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第二册]第二册祝福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4-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余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  

本单元特点。学习鉴赏小说方法指导。

方法:从小说三要素入手。

情节:熟悉内容,了解特征。人物:性格特征,塑造方法。环境:特征,作用。

二、阅读课文

三、理清情节

明确: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突然死去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卖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

四、了解倒叙的作用

明确: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五、作业 :

1.代小说中的“我”写日记;(1、“我”在鲁镇住了几天?2、那几天天气状况如何?3、在鲁镇,“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哪些事?4、文中倒叙、插叙的外在语言标志是什么?)

2.编年谱;

3.写小传;(1、祥林嫂生命历程时间推移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2、漂泊的地点是怎样转换的?3、样林嫂一生遭遇到哪些不幸?4、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女人,我们给她作传,怎样才能从有限的材料中挖掘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传记材料,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成一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

4.写一份《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导入  

文学是人学,在我们熟悉了《祝福》的故事情节之后,今天我们开始分析小说主人翁祥林嫂的形象。

二、了解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1.请学生读《祥林嫂年谱》

参考:                 祥林嫂年(年龄)谱(一)

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

二十八九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三十或三十一岁--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祥林嫂年谱(二)

到鲁镇以前 二十六七岁,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 春天死了丈夫,年底(冬初)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 

到鲁镇十三年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 

2.请学生读《祥林嫂小传》

参考:

样林嫂小传

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比他大十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1750文全被婆婆拿去了。原来,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了。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坳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了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在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

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

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

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

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

终年四十岁左右。

三、分析形象

1.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

明确: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2.学习其他有关文字

思考:祥林嫂是如何对待他人或社会所横加给她的种种摧残、压迫或歧视、冷漠的?(通过此问,认识祥林嫂反抗的二重性,或悲剧性的反抗)

明确:

逃出婆家,反抗买卖婚姻——转嫁希望

被卖改嫁,奋力以死相拼——从一而终

他人歧视,给以无言抗争——自认有罪

询问“灵魂”,怀疑迷信真假——未知迷信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做过反抗,至少对当时的秩序起过捣乱作用,说明她是一个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妇女。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反抗不是一直自觉性的,而是带有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的。

逃出婆家,来到鲁四老爷家,以为就可以找到幸福的归宿,这只是一种转嫁希望的一相情愿式的念头,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她只是转变生存的地点,并没有提升生存的价值。(在鲁四老爷家仍然遭受剥削,我们可以为她算一笔经济帐。)

被卖改嫁,奋力以死相拼的原因是什么?卫老婆子说是……(见课文),对吗?实际是出于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在旧社会,礼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认为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其余分析略)

3.小结:(略)

四、作业 

一、二两组同学做原告的律师,任务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事实列出自己认定的被告,确立被告的主犯与次犯的顺序,并写出有理有据、文情并茂的诉讼状,为身遭不幸的“母亲”讨回公道进行申诉和答辩;第三、四组同学担当被告及其律师,其任务是估测课文中的哪些人可能成为原告眼中的被告,并尽量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事实依据或情理依据为自己辩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探讨祥林嫂死因

一、导入  

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安分勤快的农村妇女,在旧社会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被这个社会所吞噬。那么,祥林嫂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二、讨论

下面是实录:

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板书:“谁是凶手?”) 

生2:鲁四老爷呗! 

生3:还有四婶。 

生4:柳妈也是的。 

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 

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生8:总之,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生9:鲁四老爷肯定是凶手。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他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一句“可恶!然而……”多少带了点支持的味道。祥林嫂再到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他在精神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

师:如何理解文中的两处“可恶”和“然而”

(分析略)

生10:这个家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分析第二段有关文字)

生11:鲁四老爷还有一个帮凶,就是四婶。 

生12:我赞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一声喝令,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师:我打断同学们一下。“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个怎样的句式? 

生13:感叹句。 

师:好。这是从语气上说。从语序上说呢? 

生14:倒装句。

师:对了。这一倒装,就突出了四婶要祥林嫂赶快放手的迫切心情。这里要注意,感叹号要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中间。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

生15:祥林嫂的婆家人也是杀人犯。他们强迫祥林嫂改嫁,改变了她的命运。 

生16:柳妈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让她害怕,把她推向了恐怖的深渊。 

生17:“我”没有正面回答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问题,也有一份罪责。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8:我觉得柳妈不是凶手。因为她自己也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帮工,阶级出身决定她的阶级意识,她不会残害祥林嫂的。 

生16:那她为什么要讲阴司的故事给祥林嫂听?还给祥林嫂出“捐门槛”的馊主意! 

生18:讲故事是因为她自己也相信;出主意则完全出于善意。 

师:我来说吧,从总体描写上看,柳妈还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就算柳妈是凶手,也是无意识杀人。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点头) 

生19:“我”不是凶手。他是同情祥林嫂,憎恶鲁四老爷的。他只是没有办法救祥林嫂于死地。 

师:用你们历史书上的话来讲,这叫什么? 

生20: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局限性。 

师:很好。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1:有。 

师:你认为“我”也是凶手? 

生21:不,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 

师:(笑)杀出程咬金来了。好,你说说你的观点。 

生21: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 

生:(一片哗然) 

师:讲讲道理。 

生21:(振振有词地)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也就不会改嫁? 

生22:(自发起立反驳)我认为还是会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会被虐待而死。 

生21:那她再到鲁镇之后,鲁四老爷家还是收留她的,不让她沾手祝福,她不沾手就是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23:这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不差的问题,这是精神打击,比肉体折磨更痛苦! 

生21:捐门槛也是她自己要去捐的。 

生24:不捐门槛她会更痛苦。 

生21:那她沦为乞丐,也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地方去呀,幸许李镇、王镇什么的,还能让她谋到一份帮工呢! 

生25:你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李镇会有李四老爷,王镇会有王四老爷。(众生笑) 
(经过一番激烈辩论,21号同学开始处下风。)

师:打住,请你们打住。这其实已经牵涉到小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们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请大家把小说开头两小节齐读一遍,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生齐读。) 

生26:当时是辛亥革命以后。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6:因为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新党也叫“维新党”,辛亥革命前后,用它称呼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 

师:注意到了课文注释,很好。 

生27:文中说“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我想是有深意的。 

师:什么深意? 

生27: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 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而制作“福社”的却是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她们“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劳动。 

师:很好。女人除了劳动,当时还要受到“三权”的统治,这“三权”就是,神权、族权、夫权。女子有“七出”,也就是说七种被丈夫休弃的理由。无子当然是一条,生重病也是一条。你看,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这样看来,祥林嫂之死是被杀是毫无疑问的了,不知道刚才那位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21:(害羞地摇头) 

师:可是,元凶——我是说元凶——到底是谁,却值得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 

生28:是封建礼教。 

师:为什么? 

生28:正因为有了封建礼教,鲁四老爷才会那么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地逼迫祥林嫂。 

生29:也正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柳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悬崖边推了一把。 

生30:还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祥林嫂教务长挣脱不了命运的绞索。 

师:祥林嫂和命运抗争过吗? 

生31:抗争过的。 

师:请你详细说说。 

生31:先是逃出婆家,到了鲁镇;后是头撞香案,抗拒改嫁;再又捐了门槛,试图赎罪;最后是问“我”灵魂有无。 

师:说得很好。确实是这样,这一“逃”一“撞”一“捐”一“问”构成了祥林嫂追求生活、抗争命运的发展图。可惜的是,她的追求最后是幻灭了,她的抗争当然也徒劳。这是因为,封建礼教害人太深了。正像丁玲同志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我提议,我们下一堂课公开审理“祥林嫂被杀”一案。届时请同学们对包括罪魁祸首封建礼教在内的凶手提起“公诉”,并下达“判决书”。 

生:(跃跃欲试)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作业 :

准备还模拟法庭辩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1194.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