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课堂实录]药/实录(转)

教学实录 2015-11-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备课人:李陆
  
   教学目标 :弄清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方法:研究,讨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师:同学们,最近,你们最关心什么?
  
   生:非典。
  
   师:为了预防非典,家里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少出门,多开窗,勤洗手,喝中药。
  
   师:喝中药有效吗?
  
   生:好像没有。
  
   师:为什么还要喝?
  
   生:心理上踏实些。
  
   师:如果有人说喝绿豆汤,放鞭炮可以防非典,你相信吗?
  
   生:不相信,要相信科学。
  
   师:对,要相信科学。
  
   二、解题。
  
   师:小说的标题“药”,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人血馒头。
  
   师:用来治什么病?
  
   生:痨病,也就是肺结核。
  
   师:谁得了痨病?
  
   生:华小栓。
  
   师:华小栓得了痨病,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生:咳嗽,流汗,总是感到肚饿,骨瘦如柴。
  
   师:华老栓夫妇为了救唯一的儿子,怎么做?
  
   生:拿出毕生的积蓄,去买人血馒头。
  
   师: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救儿子的命吗?周围的人相信吗?
  
   生:当然,周围的人也深信不疑。
  
   师:有没有人不相信,至少是怀疑?
  
   生:有一个人,那就是康大叔,他是卖药给华老栓的人,是刽子手。
  
   师:他这次卖的是谁的血?
  
   生:革命者夏瑜的血。
  
   三、分析。
  
   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人物,情节,环境。
  
   师:我们看小说,最感兴趣的是情节,小说就是以情节来吸引人的。本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生:按时间顺序,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两条线索并行发展,最后在坟场上交汇融合。
  
   师:是什么东西,什么人把两条线索暗中联系起来的?
  
   生:人血馒头,也就是“药”;刽子手康大叔。
  
   师:小说中还有一些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了哪些作用?
  
   生:分别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点明时代背景,烘托人物情感等作用。
  
   师: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本小说重点涉及到哪些人物?
  
   生:有华老栓一家,夏瑜一家,康大叔,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还有红眼睛阿义。
  
   四、讨论。
  
   本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华老栓,还是夏瑜?
  
   答案1:是华老栓。
  
   因为,本小说选自《呐喊》。鲁迅曾经讲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是做毫无疑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由此可见,鲁迅小说的创作意图主要是暴露国民的劣根性,“哀其不幸,怒气不争”。本小说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买回来给儿子吃,而且对刽子手康大叔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夏瑜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夏瑜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夏瑜的摇头叹息理解为“疯了”;小说的开头还写到夏瑜被害时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愚昧落后,麻木不仁。小说正是通过塑造以华老栓为代表的普通群众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因此主人公自然就是华老栓。
  
   答案2:是夏瑜。
  
   因为,本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正是辛亥革命前后,作者通过小说融入了自己对辛亥革命成败得失的深沉思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严重脱离群众,是造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夏瑜作为革命者,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但是,他对如何造反,如何打天下,是不清楚的。他在狱中竟劝极端顽固的牢头阿义造反,把阿义错当群众,而群众在他眼里是“可怜虫”。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牺牲,她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 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做一种“药”给儿子治病。他宣传的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都“感到气愤”,他挨了打,驼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他说阿义可怜,茶客们说他疯了。他被杀害时,“潮一般”的人在看热闹。小说通过塑造夏瑜这一人物形象,突出的描写了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们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所以,主人公应该是夏瑜。
  
   小说的结局部分,侧重于表现夏瑜死后的悲哀。但夏瑜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又似乎暗示着还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命的火种连绵不绝;从而在黑暗中又给人以希望。这无疑是对小说主题的升华。
  
   答案3:是华老栓和夏瑜二人。
  
   因为,关于本小说的创作动机,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的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可见,表现群众的愚昧和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采用了双线结构,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但并非此主彼次,而是并列平行的,最终在坟场上交汇。两家人的姓氏合在一起就是“华夏”二字,暗指整个中华民族;两家人的悲剧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故此,小说的主人公应是华老栓和夏瑜二人。
  
   五、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569.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