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一等奖|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8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列子汤问》   

黄阁中学   语文组   袁琴

教学目标 :

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要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  背诵积累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新课

二、             朗读课文,正音

把握节奏、语气,读准字音

三、学生分组讨论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有关字句

2、学生就不懂得字词质疑,其他学生讨论、回答

3、重点字句检测

(1)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                     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及其日中如探汤

(2)选出正确的翻译

① 孔子不能决也

A、 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

B、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② 孰为汝多知乎?

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B、谁说你多知识呢?

四、复述故事

要求:

1、必须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尽量不要看课本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

初出                  日中

两小儿辩日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孔子不能决

沧沧凉凉(凉—远)    如探汤(热—近)

五、质疑、讨论、思考

   1、 学生质疑

   2、 老师引导质疑

①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②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③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

④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六、背诵(减字法)

1、初试背诵(减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 ,见两小儿(    ) 。问其(    )

     一儿曰:“我日始出时(    ) ,而日时(    )也。”

     一儿以(    ) ,而日中时(    ) 。

     一儿曰:“日初出(    ) ,日中则(        ) ,此不(        )而(        )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        )而远者凉乎?”

     孔子(        )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        )乎!”

2、再试背诵(减去文中大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见(         )。问(     )。

     一儿曰:“我以(               )人近,而(           ) 也。”

     一儿以(        ),而(                )。

     一儿曰:“日初出(         ) , (                        ) ,此(           ) ?”

     一儿曰:“日初出(                   ) ,此(                            ) ?”

     孔子(            ) 。

     两小儿笑曰:“(                 )!”

3、直接背诵(脱稿)

七、小结

八、作业 :

1、完成“过关测试”中的相关习题

2、继续巩固背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168.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