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评价】《我的老师》教学设计5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用课文中真、善、美的东西陶冶、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有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样写好这类记叙文呢?

    1.确定写作对象。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可能开始对某人不太了解,甚至还可能是误解,但后来经过交往,从几件事情中对他逐渐地了解了,有较深刻地认识了,当然也可以写。

    2.选好了写作对象后,根据你对他(她)的了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一步思考从你和他(她)交往的过程中,也就是从你准备选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比如从魏巍写蔡芸芝老师的五件事里看出蔡老师非常热爱孩子。这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现的中心思想。当确定了中心思想后,再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3.第三步,为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个事例应当详写,哪些事例可以略写。其中重复的事例,作用不大的事例就要坚决删去。

    4.第四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从哪个角度人手写,怎样收束全文,这几个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都考虑差不多了,可以简要列个提纲。也可以把这些事例在头脑中过一遍,看能不能连缀成整体。有了文章的整体感,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5.最后是下笔成文。书写时,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和事情的经过,带着某种情感来回忆,边回忆边书写,力求——气呵成。成文后,改换欣赏者的身份默读此文,改正错别字和不够通顺的语句。如果自己读的时候,浮现出人物形象,受到文章的感染,那应该说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二、布置作文题。(从下列题中任选一个或自拟文题)

    1.我的      (老师、爸爸、妈妈、好友……)

  2.他(她)是一个——的人(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热爱生活、乐观、充满爱心……)

  3.我逐渐了解了他(她)

    4.其他:童年的伙伴、挚友、手足深情……

    三、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不同类型的作文,准备讲评。这次讲评是为了让学生带着写作实践中存在着的不同问题,向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去寻求答案。

[以读学写] 

  一、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列问题,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括号内系参考答案,不必出现。)

  1.本文主要写的是谁?(蔡芸芝老师。)

    2.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3.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纷。)

  4.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①老师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5.这五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五件事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讲究,你看出来了吗?(第一件事和第五件事详写,其他略写。这几件事的排列顺序是课上→课外→假日→平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   

  6.联系作者对蔡老师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蔡老师年轻美丽、善良、温柔、亲切,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7.哪两件事写“我”思念老师?对突出蔡老师的品质有什么作用?(一件事是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东西;另一件事是假日中梦里寻师。从“我”对老师的依恋,突出蔡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

  8.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难忘一依恋一思念)   

    9.在文中画出第五件事(排除纠纷)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抒情的语句。

    10.你从本文学习到了哪些写入的方法?对比一下自己的作文,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不足。

[自我修改] 

    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方法,看如何把自己原来写的作文改得更好。(教师可布置家庭作业 ,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教师再次讲评,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556.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