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摆渡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一、内容主旨

这是作者为其《七九小说集》写的前言。作者运用寓言的形式,通过“人”把各色人物渡到彼岸,表现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的职业理想。

二、层次结构

课文共16段,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的等价物:钱、力、权。写人要求分享渡客“最宝贵的东西”,作为的等价交换物,有钱人给钱,有力者以暴力相威胁,有权人以权谋私。而作家无钱无力又无权,人不让他上船。

第二部分(11-13段),作家最宝贵的:真情实意。写作家走投无路望河兴叹,不料感动了人。人认为作家最宝贵的东西是“真情实意”。作家过河后自忖:作家没有“真情实意”,应该无路可走。从一正一反两个视角说明了作家最宝贵的是真情实意。

第三部分(l4-16段),创作如同:把人渡向彼岸。写作家自动去做人,并感悟到“创作同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三、“彼岸”的寓义

“作家”要把人渡到“彼岸”去,这个“彼岸”是什么?

1.理想的彼岸:没有苦难,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就像许多先哲圣贤幻想和向往的“大同”之国(如“乌托邦”“世外桃源”等)。

2.精神的彼岸:人世间的人们困于物欲,像另外三个渡人,“有钱的”可以直接用金钱买到一切;“大力士”有力量,可以用暴力得到物质享受;“有权的”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只有作家还没有沉溺于物欲横流之中,还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彼岸就是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世界。

3.智慧的彼岸:人们常说文学是人生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学名著包含有人类许多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多种情感形式,可以供人们借鉴,丰富人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而其中包含的进步的文化哲学思想,更能使人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彼岸就是人们拥有人生智慧的境界。

四、“”的寓义

作者运用“”作为表达思想的形式载体,是有其文化根源的。佛家认为,佛的使命就是把众生从充满痛苦的现实此岸,渡向理想的彼岸。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作家”替换了佛陀,可以说作者在立意和构思上受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从而赋予“作家”以拯救社会和人类的责任。

五、“作家”的寓义

作者对“作家”的描写充满了理想化。“作家”的心灵和人格独立于沉溺在物质世界的众生之外。他穷困潦倒,“又饿又冷”,“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但仍保持着自己的自由与追求,“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世人认为“作家”不算什么,社会地位很低,他的“唱”,“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在世人眼中,精神上的财富远远比不上物质上的财富。在作者笔下,这正是众生的悲哀和“作家”的高尚之所在。于是“作家”自然而然地担负起拯救者的责任。

作者认为“创作同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作家”的存在可以说意义重大。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年代,可以说文学的地位显赫,一部小说可以风靡全国,可以震撼许多人,可以教育影响一代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文学开始从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滑落。在形式上,影视、漫画、网络等后来居上;在功能上,娱乐压倒了教化。文学也不得不进行自我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文学还能承担“”的任务,“作家”还能以“者”自居吗?

六、人物的象征意义

第一类人是世俗力量的象征。作家虽不具世俗力量,但也自有其超世俗的力量,不过,这种力量来自手-具有“真情实意”的作品。者既掌握着渡河的权利,又是权衡四个人的评判者,他一方面是世俗力量的认同者,又是作家“真情实意”的“哀叹”的欣赏者,应该说,他是一个普通群众的代表。

 


教学设计示例

【自读导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作家”的感情变化。

2.理解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3.理解“”、“彼岸”在文中含义的变化,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4.学习重点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感悟“”的比喻意义。

(解说:这篇哲理散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而文字精练,可以看作一则现代寓言。寓意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读这类文章,应该反复研读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感情,并由此领悟作者的倾向,领悟故事蕴涵的人生哲理。)

【自读程序】

1.自读课文,加深理解。第一遍自由读,要求读音正确,感知故事情节,试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二遍默读,要求划分层次,画出关键语句,揣摩故事的寓意。第三遍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思考:为什么说“创作同一样”?

2.讨论寓意,各谈感悟。

①故事中的五个人对“最宝贵的东西”的看法各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说“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③作家为什么改行去?为什么说“创作同一样”?文章末尾的“”和“彼岸”的含义与开头有什么不同?

3.表情朗读,读出韵味。畅谈感受后,全班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自读点拨】

1.了解作者

高晓声(1928-1999),男,江苏人。当代作家。《陈奂生上城》获198O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漏斗户主”(揩常年负债的穷苦农民)陈奂生进城卖“油绳”(一种油炸的面食)的经历,反映改革开放之初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的矛盾对立,对“国民性”进行反思,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压抑性,带有“文化批判”的性质。其后高晓声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写出了一系列小说。先后出版的小说集有《七九年小说选》《陈奂生》《高晓声小说选》《高晓声小说集》等。

2.把握体裁

教科书“自读提示”说,“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现代寓言”,但“现代寓言”似未形成独立的文学门类。本文多被收入《十年散文选》、《名人小品》等散文集中,似应看作哲理散文。从另一角度说,本文又是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社会功能的一种认识,不过是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因此看作作家的“创作谈”亦无不可。

3.理清思路

课文共16段,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的等价物:钱、力、权。写人要求分享渡客“最宝贵的东西”,作为的等价交换物,有钱人给钱,有力者以暴力相威胁,有权人以权谋私。而作家无钱无力又无权,人不让他上船。

第二部分(11-13段),作家最宝贵的:真情实意。写作家走投无路望河兴叹,不料感动了人。人认为作家最宝贵的东西是“真情实意”。作家过河后自忖:作家没有“真情实意”,应该无路可走。从一正一反两个视角说明了作家最宝贵的是真情实意。

第三部分(l4-16段),创作如同:把人渡向彼岸。写作家自动去做人,并感悟到“创作同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4.理解寓意

①不同的价值取向。故事中四个渡客、一个人,价值取向各不相同。‘“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有钱人认钱,大力士使力,有权人用权,作家自己认为“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但人认为作家的“唱”,既不如有权人“说”的好听,因为“说”的很“实惠”;也不如本人的“叹”好听,因为“唱”的是别人的词,别人的曲,并非发自心声。而仰天长叹发自肺腑,表达的是“真情实意”。可见人认为“真情实意”最宝贵。这一段隐喻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五个人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②作品的文化功能。文学是人学,不管是反映客观现实,还是表达主观情意都应该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不能说假话、大话、空话。因此,文学的生命在于以、情实意去感染、感动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共鸣。

③作家的社会职责。作家自动去做了人,他“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也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并从中悟出了与创作的相似点:是把人的躯体运送到对岸去;而创作是以文学作品陶冶人的精神,使之提升到更高尚、纯洁的境界。末段的“彼岸”就是比喻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在改革开放之初,高晓声这一代饱经沧桑的中年作家,都把文学创作当作崇高的使命,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作家”的言行不妨看作高晓声的夫子自道,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不为财富所惑,不为权势所动,不为暴力所迫,愿以自己的作品,代人民立言,为时代呐喊,以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奉献精神是十分可贵的。《》显然受佛教“普渡众生”说的影响,佛祖悲天悯人,以扁舟载众生脱离苦海,驶向彼岸的“福地”。高晓声也愿作这种施惠于人而牺牲自己的苦役。但他多少有些高估了文学的影响力。正如佛祖“普渡众生”只是美好的愿望,文学作品也只能影响一部分人。当然,优秀的文学作品,确有远洋巨轮的威力,能将大批读者渡到光明的“彼岸”——引导到崇高纯洁的精神境界。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如“作家”不能上船,仰天叹息的神情;后来自动去,悠然、坦然的心情等,比较‘“作家”渡河前后心情的变化,体会作品蕴涵的人生哲理

5.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的特点,一是借用比喻,委婉含蓄。如“”、“彼岸”、“唱”、“叹”等一语双关,话里有话。二是朴实无华,除少数词语,都明白如话。三是于对比中暗寓褒贬。作家与其他渡客的对比,人前后态度的对比,作家前后心情的变化,都饱含着作者的爱憎。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615.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