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内容_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常州市实验初中 瞿勇勇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
《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
《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
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活动:让学生查阅字典 学生查字典了解“金色”是否可以与“年华”搭配
2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讨论结合提示谈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 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价内容:1、你明白什么是金色年华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 自我反馈
2 小结: 自我小结

第2课时  《往事依依》(一)
学习目标:1、理解文学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2、能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3、初步了解引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课前学习:学生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导入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曾经是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而现在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她是谁呢?在于漪的脑海中那些事情是记忆犹新的 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每个深印在于漪脑海中的片段给她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你有过相似的情景吗?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 组织学生大组交流、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课后学习:1、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第3课时 《往事依依》(二)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检查学生整理诗句的情况 小组交流 
2 正是因为其中一个或几个佳词丽句,前面的一些诗歌才得以流传;一篇文章,或因为其情感的注入,或因为其用词精妙才有了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本文也是如此,请同学们从文找出一些这样的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也就是说,你认为它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2 学习评价:从作者从小喜爱文学到现在成为一位成功的语文教育家,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小组出一期“文学伴我一起成长”的手抄报
第4课时 《幼时记趣》(一)
学习目标:1、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2、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通过反复的朗读,基本理解文意。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 组织学生互相翻译 讨论、评价 
3 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提示一些重要语句 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 
4 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 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 
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 学生推荐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第5课时  《幼时记趣》(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
3、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4、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1、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进行文章的复述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检查学生的复述情况 交流 
第二块:体会物外之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在熟悉文章的过程中,作者的哪个乐趣你最为感兴趣。请用短语来概括这种乐趣,并说明你感兴趣的理由。   阅读、讨论 
2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3 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物外之趣” 阅读,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童年记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仿照原文 写片段、交流、评价 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
课后学习:1、摘抄一些名家地方童年趣事到读书笔记上。

第6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学习目标:1、能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2、能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3、能积累一定的词汇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导入  :北大,是一所很多学子向往的大学,一位女孩十三岁进入北大,如今已有三各念头,北大在她的脑海中有什么印象呢? 思考,划出相关的词句 
3 组织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北大在作者脑海中如此的深刻,可以用书上怎样的话语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思考、划出相关语句 
2 组织交流  
3 作者还是要离开北大,是抛弃北大吗?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离开。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5 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思考 
6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做评价性手册
第7课时  《伟人细胞》 (一)
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所包含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会文章如此精彩是因为深入生活,注重对生活的积累。
3、能品位文中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析题:什么是细胞?伟人的细胞是什么? 听讲,回答 
2 在贾里的眼里,伟人应具有怎样的细胞? 熟读课文,分析,思考 
3 组织讨论 学生讨论 
3 贾里为追求伟人细胞做了哪些事情?请你短语来概括。 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贾里做事是不是一帆风顺?他为何失败?又为何成功呢?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2 老师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将失败原因与成功原因整理到能力训练本上。
第8课时  《伟人细胞》 (二)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准备复述课文部分内容。或演当中的片段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复述课文相关内容或演当中的片段 复述或表演 
2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你认为伟人应该有怎样的细胞?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3 你有什么话对贾里说,让他更好的成长? 思考 
4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1、摘抄相应 的片段到读书笔记本上。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 朗读,思考,准备 
2 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 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 是继续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尽量用词达意,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学会用词,自我修改作文是较好的方法。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猜猜我是谁?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自我推荐是现代社会人最基本的素质,你能很好的向别人推荐你自己吗?学生自己写关于自己的介绍,不署名,让同学猜 写作 
2 组织交流,猜 交流,猜 
3 为什么有的同学文如其人,有的一点也不象呢? 思考 
4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1、自学“说真话,抒真情”

第11课时:
学习目标:真话连连,真情片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提供参考题目:“那一次,我         ;想起了          ;等 学生讨论自定 
2 明确写作要求 写作 
3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以及修改符号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好的作文贴在白板上让学生阅读。
第13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1、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话语
          2、说话能文明得体,称呼得当,口气平和,态度诚恳,内容健康,用词不粗俗。
课前准备:拍摄校园说话不得体现象情景再现录象
第一块:展示不得体现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展示校园说话不得体现象,思考你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在你身上? 学生反思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你认为这样不得体的现象有什么危害? 反思交流 
4 组织交流 交流 
5 我们如何来避免杜绝这样的现象呢? 反思交流 
6 组织交流 交流 
7 说话得体训练(书后练习) 训练 
8 组织评价 评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496.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