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  1  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     竞赛活动,知识讲解,训练巩固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课程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学完,下面我们把学过的内容归纳整合。

(出示学习目标)

1  学习积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二   复习基础知识

a   (出示训练题)

1  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Xuán       jī      qiǎn     liáo       shì      zhǐ

念   滑     消        寂          人情   故        高气扬

 xuè    rǒng        (  )          (  )      (   )        (   )

戏              长     心来潮     乳未干   嫌    苦心孤

2  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索然无味:

苦心孤诣:

言简意赅:

3  文学常识填空

(1)《西游记》的作者是------代的-------,其中有“八卦炉中逃大圣,-------定猿心”的情节。

(2)《风筝的作者是------原名---------著有散文集《      》。

(3)《忆读书的》作者是-----原名--------著有诗集《      》。

(4)马克吐温是----------国作家。

 b(学生答题)

c(订正答案并总结讲解)

答案  :1悬   稽   遣    寥    事     趾

虐  冗    xuè   xiù    wù    yì                          

总结:字形字音要牢记,多笔少笔不可替。

      形近字形要分清,读音相同看意义。

      生字联系学过字,稍微变化把它记。

多音生音要分明,切勿读错失面子。

2答案  :没有一点趣味。

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语简单而意思概括。赅:完备。

总结: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 1)结合语境理解切实语境义

(2)根据所学词语同义置换

(3) 分析词语中的重要语素

3   答案:  (1)明   吴承恩    五行山下(2)鲁迅  周树人   朝花夕拾  (3 )冰心   谢婉莹   繁星春水(4)美

总结: 中考要求:a新课标推荐的篇目识记主要情节

b中国历代作家要求识记笔名原名朝代生平及主要作品

c外国作家要求识记姓名国籍及主要作品

三   复习记叙文知识点

师生共同回忆: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文章一般以时间(事情的发展)为顺序来记叙。

●记叙的详略:所谓详略指文章的取材、组材的详细与简略的问题。记叙的详略由文章的主题而定,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来具体叙述,即“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即“略写”

●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应由此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体意义。

●记叙文的主旨:包含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方面,一般用“通过……表现……”的格式概括表达。

四课内语段品析 

a   出示课内阅读题

1、《忆读书》第六、九、十段

(1)选文以___为顺序安排材料,标志性词语是__

(2)分别概括三段的内容:

(3)由选文可见读书的好处有___、___

2  《风筝》第四、五、六、十二段

(1)       按要求填空

时间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2)“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我得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但是,四面有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属于________描写,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来说的作用:

b学生答题

c出示答案、总结讲解

( 答案略 )
总结 :  1.答题法则: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⑴用原文语句回答:摘录全句。⑵用               自己的话回答: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作用: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写出了---------  排比  强调了--------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感染力。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
4概括故事内容。
方法:⑴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2)。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5(1).文章的开头;
作用: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起下文(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
(2).文章的中间;
作用:⑴独立成段的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⑵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章的末尾;
作用:⑴篇末点题,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五课外阅读拓展

a出示阅读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他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人鱼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的想,这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十八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阿!你看,他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剪样的甲板上跳舞,它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二十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的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六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他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它一定在三在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三十八岁的时候,以为我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前途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观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集邮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续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四十八岁了。又读了几遍人与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开眼洞天,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富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决不回头。终于,他得到了自己成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有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至十八岁……六十八岁……一百零八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1.       对于《海的女儿》这篇作品,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答:

2.       文章中加点的“信马由缰”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3.       作者认为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足?

答:

4.       作者在不同的时起阅读《海的女儿》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请依据文章内容对下列时期作者的感受加以概括。

1八  岁  时:

2十 八岁 时:

3二十八岁时:

4三十八岁时:

5.       作者说,现在读《海的女儿》,感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

指的是什么?作者在这个时候赞扬了“海的女儿”怎样的精神?

答:“灵魂”的含义:

赞扬的精神:

6.       文章的结尾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

 

 

 

童年风筝梦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不甘寂寞,来到野外。天好蓝,朵朵白云点缀其上。几只高高飞翔的风筝牵动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如梦的童年……

童年的我是不曾拥有过玩具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只绿色的蜻蜓形状的风筝。于是拥有一只风筝,成了我童年的梦。曾多少次,在梦中放飞风筝,醒来却是一场空。怎么办呢?向爷爷要,爷爷用烟袋竿敲我;向父亲要,父亲大声怒喝;向母亲要,母亲皱眉摇头。在刚刚填饱肚子的日子里谁还会去关心一个不起眼的小孩的梦想呢?然而,我要拥有一只风筝的愿望却与日俱增。

终于,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人,带了好多风筝,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绿蜻蜓。我随一群孩子紧紧围住他。她把风筝放到地上。我拿起那只绿蜻蜓抚摸着,爱不释手。那个人见我十分喜欢这个风筝,就对我说:“一角钱一只,很便宜的,买下这一只吧!”我何尝不想买呢?但是,我的身上是从来没有零钱的。脸热得发烫,我惋惜地放下,悄悄离开,站在远处望着那只风筝。夕阳的余辉撒在地上,是斑驳的影,撒在我的身上,把我的身影拉的好长好长。

许多买了风筝的孩子,雀跃着跑开了。我再一次靠近风筝,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在脑中。那人正忙着找钱,拿风筝,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我悄悄挪动到他身后,拿起那只绿蜻蜓,飞快地跑了。回到家,坐在床上仔细打量着这只风筝,绿色的翅膀,绿色的身子,它一定飞得很高。我急切得想放飞它,然而,就在这时,父亲回来了,吓得我连忙把他塞到床下,不敢让父亲知道。

在以后的许多天里,我时时想着那只风筝,却一直没敢拿出来。直道有一天父母都不在家,我才得以拿出心爱的风筝。可是,他的翅膀折断了,身子也弄坏了。我拿着线努力想使它飞起来,他却摔到了地上……

后来,年龄大了,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可耻,一直想忘掉这段不光彩的往事,所以没有再放过风筝。

而现在,眼前的风筝引动我的思绪,脑海里出现了一只愈来愈清晰的风筝的形象,心中迸发出放飞一只风筝的强烈愿望。于是,一只绿蜻蜓飞了起来,渐渐得越飞越高。飞吧!风筝,带走我心灵的污点,圆我童年的梦。

1文中“一个可怕的念头”指的是                            

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作用是                          

3 划波浪线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4二三四段内容可概括为:

(     )风筝  (    )  风筝   (   )  风筝 

5文章开头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

                                              

6     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与《风筝》一文有何相同点?

                                               

b学生答题

c  出示答案并讲解

(答案略)

五  总结

刚才我们对第一单元内容进行了归纳整合,希望同学们砸实基础、扩大阅读、掌握方法、加强训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781.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