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_最后一课 练习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一、注音。
督( ) 膝( ) 踱( )懊( ) 喧( ) 捂( )郝( ) 诧( ) 哽(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说明含义。
挟( )帖( )宿( )
三、按下面要求造排比句。
1、仿佛看见……仿佛看见……(自拟题目)
2、赞美老师
3、赞美节日礼花
4、赞美革命战士
5、赞美五星红旗
四、写出这篇文章的详细段落提纲。
五、这篇课文从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的语言、表情、动作、服装等方面,写出他对祖国怎样的思想感情?他讲的关于法国语言的话,应当怎样正确理解?
六、这篇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里哪些地方描述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这些描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七、课文里写路上的情景和教室的气氛,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八、下面两个细节描写表达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那一天,韩麦尔先生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2、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九、复述课文,要注意内容必须符合原意。看看下边几句话是否符合原意,哪些地方说得不对或者不够确切,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1、小弗郎士急忙向学校走去,上气不接下气地就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2、锯木厂外边草地上,普鲁士人正在锻炼。
3、郝叟老头儿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4、小弗郎士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地听讲过,韩麦尔先生也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地讲解过。
5、教室后边几排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一样平静。
十、课外阅读一些外国短篇小说。
答 案
一、(dū)(xī)(duó)(ào)(xuān)(wǔ)(hǎo)(chà)(gěng)
二、略
三、 1、啊!敬爱的周总理,每当提起您,我们就仿佛看见在钻井机旁,您和工人一起劳动;我们仿佛看见在练兵场上,您观看战士的军事表演;我们仿佛看见在人民大会堂里,您和代表一起把国家大事商量……啊!周总理啊,周总理!您几十年来为人民鞠躬尽瘁,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贞,您光辉的业绩,不朽的的功勋,将流芳千古,永世长存。
2、我默默地望着老师,她,勤劳、辛苦,呕心沥血;她,不分白天黑夜,不知劳累疲倦。虽然,她从事的是一个平凡的工作,但她那高大的身影却永远屹立在革命的行列中,永远屹立在我们青少年的心中。
3、"五一"的礼花飞上了万里长空,这礼花色彩夺目,光照大地。她驱散了夜空的黑暗,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繁荣昌盛,象征着共产主义的光明美好的未来。
4、我深深地注视着银幕上共产党员江姐的形象。这形象,崇高、伟大、顶天立地,矗立在人民的心中;矗立在我们千百万青少年前进的道路上……让我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吧!123
我望着江姐昂首挺胸、英勇就义时那高大的身影,觉得她像高山上参天的劲松,笔直、挺拔,不怕风吹雨打,她带着胜利的微笑,迎接着黎明的曙光。看到江姐,我仿佛看见了卓娅,看见了刘胡兰,看见了许许多多为着胜利的黎明而牺牲了的先烈们……
5、我双眼凝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她是胜利的标志,她是人民的希望,她是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这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她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四、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课文开始到"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和到校后所见。
第一层(1-6自然段)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
第二层(7-9自然段)弗郎士到校后的异样感觉。
第二部分(从"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到"我真永远忘不了")描写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小弗郎士的思想变化。
第一层(第10自然段)教室里不同寻常的严肃气氛。
第二层(11-13自然段)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第三层(14-20自然段)上语法课。
第四层(21-22自然段)上习字课。
第五层(23自然段)上历史课和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从"忽然教室的钟敲了十二下"到结束)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最后一课。注:本文的分段还有以下两种分法,写在下面供参考:
1、第一种情况: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从开始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第二大段(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我真永远忘不了")
第三大段("忽然教室的钟敲了十二下"到结束)
2、第二种情况:分两大段
第一大段(从开始到"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二大段(从"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到"你们走吧")
五、这篇小说从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语言、表情、动作、服装等方面写出他对法兰西祖国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的一课里,高度赞扬了法兰西的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是精确";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教育学生"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韩麦尔先生高度评价和赞美祖国的语言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也是对普鲁士当局禁止法国人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强烈抗议。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样的赞颂,应该理解为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并不意味着法语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六、课文中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有很多处,例如:小说开始时,他看到"普鲁士兵"正练操,认为"比分词用法有趣的多",竟然把侵略军练操看成是一件比学习祖国语言更为吸引人的事情。
又如:对教室里的不寻常气氛的惊异;知道了这是最后一次学习法兰西祖国的语言时,"心里万分难过",他非常"懊悔",悔恨自己过去"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23
又如:写他对韩麦尔先生的同情和关怀,他在语法课上想到"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对韩麦尔先生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他心里充满了同情,"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为老师被迫背井离乡感到难过。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讲的话,使他猛醒,懂得了亡国的痛苦,他憎恨那些普鲁士兵,他借鸽子诅咒普鲁士侵略者,"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生动地写出弗郎士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皮的学生,在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召下,受到深刻的教育,变成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
七、写路上的情景有两个作用:一是写弗郎士的不懂事,衬托他后来的转变,说明了严峻的现实生活怎样教育了他,怎样使他从一个糊涂的小学生变成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好孩子;二是点明了弗郎士活动的地方是普鲁士的占领区,他的思想的转变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发生的。
写教室的气氛是写最后一课的庄严,从而揭示小说人物的爱国主义思想。
八、 1、作者细致地描写出字帖上美丽的圆体字表明韩麦尔先生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上祖国的烙印。又用"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比喻,写出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引起了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在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爱,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这个细节描写,鲜明地揭示了韩麦尔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九、把下列病句加以改正。
1、小弗郎士急忙向学校跑去,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原句用"走"字不符原意,其中要把"就"字删去才通。)
2、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原句三处不符合原意:外──后;人──兵;锻练──操练。)
3、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绣边的小黑丝帽是韩麦尔先生带的。)
4、小弗郎士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地听讲过,韩麦尔先生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地讲解过。(原句将"细心"与"耐心"刚好用反了。)
5、教室后边几排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一样肃静。(用"平静"不妥。)
十、略。
第一部分:1.都德是 著名小说家,该文以 为背景。(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哽咽( ) 惩罚( ) 祈d僶( ) ch刓plain异(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强:( ) ( ) ( ) 称:( ) ( ) ( ) 差:( ) ( ) ( ) 4.“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2分) 5.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2分) 6.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8.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3分)⑴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⑶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9.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2分)⑴(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⑵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10.下边列举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按其发展脉络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2分)⑴对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 ⑵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⑶对最后一课高度重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 ⑷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法语所引起的内疚。 ⑸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⑹对学生专心学习文字的沉思。 ⑺对亡国的悲痛。 ⑻对法兰西语言必然永久存在的信念。第二部分: (一)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⑴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⑵“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1、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12、⑴处的破折号表示 ,⑵处的标点符号为 。(2分)1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2分) 1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分) 15、“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 。(2分)1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2分) 18、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2分)19、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 。(2分)20、“他呆在那儿,头*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2分) 2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 )(2分)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22.所选的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2分) (二) 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记灵魂纯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23、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4、联系上下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再写两个含有“饱”字的成语。(2分)意思:成语:25、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 ”、“ ”。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为什么?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描写哲学家的神情、态度。(3分) 26、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2分) 27、想象四个弟子再来原地相聚的情形,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2分) 28、最后一句话含蓄、意味深长,它在全文的作用是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9、哲学家为什么在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0、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2分) (三) 乐山大佛①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受香火的清廉大佛。②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事”的弥勒佛。③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④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⑤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⑥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⑦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经过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普普通通通到处可见谁也不会瞄一眼的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峭壁,跌进的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⑧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从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⑨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⑩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31.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 。(2分)32.第⑧自然段中的“这最根本的一点”指的是 。(2分)33.第⑥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⑧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 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1分)34.第⑧段是的“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2分)3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36.这篇文章表现主题的手法是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2分)37.本文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4分)①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②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38、片断写作练习:(20分)韩麦尔先生离去的第二天,学校里来了一位德语老师,窗外是持枪荷弹的普鲁士人,你坐在了的课堂上,请写一段心理活动表达出你当时的心理。 1.法国;普法战争 2.略 3.略 4.平时喧闹活泼,最后一课肃穆、悲愤;这种不同表明了最后一课非同寻常。(意近即可) 5.一方面他对老师的悲痛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他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与韩麦尔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意近即可) 6.这是细节描写,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 7.d 8.⑴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⑵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⑶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作用意近即可) 9.⑴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么一回事)⑵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镇上那些老人) 10.⑺⑶⑴⑷⑸⑵⑹⑻ 11.语言;动作;神态;爱国主义 12.补充说明;逗号 13.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 1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15.心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 16.他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17.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18.哽住;呆;* 19.强烈的爱国精神。 20.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21.b 22.高潮和结局 23.如何除掉旷野里的杂草。 24.学识丰富;成语略 25.点点头;微笑;态度与前两种基本相同(言之成理就可) 26.不是失信,哲学家虽未到,却已经用事实宣布了最正确、最理想的答案。 27.震惊——疑惑——顿悟(言之成理就行) 28.点题:美德是一个人灵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9.美德太重要了。 30.实践出真知。(意近即可) 31.海空倡导造佛。 32.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33.思想品德 34.从根本上解决(根绝);环境和条件。 35.c 36.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37.①任何成果(功)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事例或道理; ②做事必须抓住根本(关键),不仅治标,更重要的是治本。(根除错误的东西,我们必须态度坚决,不能犹豫不决)(意近即可) 38、略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2634.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详细阅读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详细阅读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详细阅读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详细阅读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