时,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撞击了一下,掀起一阵波浪。凝视着它那低倾的充满智慧的大脑,我仿佛看到了在一旁正用雕刻刀削减的罗丹……[由作品联想到了作者,之后展开想象,进行了对话。]
“伟大的艺术家啊!”我失声惊叹。
“是说我吗?”罗丹边反复地削减某个地方,边回头问我。[入题很简练,直接指向主题。]
“当然!”我坚定地回答,“您作品给了世人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瞧!它似有生命力般,把每个人都震撼了!”
“噢,不!”罗丹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口中喃喃道,“不,是这个世界给了我太多,是这个世界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思想的重要。”[面对“我”的赞美,罗丹是什么反应?]
“可是你所做的远远超乎这个世界的馈赠。人们都渴望站在荣誉的顶端俯视这个世界,而你,只希望把这个世界放在头顶去膜拜。为什么呢?”我的惊奇,我的语速仍未能让他忘记手中的工作。只不过,他似乎在微笑,带着一丝无奈。
“小姑娘,我伟大吗?”他仍在修改那座未完成的的雕像,“不!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上帝派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不是为了金钱、荣誉,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一场磨难,而后懂得人生。“
“可是你的确称得上伟大,人们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
“那只是一种称号而已,又何必那么在意呢?他们吹捧别人,也吹捧自己,浪费的也只能是自己的时间。”
我沉默了,我盯着他反反复复地做同一种修改,心理似乎有点明了:他不说自己伟大,却称赞这个世界的神气。[在对话中,“我”得到启发,一个面对荣誉保持谦逊风格的伟大艺术家罗丹的形象突出出来了。想想看,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似乎修改完了,拍拍自己身上的石屑儿,想我问道:“知道它为什么叫‘思想者’吗?”
我迷惑地摇了摇头。
“因为他在低着头看这个世界!”罗丹在微笑中消失[罗丹的话再一次突出了主题——只有谦逊才有伟大。这句话是亮点,富含哲理。]
我突然醒来,望着那尊仍矗立在原位的思想者,心中又是一阵翻腾。
后记:有人问罗丹么能有那么好的作品,罗丹笑语:“不是我雕刻得好,是那些石头自己形成的而已!”
[简评]  很佩服这位同学的巧妙构思,居然把伟大的美学家罗丹请来了,而且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并从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赞美与荣誉,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行文流畅,语言精练,描写细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记叙中蕴涵哲理,能做到如此缜密,如此蕴籍,真是不简单。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写的如此成功呢?关键有三:一是开头见解,迅速入题,没有东拉西扯,而是把画面直接切换到想象中去,再现对话的场景。二是再现对话的情景时写生动,如对“我”和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都有合情合理的描写。这一部分是写作成功关键,许多同学不注意这一点,使得人物形象很难立起来。三是主题十分鲜明,在对话中,两人始终围绕“伟大”进行讨论。不像有些同学写想象类作文,想象了半天,忽而天,忽而地,却没有主题思想或主题松散,导致文章失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643.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