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B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5 短文两篇

案例提供  机场路中学张华兰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言小短文,包含着古人对太阳这一永恒话题的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由于二文简短,教法可以相近,因此纳入一起设计,课时可以灵活安排。由于课文文字精练而意蕴丰富,学生易于掌握,因此设计A强调指导学生多多诵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二文文字极其简练,其中的省略之处也就构成了许多空白点,适合于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想象性的扩写训练,进一步揣摩人物形象,强化对内容的理解,设计B便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

1、能翻译,掌握基本字词。

2、能背诵默写二文。

3、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步骤 :

导入   :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关于太阳的讨论也进行了几千年,而人们似乎从未因此而停止过对太阳的探索。说说你读到过的有关太阳的故事。

一、朗读,整体感知

1、各自大声朗读全文几遍,要求读准字音及停顿,达到流畅的程度。

  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河渭(《夸父追日》)  盘盂(《两小儿辩日》)

2、自己口头翻译两遍短文,在文中注出对关键字词的解释。如有疑难字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落实翻译。

需要重点注意的词:(1)《夸父追日》:逐走  入  欲   得  河   北  大泽  邓林   (2)《两小儿辩日》:东  故  以  去  及  汤  为  决  孰  汝

3、全班集体朗读,限时背诵,默写。

二、品读,自主探究

《夸父逐日》:

1、你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的行为?(教师提示:表现了夸父宏伟的志向,神奇的力量,英勇的气概。注意引导学生从神话特点出发正面理解,也允许保留个人见解。)

2、对“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提示:力量巨大,勇于追求,死而后已,为人类造福)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教师提示;表现中国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挑战自然的强烈愿望。)

《两小儿辩日》:

1、你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教师提示:孔子不能理解,在当时很正常。讥笑反映了学派之争,不值得肯定。)

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提示: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古人强烈要求认识自然现象的愿望。)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教师提示:博学之人认识能力也有限,人在自然面前也需要不断学习。)

自主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点评。

三、拓展阅读:阅读《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原文略)

1、自由、流畅地朗读。

2、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能翻译全文。

3、说说这则神话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四、作业 布置

1、巩固背诵、默写两篇短文。

2、课外阅读《山海经》。

 

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

1、落实翻译,能够默写。

2、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步骤 :

一、读懂课文,排除疑难字词,搞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落实文章翻译。

二、熟读,限时背诵默写。

三、二文的文字极为简洁,省略了很多细节和场景。小组合作,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补充一些省略了的场景,存在哪些审美空白,并说清楚补加场景的理由。

明确:

《夸父逐日》:

1、夸父与日奔走的场景。

2、夸父饮于河泽的场景。

3、夸父死后的神奇变化。

《两小儿辩日》:

1、  孔子的有关介绍及孔子的外貌。

2、  孔子听时及听后的心理。

3、两小儿笑语孔子时的神态。

四、选做:1、在上述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情形进行扩写。2、在两篇短文中选择其中一文,补充省略之处,扩写此文。

评改,交流。

 

【资料平台】

1、《山海经》。

2、沈括《日月之形》。

3、《地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111.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