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学评|初一语文下册全册学习指导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7-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
(3)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短语、句子,进行揣摩、品味,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明确整体阅读的步骤,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5)阅读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生活。
2.写作
(1)阅读、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仿写练习。
(2)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写作文前要列出作文的写作提纲。
(3)学习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
3.口语交际
(1)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地复述课文。
(2)按写作提纲在小组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的课文题材都是以成长为主,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自己从游戏孩童到小读书郎的成长过程。作品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本文可以了解插叙的巧妙作用。
安徒生的《丑小鸭》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诗两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从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这两首诗虽然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文章阅读建议
(1)熟悉相关知识,适当了解历史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文章涉及的“旧事”是鲁迅童年时代的生活。当时中国正处在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的统治下,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实行封建专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残青少年,不能培养出救国志士。鲁迅“重提旧事”,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痛斥封建教育强迫儿童读那些无用的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的短篇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完成)。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就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他的父亲不敢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文学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2)结合插叙的方法,明确小说的两条线索。
通过朗读,区分出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又是怎么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3)深入探究文章内容,重视自己的感悟、体验。
通过反复训练,养成阅读中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问为什么,以加深理解。要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从书本中探求各种知识,深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意义。
(4)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思想。
通过对比,从儿童对不同生活感受的反差中,非常鲜明地表现“我”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表现了“我”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与否定。
3.相关知识
(1)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一生写下了小说集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一部(《野草》),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杂文集16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2)安徒生(1805—1875)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等,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型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3)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 (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4)弗罗斯特(1874—1963)
美国诗人。在他11岁时父亲去世。他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5)双关
一种修辞手法。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多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是谐音双关,“江里的浪花——不是吹的”,是语意双关。
学习诊断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葚shèn 缠络luò 珊瑚shān 积攒zǎn
b.觅食mì 秕谷bǐ 蝉蜕tuì 住宿sù
c.确凿záo 倘若tǎnɡ 脑髓suí 执拗ni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d.盔甲kuī 菜畦qí 脊梁jǐ 云霄xiāo
2.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汉字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①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②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急等他走到中间去。
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熟里去。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稀少)  敛进(收敛)
b.人声鼎沸(翻滚)  攒成(聚)
c.觅食(寻找)  鉴赏(鉴定)
d.拗过去(用力弯曲)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4.选词填空
①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________(a.戴b.套c.缠)在指甲上做游戏。
②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________,(a.严格b.严肃c.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认学好电脑技术是靠实践得来的。
b.遵规守纪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c.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
d.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6.文学常识填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__(体裁),选自散文集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7.“不必说……”句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写,“也不必说……”句则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描写,两句中所写的景物也很有条理,先写________物,后写________物。
8.文中描写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即表现出叫天子的________,又表现出儿童的________的心情。
9.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众多植物中,作者为什么着重写何首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1.这个故事尽管显得有些巧合,但人们乐于传颂它,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
1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个故事虽不长,但有多处照应,请你举出一两个例子,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图报,请你写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榴(liu) 花圃(pǔ) 咻咻(xiū) 骊歌(lí)
b.哀求(āi) 狼狈(bèi) 栅栏(zhà) 静默(mò)
c.雨篷(pénɡ) 玉簪(zān) 廊檐(yán) 恐惧(jǜ)
d.白薯(shǔ) 示意(yì) 麻渣(zhā) 灌满(ɡuàn)
2.下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叮嘱 喉咙 舒服 掸子 b.懒惰 催促 肿胀 纸筒
c.徘徊 修剪 抽屉 挪动 d.施肥 板凳 原故 衣襟
3.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a.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去上学。
b.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臃肿着,声音是低哑的。
c.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d.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4.下面句子是对英子心理的描写,你能各用一个成语概括“我”的心理状态吗?
例如: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讲话就不发慌了。(从容镇定)
a.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    )
b.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    )
c.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英子,不要怕,________什么困难的事,________硬着头皮去做,________闯过去了。(    )
a.无论 只要 就 b.不管 只有 就
c.不论 只有 就 d.不管 只要 那么
②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________红的,________发着热。(    )
a.不是 而是 b.不是 就是
c.是   还是 d.是   而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d.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7.文中多处写花,请你写出两个含有花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是________,创作本文时居住在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将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9.文中“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回家去!快回家去!”两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忆儿时
林海音
①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一个夏天的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②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③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④“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⑤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比如,母亲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不太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说法。
⑥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你可以听京戏《梅玉配》《狸猫换太子》,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场正演着的《空谷兰》《火烧红莲寺》。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
⑦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倒在大人的膝头上睡着了。可是那时候大人真怪,总是推摇着你,不许你睡觉,而且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儿睡觉?”母亲说:“一来怕着凉,二来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啊!”
⑧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13.按顺序概括文中所写的“我”的儿时乐事。(每件事不超过五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②③两段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小说《城南旧事》写序时,特意将本文作为序言的开头部分,下面材料是序言的结尾部分。结合本文,谈谈对下面画线句子的理解。
【材料】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呆而神圣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小鸭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挨啄(ái) 湖泊(pō) 骇人(hài) 讪笑(shàn)
b.沮丧(sànɡ) 嫉妒(jì) 木屐(jī) 嗖嗖(sōu)
c.丑陋(lòu) 沼泽(zhǎo) 弥漫(mí) 恭敬(ɡōnɡ)
d.缝隙(xì) 沉沦(lún) 泥泞(nìnɡ) 篱笆(lí)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歧视(岔路口)  木屐(木头鞋)
b.讪笑(讥讽)  讥笑(嘲讽,看不起)
c.骇人(惊吓、震惊) 嫉妒(忌妒)
d.简陋(狭小,不华美) 绶带(系官印或勋章的彩色绸带)
3.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汉字依次写在格中。
a.他觉得非常悲衰,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嘲笑的对像。
b.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了这支来厉不明的小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c.不过你是一个费物,跟你在一起真不疼快。
     
4.文学常识填空
《丑小鸭》是________(国名)的著名________(文体样式)作家________的作品,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他实在太大!”大家都说。那只雄吐绶鸡一生下来脚上就有距,因此他就以为自己是一个皇帝。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这只可怜的小鸭不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或是走到什么地方去才好。……
这是头一天的情形。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他生起气来。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妈妈也说:“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们啄他,小鸡们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
于是他飞过篱笆逃走了。灌木林里的小鸟们惊恐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非常丑陋的缘故!”小鸭想。于是他闭起眼睛,仍然继续逃跑。他一口气跑到一块住着许多野鸭的沼泽地。他在这儿躺了一整夜,因为他非常疲乏和沮丧。
天亮的时候,野鸭都飞起来了。他们瞧了瞧这位新来的朋友。
“你是什么人呀?”他们问。小鸭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
“你真是丑得厉害!”野鸭们说。“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人结婚,这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可怜的小东西!他绝没有想到要结婚;他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喝点沼泽里的水就够了。
……
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最小的那个孩子喊道:
“你们看那只新来的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和妈妈跑去。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5.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因为我非常丑陋的缘故!’小鸭想。于是他闭起眼睛,仍然继续逃跑。”丑小鸭为什么要“闭起眼睛”?揣摩此刻他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地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8.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两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郁(yù) 萋萋(qī) 幽寂(yōu) 涉足(shè)
b.延绵(mián) 尴尬(ɡān) 污染(wū) 瞬息(shùn)
c.诱人(yòu) 丛林(cónɡ) 伫立(chù) 足迹(jì)
d.镇静(zhèn) 极目(jí) 旅人(lǚ) 回顾(huí)
2.选词填空
①心儿永远________(a.渴望b.向往c.憧憬)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②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________(a.留恋b.怀念c.怀恋)
③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________(a.行人b.人们c.旅人)的足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乌黑的浓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b.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c.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关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是前苏联诗人普希金。
b.诗人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
c.本首诗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d.这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5.文学常识填空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_国杰出的诗人________,高尔基称之为________。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选择的路》是________国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一首具有________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升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6.《未选择的路》在第一小节中“那路口”指什么?“久久伫立”表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生命总是美丽的
汪国真
 不是苦恼太多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
 忧愁时,就写一首诗
 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生命总是美丽的
8.“生命总是美丽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5.伤仲永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    )人
②不能称(    )前时之闻
③泯(    )然众人矣
④得为众人而已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未尝识书具________  ②收族为意__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
⑤从先人还家________  ⑥仲永之通悟________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②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①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或以钱币乞之  “或”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其”的意思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其”的意思: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父利其然也
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邑人奇之
c.稍稍宾客其父  d.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父利其然也:他的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
b.从先人还家:自从先父回到家里。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为宗旨。
d.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立刻写出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8.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闻之也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为众人而已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常识填空
《伤仲永》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二、课内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0.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方面起什么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们应该学习邴原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1.写作
成长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成长路上,有雷雨交加也有彩虹绚烂;有甜美温馨的回忆,也有不堪回首的伤痛……也正是这点点滴滴,使你的人生财富不断充盈。请以“成长路上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口语交际
你们班要召开“告别烦恼交流会”,旨在大家一起想办法消除同学们的烦恼,你在会上说些什么?
3.综合性学习
你们班要举办一个展览,内容是“回首成长的烦恼”。请你采访周围的长辈,请他们谈谈对以前那些烦恼的看法,记录下来,再加上你自己的感受等内容,制成小报参加展览吧。
 
第二单元  歌颂祖国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本单元的诗歌、散文、小说都以爱祖国为主题,都适宜朗读。应该加强朗读训练,参与朗读比赛,在朗读中倾注热爱祖国的情感。
(3)品味精彩词句,体味和推敲这些词句在课文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充分体会汉语的丰富、生动、优美。
(4)学会以标题为线索,以主题思想为中心来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词、句、段、篇之间的层次结构和有机联系。
2.写作
(1)学习用具体的事件和形象来表现宏大、抽象主题的方法,即“以小见大”的写法。
(2)进一步练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方法,尤其应将恰当选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方法作为训练的重点。
(3)仿写句子,练习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口语交际
(1)能够对课文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语言清楚,自信大方。
(2)能够联系我们的生活,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中谈自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热爱,表达作为炎黄子孙的幸福与自豪。
(3)用朗诵或歌唱的形式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黄河颂》既是诗歌,也是歌词,它是黄河的赞歌,是黄河儿女的赞歌,更是中华民族的赞歌。黄河的怒吼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敌的豪情,黄河的浩荡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让我们朗读与歌唱,与诗人一起尽情地歌颂我们的母亲河!
《最后一课》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个孩子本来想逃掉这“一课”,结果却发现这是他的“最后一课”。侵略者剥夺了被占领区人民学习母语的权利,却点燃了他们爱国的激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的进程,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艰难的国运呼唤雄健的国民去开拓进取,雄健的国民在艰难的国运中感受到壮美的趣味。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抒情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日夜思念着自己丰饶美丽的家乡。家乡遭受侵略者的蹂躏,祖国的版图遭到侵占,家国之恨使作者悲愤难当,热血沸腾,手握泥土,面对着大地母亲,作者发出了“我愿付出一切”的誓言。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立功还朝,辞官回乡。整个故事充满传奇浪漫色彩。
2.文章阅读建议
(1)关于朗读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达到此要求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查词典,标注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弄懂词义。
②练习朗读,试着读出诗歌、散文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韵。
③结合创作背景,深入体会作者在语句中蕴含的感情,可批注如:“深沉”(抑)“激越”(扬)……以利于朗读时读出应有的语气和抑扬顿挫。
④大声朗读,做到读音正确,流利而有节奏,语气恰当,抑扬顿挫,饱含感情。
(2)关于理清文思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心思想相关。因此,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质疑,然后去文章中寻求答案,是一个顺藤摸瓜理清文思的好方法。
《黄河颂》只要抓住一个“颂”字,思考为什么“颂”黄河,顺着这一思路就能跟随着诗歌领略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作用和伟大精神。
《最后一课》只要抓住“最后”这个关键词,就能明白这“一课”的非凡意义。当我们随着小弗郎士走进这特殊的课堂,体会着被占领区人们特殊的心情,就能领略祖国的语言在特殊时刻的特殊意义。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重在领会“艰难”与“雄健”之间的关系,艰难的国运需要雄健的国民,也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依然热爱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离不弃,并从中得到与困难作斗争的趣味。
《土地的誓言》围绕“土地”展开,流亡青年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压抑的思乡情,极力歌颂故土的丰饶美丽,而以“誓言”结尾,表达了愿用生命捍卫故土的决心。
《木兰诗》着力塑造了木兰忠孝、勇敢、机智、淳朴的可爱形象。
(3)关于品味语言
一篇课文里需要品味的是那些意味深长、情感深沉、含义深刻的语句。比如《黄河颂》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铸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几句话就需要深思;读懂了《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那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能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本单元其他几课里还有什么精彩语句,请同学们自己去搜索,去品味。
3.相关知识
(1)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创作于1939年3月,这是冼星海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黄河大合唱》共分《序曲》、《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9个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冼星海是第一个用大合唱来表现现实斗争和人民生活的作曲家,《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2)乐府诗  新课标第一网
“乐府”的含义是在变化的。最早它指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将收集的民歌也叫“乐府”,再后来,文人模仿汉代民歌的诗也称为乐府,这就是所谓新乐府或类乐府了,此时它已与音乐无关了。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等12类。两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多收入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中,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多收入清商曲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多收入梁鼓角横吹曲中,风格质朴刚健。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学习诊断
6.*黄河颂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①澎湃________②狂澜________③流泻_______
④屏障________⑤浊流________⑥构筑_______
⑦哺育________⑧九曲连环________
2.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魄(    )________ 巅(    )________
魂(    )________ 颠(    )________
宛(    )________ 嶂(    )________
婉(    )________ 障(    )________
3.词语填空
①不屈不________②惊涛________浪③一________千里④浩浩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高山之巅:
②惊涛澎湃:
③哺育:
④发扬滋长:
5.《黄河颂》出自组诗《________》,这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是由________作词,________作曲。
6.“黄河”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诗句,而民间流传的俗语也有许多与黄河有关,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一个主题写一段话。要求:用下面三个词语;主题鲜明;不少于100字。
澎湃 哺育 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8.诗歌标题为《黄河颂》,具体说说诗人从哪些方面歌颂了黄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x k b 1.com
保卫黄河
光未然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这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想一想这首诗蕴含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场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课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踱步________ ②哽住________ ③诧异________ ④惩罚________
⑤祈祷________ ⑥气氛________ ⑦似的________ ⑧膝头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________dū学 ②干cuì________  ③________ào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④________hú涂 ⑤________zhuàn钱  ⑥________yào匙
3.多音字注音组词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4.形似字注音组词
晴(    )________ 喊(    )________
倩(    )________ 减(    )________
靓(    )________ 缄(    )________
悄(    )________ 赚(    )________
峭(    )________ 谦(    )________
俏(    )________ 嫌(    )________
5.《最后一课》的体裁是________,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的作品。其创作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
a.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c.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d.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
7.“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这是因为(    )
a.这些人来检查韩麦尔先生的教学质量。
b.这些人以前没好好上学,想来补课。
c.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四十年来忠诚服务的感谢和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d.他们来参加家长会。
8.分别体会下列语段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例句仿写
例句: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仿写: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0.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一段插入对镇上人物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画线句中的“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作者特意写钟声,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x kb 1.c om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15.请认真阅读并思考,本文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贝多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本文看,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为什么“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段选自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请根据文段来理解,为何称贝多芬为一个巨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雄健________ 逼狭________ 险峻________ 崎岖________
阻抑________ 曲折________ 浊流________ 魄势________
一(xiè)________万里  (cónɡ)________山叠岭
绝壁断________ (yá) 奇(jué)________壮(jué)________
2.形似字注音组词
狭(    )________ 浊(    )________
侠(    )________ 蚀(    )________
挟(    )________ 独(    )________
境(    )________ 峻(    )________
竟(    )________ 竣(    )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竞(    )________ 俊(    )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
①浩浩荡荡:
②一泻万里:
③亦复如是:
④奇趣横生:
⑤崎岖:
⑥逼狭:
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作于________运动之后,作者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5.根据例句仿写
例句: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如__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有时是________,有时是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6.“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现在还需要这样的精神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什么要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联系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原文句子说明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诗句吗?请写出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灯光
(俄)弗•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
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
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
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的夜色,就出现在眼前。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确还离我们很远。
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而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而其实呢,还远着哩!
我们又在黑暗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两岸的峡谷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两岸的峰峦叠嶂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所以只好俯身继续挥桨。
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
13.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开始“我”看见灯光就高兴地说:“快要到宿营地了。”而船夫却“无动于衷”“俯身划桨”,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船夫“俯身划桨”的“俯身”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怎样理解“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土地的誓言
一、积累与运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喷涌________ ②山涧________ ③默契________ ④田垄________
⑤污huì________ ⑥泛làn________ ⑦怪dàn________ ⑧斑lán________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涌(    )________ 谰(    )________
诵(    )________ 澜(    )________
绕(    )________ 涎(    )________
饶(    )________ 诞(    )________
3.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关联词
或者  都  即使  不管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___我睡得很沉,____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4.《土地的誓言》作者________是现代作家,本文写于________事变后第十年。作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
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或者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土地的誓言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九一八”十周年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6.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指的是谁发出的誓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理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吗?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开头“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和文章最后“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九一八’十周年写”有什么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木兰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2.多义字辨析解释
①市:东市买骏马(    )
愿为市鞍马(    )
②将:将军百战死(    )
出郭相扶将(    )
③帖:昨夜见军帖(    )
对镜帖花黄(    )
3.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________ 戎(    )________
折(    )________ 戍(    )________
柝(    )________ 戊(    )________
析(    )________ 戌(    )________
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木兰当户织________
②旦辞爷娘去________
③朔气传金柝________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
⑤出郭相扶将________
⑥出门看火伴________
5.《木兰诗》,选自________朝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是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比喻方式赞颂木兰勇敢善战、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木兰同乡、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上以下三个词语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
凯旋    万水千山    扑朔迷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中国历史上,像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还有哪些?请你简述一个巾帼英雄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诗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内容及其表达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一下木兰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5.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泪落沾我衣”,试着体会“十五从军”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
收集有关黄河的故事、成语、诗文、歌曲以及黄河现状的资料,以《黄河颂》为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进行“探寻黄河文章,了解黄河忧患”的专题活动。
2.口语交际
将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分组,在班上向同学展示交流或做成手抄报形式进行书面展示。
3.写作
(1)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写作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
(2)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第三单元  名人伟人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注重速读与精读相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仔细品味作者的深意。
(3)在阅读中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4)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学会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6)了解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7)尝试主动、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写作
(1)写作记叙文,学习选材、剪裁。
(2)学习使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3)尝试做到叙述与描写相结合。
3.口语交际
(1)介绍一个人,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能将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听。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本单元便以“名人伟人”为焦点,介绍名人伟人的贡献,展示出名人伟人的人格魅力。
《邓稼先》从传统文化、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三个方面,凸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通过介绍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赞颂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及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
《音乐巨人贝多芬》将伟人贝多芬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一一登场,展示了大文学家的气质及风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孙权劝学》讲述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阅读建议
(1)用心感受名人们的伟大才略。
本单元各课都在颂扬不同的名人对社会的卓越贡献,所以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领悟的内容就是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然后要努力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2)理解人物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本单元注重介绍名人们的气质、品格,因而对人物做了细致、生动的刻画。阅读时,我们应该分析作品运用了何种方法来描写人物,掌握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然后抓住人物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性格与品质,从而认识到人物描写是为突出人物性格服务的。
(3)感悟语言特色。
《邓稼先》平实的语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诗一般的语言,《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华丽的语言,都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与品味,我们在感悟时要注意结合人物的气质品格,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语句的含义。
3.相关知识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专著。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臧克家(1905—XX)山东诸城人。1925年发表处女作《别十与天罡》。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接着又出版了《最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在前方度过了5年的艰苦生活,出版了《从军行》等诗集。抗战胜利后,出版了政治讽刺诗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1949年以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主要诗集有《欢呼集》、《凯旋》等。
(3)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短篇小说精巧的布局结构、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叙事抒情的丰富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成为后世作家的楷模。
(4)福楼拜(1821—1880)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陋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19世纪50~60年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
学习诊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3371.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