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阅读答案]论语十则教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7-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论(   )语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女(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积累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聪明。)
4.解释加点词语: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学而不思则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5.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6.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
并写在下面。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  ),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简介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
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⑶读后讨论:
★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1234567
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
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⑵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⑶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小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
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
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
己的情操。

4回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三.巩固•延伸
(一)基础运用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
__   __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
是记录      及其门徒的      ,与___ __,___  __,___  __合称“四书”.
2.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3.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
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234567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6.《〈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7.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8.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②.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
《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
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
教后感

10.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论(   )语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女(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积累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聪明。)
4. 解释加点词语: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学而不思则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5. 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6.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
并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1.简介作者有关知识。简介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自读、跟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
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⑶读后讨论:

★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1234567
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⑵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⑶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小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
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
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
己的情操。

4回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三.巩固•延伸
(一)基础运用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
__   __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
是记录      及其门徒的      ,与___ __,___  __,___  __合称“四书”.
2.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3.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
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1234567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6.《〈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7.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8.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②.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
《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
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感
 

第10课《论语十则》参考答案:
一、1.2.3.4.5.6(略)二、1.2(略)3.⑴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1234567
握程度。⑵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⑶ 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⑷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⑸略4. (略)三、(一)1.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儒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2.略3.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⑤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⑥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⑦三人行 必有我师 ⑧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⑩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4. 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⑶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⑸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⑺(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⑻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5.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6.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7.①a d f g ②b c e  8.“点将过关”第①题:两个“其”均作“他们”解释,两个“之”中第一个指代优点,第二个指代缺点。第②题:古汉语中的“三”往往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三人”应译为“几个人”。(二)1.“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记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 4.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3466.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