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7-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二、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四、综合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探寻“马的世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马的有关知识、历史作用、艺术内涵,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同上一、二、三
课时安排:
课  题 课节数 课题 课节数
26 猫 1 29  马 2
 27 斑羚飞渡 2 30  狼 3
28 华南虎 1 综合性学习 2

26 猫
郑振铎
上板城初中  姜长存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同上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喜爱,和人一样,每只猫都会有各不相同的性格,也给它的主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展示目标:同上“学习目标”
三、先学后教:
☆自学自导(一):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释,查字典加以解决,6分钟后看谁处理得最好。
1.学生自学、交流。
2.质疑答疑(字词方面)。
3.专项训练: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相 称        娱 乐      污 涩        颈 下       吱 吱     
怅 然        诅 骂      惩 戒        潜 逃        一缕
☆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后思考:
①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有什么区别?
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面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③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8分钟后,看谁回答得好。
(1) 学生自学后,研讨交流、明确。
(2) 质疑答疑:
预设: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有什么好处?
b:文章最后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专项训练:文章叙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作者的感受也不同,你能从文中找出那些表示感受的抒情、议论句吗?(3分钟后看谁找得准)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的中心是(养猫),围绕这个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这些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全文看,重点在(第三只猫),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作者告诫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123456789
五、综合训练:《同步训练》p77-78页“阅读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来 历 从隔壁要来的 特地从舅舅家要来的 从门口拾来的
外 形 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不好看、瘦、烧脱皮毛,更难

性 情 很活泼 更有趣、更活泼 不活泼、忧郁、懒惰
地 位 全家的宝贝 全家的宠物 若有若无、无所谓
心 情 快乐→心酸 快乐→怅然、愤恨 不讨人喜欢→却让“我”悔恨

27 斑羚飞渡
深石溪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把握文章的思路。
2.朗读课文,体会小说所蕴含的情感。
3.感悟动物的勇气、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
4.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揣摩、评述课文的细腻笔法;理解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对斑羚飞渡情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
二、 展示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三、 先学后教:
☆ 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加以解决。
弄清楚斑羚自救的办法,说说斑羚飞渡给自己的感受。(10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学生互助,字词方面)
音:哀咩    苍穹     对峙    悲怆
意:进退维谷   迥然不同   略胜一筹   参差不齐
4. 专项训练:准确朗读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哀 咩      狩 猎      苍 穹      对 峙      悲 怆      剖 开 
蹿 跃      逞 能      湛 蓝      娴 熟      开 辟      肌 腱 
5.说说斑羚群自救的办法与个人感受
自救办法(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个人感受(斑羚拥有智慧、勇气,团结一致的意识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类残忍,应该珍爱动物。)
☆ 自学指导(二):
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速度课文后,能够很快地划分本文情节的起止,3分钟后看谁划分的又快又准。
(1) 学生自学,划分情节。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板书:
开端(1—2):  被逼绝境,无路可逃
发展(3—7):  惊慌失措,无计可施
高潮(8—15): 舍身为伴,飞渡天堑
结局(16—17):宁死不屈,走向灿烂
四、 课堂小结: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
五、 综合训练:(作业)填充词语
神态(庄重)     神情(恍惚)     稚气(未脱)     力不(从心)     123456789
肌腱(发达)     身材(高大)     对峙的(山峰)   一贯的(平和) 
娴熟的(技巧)   湛蓝的(天空)   笔直地(坠落)   悲怆地(轻咩)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看课文p206页插图。画图的壮举让你感到如何?谁能用词语概括出来?(悲壮、惨烈)
二、展示目标:
a.能复述“老少斑羚飞渡”的情景。
b.分析镰刀头羊的形象。
c.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先学后教:
☆  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第9节,标注出其中的动词,看谁能在5分钟后很好地复述这一惊心动魄的试跳。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4. 专题训练:分组出一代表复述,学生点评。
☆ 自学指导(二)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它的印象。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
镰刀头羊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3) 质疑答疑
(4) 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二)
老师设疑:a文中三次描写“彩虹”,作者的用意何在?
b文中的猎人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四、课堂小结:
1.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情节。
2.文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生命是相同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五、综合训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板书设计:

▲ 抓住动词能复述情节

富于智慧,有决断力
▲ 镰刀头羊       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宁死不屈,舍己为人

27 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体会文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特点。
3.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并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时间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方案一: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方案二:同学们知道斑羚吗?斑羚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是的,斑羚奔跑速度很快,跳跃技巧很高,善于在悬崖峭壁攀爬跳跃,他们的灵敏度也非人类所能及。看来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猎人们举起了黑洞洞的猎枪,把它们集体逼到了千米多高的悬崖边上时,斑羚们将如何求得生存?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度》寻求答案。
(这节课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复述故事。感悟斑羚飞渡的壮举。123456789
首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勾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或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准备在全班质疑)
5分钟后比谁完成的更好。
     (二)交流研讨
(三)质疑答疑
1.学生质疑答疑字的音、形、义
2.教师质疑
绚丽 眼花缭乱 磬  娴熟  崖 涯
(四)专项训练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狩(   )猎   戛(   )洛山   蹿(   )跳   坠 (   )  落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zhì (     )  斑lán(    )   zhàn(    )蓝    苍qióng(    )
3.解释词语
进退维谷   迥然不同   略胜一筹   悲怆
二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放声朗读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充满感情的复述这部分内容。(复述方法: 突出重点 把握关键 抓主要动词)
6分钟后比谁学的更好 。
(二)交流研讨
1.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评价补充。斑羚们以飞渡的形式求得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2.学生复述故事重点: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
(三)质疑答疑
师生质疑答疑
教师总结:飞渡是不简单的,需要勇气、决心、技巧和智慧,稍有差错就会无法成功,甚至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而斑羚做到了,凭着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以牺牲一半来获得另一半的生存,这是多么感人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 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令一半的办法来摆脱困境。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另我们受到精神的震撼。
四、综合训练
一、据拼音填空,并解释整个词语。
1.chěng(    )能:                     2.恍hū(    ):                                           
3.甜nì(    ):                        4.xián(    )熟:                                        
5.苍qióng(    ):                     6.悲chuàng(    ):                                       123456789
二、根据下列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             )
2.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             )
3.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             )
4.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              (             )
5.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             )
6.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儿勉强。          (             )
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颤音       (      )的媚态        (      )的叹息
(      )的决心       (      )的步伐        (      )的彩虹
四、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
上节课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让我们为之动容,谁能来复述一下这感人的情节?
二、 出示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斑羚的形象特点。
2.能从斑羚飞渡中体会动物身上的可贵精神。
首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镰刀头羊的表现进行描述的?请从文章4、6、8、16、17自然段中勾画有关语句,在旁边批注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8分钟后,比谁分析得更准确。)
(二)交流研讨 
1.镰刀头羊是怎样指挥这一次飞渡的?
(镰刀头羊的行动 巡视悬崖 仰天哀鸣;制止危险 沉郁吼叫;指挥飞渡 悲怆轻咩) 巡视——抬头仰望——吼叫——万着沉重的步代走到老年斑羚那拔去了——迈着坚定的步代,走向(哪道绚丽的彩虹)
2.镰刀头羊共有几次叫声?含义各是什么?
三次叫声(重点)
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痛苦表示;
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时,发出“咩”的吼叫,报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数量悬殊时,悲怆的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同类了。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又是召唤补充。123456789
3.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有何看法?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不只是指那一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富有智慧、果断勇敢、勇于牺牲、临难从容、无所畏惧、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主动地、从容地走向死亡。)
(三)质疑答疑
教师预设问题:
文中三次提到彩虹,各有什么作用?
二轮自学
(一)自学指导二
默读全文,思考:
在这群斑羚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呢?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出批注。
5分钟后比谁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二)交流研讨
学生交流后总结:自我牺牲精神、 团队精神、 视死如归、智慧、 尊严 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三)质疑答疑
1.参加飞渡的羚羊有七八十只,作者为什么只重点描写一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点面结合,详写一对斑羚飞渡的动作和过程成为文章具体生动的点,略写其它斑羚飞渡的场面,构成有象征意义的面,这样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导:人类的猎枪可以消灭它的肉体,却不能屈服它的精神。在斑羚的生活中,可能没有比持枪的猎人更让它们恐惧了,所以镰刀头羊也曾“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但它却用自己的生命为持枪者上了最悲壮的一课。面对如此勇敢、团结的斑羚种群,面对如此勇于牺牲,从容赴死地老斑羚们,面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镰刀头羊,你有何感想?(生谈)
(动物们表现出的大公无私、勇于牺牲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或者说本能不是比我们人类显得更纯粹,不带任何杂质吗?勇气和牺牲在动物们的心里是本能、是天性,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人类是否感到自愧不如?)
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
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不能也无权破坏自然界。
人类在某些方面(如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团结一致、先人后己等)还不如动物,应该向动物们学习,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与它们和谐相处。
作为有较高智慧的人类,我们应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不容被剥夺。
三、课堂小结
一群被追至绝境的斑羚,在镰刀头羊的组织下,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终于飞渡成功,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机会。确实,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本文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类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四、综合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________________
2.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________________
3.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量大致均衡了。________________
4.斑羚群又骚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
二、造句
秩序井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揣摩下边这句话,联系前后文内容,写一句语言描写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的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镰刀头羊向灰黑色的母斑羚吼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文中,“人”充当的是一种怎样的角色?                                                                         123456789
2.老斑羚的牺牲精神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3.猎人为什么不开枪?如果你在这个狩猎队伍中,你会怎样呢?
六、课下作业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板书设计:
斑羚飞渡
沈石溪

被逼绝境:舍己为群  
斑羚飞渡:互助友爱     无私奉献              关爱动物  善待生命
脱离绝境:走向辉煌    

28 华南虎
教学目标:
a.反复朗读本诗,体会诗句的含义。
b.领会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语、语句含义;挖掘华南虎的个性特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看书前彩色插图“虎”,学习诗人朱汉的代表作《华南虎》。
二、展示目标:(同上目标)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① 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查字典确定生、难字音。
② 放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的灵魂的颂扬。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词语:  旖 旎     抽 搐    不 羁     斑 斓      石破天惊    苍苍莽莽
字音:  趾 爪zhǎo     和 着huò
4. 专项训练:(分组读课文,师生评价)
☆自学指导(二)
a.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诗句加以说明。
b.怎样理解本诗最后一段的意思?说说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预设问题:华南虎象征着什么?铁笼又代表着什么?
板书:
(4) 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二)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虎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索。
五、 综合训练(课后练习三)
板书:
高傲不羁
华南虎{  向往自由     象征着不屈的生命执着的灵魂
用于抗争
铁笼   代表邪恶,禁锢自由 借虎喻人,超越苦难
抵抗堕落,愤然前行

29 马
教学目标:
a.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两种生存状态的马各自特性,关注两种马的不同命运。
b.掌握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c.积累描写“马”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对比描写的写法和作用。
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不同命运吧!
二、展示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优美的词句。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a看注释①,识记作家作品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划出生字词,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加以解决.
10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 学生自学。123456789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字词方面的问题)
觑qù   鬣liè   犷guǎng   勒lēi    强劲jìng
4.专项训练:(读写课后词语)
☆自学指导(二):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并指明段落的起止。
4分钟后比谁完成得好。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
两种马: (一)人类驯养的马(1—2)
(二)天然野生的马(3—5)
四、课堂小结:
本篇动物小品,用文学笔调(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描绘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五、 综合训练
1. 填空。xk b1 .c om
《马》的作者是         ,他是       国人,       家,       家。他用40年时间写成36巨册的《         》。
2. 理解词语。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羁绊          遒劲           妒忌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你能一口气说出四个“马”字成语吗?
二、展示目标:
a.了解两种生存状态下“马”的各自特性。
b.学习对比描写的写法及作用。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速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6分钟后比谁完成得好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预设问题:
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第一部分(1——2)
①第一节集中描述了“家马”的两点品格(勇毅,驯良)
②第二节主要介绍了人类对马的奴役。
第二部分(3——5)
③描摹野马的美质    ④描摹野马的美德    ⑤描摹野马的美貌]
☆ 自学指导(二)
作者盛赞野马形体时,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钟后比谁完成得更好。
(1) 学生自学新课 标第 一网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明确:通过对比描写,盛赞了马的高贵姿态。
四、 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本课学习谈有哪些收获?
五、 综合训练:
1. 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2. 写出10个含有“马”字的成语。

                       
30 狼
教学目标:
a.理解、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b.能够顺畅诵读,译读课文。
c.准确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领悟故事的寓意;发表个人的观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的《山市》,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狼》。123456789
二、展示目标: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
3.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1)参看注释,了解本文出处及文中生字、词。
(2)试读课文,圈画出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加以解决。
(6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一) 学生自学
(二) 交流研讨。
(三)质疑答疑(字音、停顿方面)
生字:  苫shàn      尻kāo       眈dān       弛chí
黠xiá       窘 jiǒng     瞑míng     缀zhuì
字音:  少时shǎo     弛担dàn     麦场cháng
停顿:a其一/犬坐于前。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四)专项训练:①个人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②分组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2)学会了一些文言字词。
五、综合训练:
听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你想知道狼与屠户斗争的具体情况吗?相信通过我们大家对课文的译读,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展示目标: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译读课文。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分段译读课文,若有疑难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10分钟后看谁翻译得好。
1. 学生自学
2. 交流研讨。
3. 质疑答疑:
重点词:

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止 止有剩骨(“止”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前 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意 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企图,打算)
词类活用:
a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b一狼洞其中(打洞)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在柴草堆中打洞)
3.专题训练(个人用“读句→释词→译文”的方式给同学们疏通文意,若有问题,互相补充)
四、课堂小结
五、综合训练(课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 情境引入:同学齐读课文。
二、展示目标:理清本文故事情节;领悟文章的寓意。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通晓课文大意后,思考: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2.质疑答疑。
3.专项训练(课后练习一)
☆自学指导(二):
屠户与狼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一波三折,请按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局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1)学生自学
(2)交流研讨。
(3)质疑答疑,研讨明确。



节 开端(1段)    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双方)
 发展(2—3段) 惧狼(表现屠户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
御狼(继续表现屠户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高潮结局
(4段) 杀狼(表现屠户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猾)
——议狼(寓意)
四、课堂小结:本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寓意)?
面对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五、综合训练:
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3338.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