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古诗文默写_七年级别上古诗文名句及通假字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参】
说明:1、加粗语句为必背名句。2、加下划线的是成语。
一、《论语十则》
1、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2、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
三、《乐羊子妻》
1、 说明为人必须洁身自爱,不能贪财好利: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2、 说明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四、《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写,平淡,耕种情况)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虚写,幽美,月夜归耕图)
道狭草且长,夕露沾我衣。(实写,平淡,归途情况)
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虚写,愿望,强调不要在污浊德显示世界中失去自我)
五、《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名句:清幽恬静的山村风光,从近到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六、《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名句:以动物写西湖早春风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名句:以植物写西湖早春风光)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七、《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庭院中环境,简朴、清净、勤快)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名句:周围的自然环境,拟人,山水有情)
八、《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年景,农民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折多变的景色,名句,富含哲理)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春社日前夕的热闹)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虚写,抒发恋恋不舍之情)
九、《为学》 彭端淑
中心论点,强调主观努力对学习的作用: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十、《木兰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写木兰矫健身姿,万里迢迢远赴边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边塞夜景,突出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的谨慎、机敏)
十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之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名句:虚写,奇特的想象,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十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名句:写景,壮阔景象,展望归乡之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名句:即景抒情,新旧年的交替,引发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十三、《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之景,蕴藏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句: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四、《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十五、《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清幽恬静的山村盛夏月夜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丰年景象,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一册通假字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论语十则》
2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论语十则》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 《论语十则》
4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 《扁鹊见蔡桓公》
5 汤熨之所及也 “汤”同“烫”,用热水焐 《扁鹊见蔡桓公》
6 火齐之所及也 “齐”同“剂” 《扁鹊见蔡桓公》
7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
8 日知其所亡 “亡”同“无” 《乐羊子妻》
9 屏弃而不用 “屏”通“摒” 《为学》
10 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 《木兰辞》
11 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 《木兰辞》
12 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13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通“怎” 《如梦令》
14 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 《西江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angceyuwenjiaocan/47289.html
-
[《紫藤萝瀑布》 赏析]《紫藤萝瀑布》赏析(张梅)详细阅读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便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这篇散文写的...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_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济南的冬天详细阅读
课文研讨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短文两篇详细阅读
课文研讨行道树一、整体把握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社会需要、人们需...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诗两首详细阅读
课文研讨金色花一、整体把握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生命 生命详细阅读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作者呼唤“生命,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二、问题研究1 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研究这个问题是一种辨析,经过辨析,理解就深刻...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丑小鸭详细阅读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作者以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和同情。丑小鸭长得太丑了,所有的鸡、鸭都嘲笑他,排挤他,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欺...
-
《行道树》张晓风|《行道树》解读详细阅读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全文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
-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随记]《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谈详细阅读
横山桥中学戴亚萍 传统课程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新课程环境: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一.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加宽加厚,拓宽视野。先说加厚。我的体会一是要深刻体会新教材的编排思想。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文的选择乃至练习的设计都体现...
-
义教教科书七上语文|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附录详细阅读
以下短文请教师根据情况自行取舍,灵活运用。怎样查字典阅读时如果碰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写法,这时就要靠工具书的帮助。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查字法。一...
-
[《繁星》《春水》的作者]《繁星》《春水》导读稿详细阅读
初一级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的手中都拿着一本书 如果你已经打开了这本书,并认真地做过读书笔记了,我知道,你一定是个爱好文学的少年 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生活在起着怎样令人吃惊的变化,可世上依然有热爱文学的年轻的心。我始终相信,热爱文学,热爱读书的青春是真正快乐的,我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