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实录 2015-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执教者: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建业小学 时璐莉
——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

教材解读
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代表了不同的季节。
夏季——绿绿的太阳挂在太空,给高山、大地、校园送来了清凉。
秋季——金黄的太阳带来金黄的落叶和丰收的果实。
冬季——红红的太阳温暖了小朋友的手和脸。
春季——彩色的太阳把大地打扮得多彩多姿。
作者借用画太阳表达了美好的心愿,用优美的语言描写的四季的变化。课文行文流畅,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当然,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太阳,人们歌颂它、热爱它、崇拜它,表达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在画太阳,其实也是在描绘美丽的四季、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活。
设计思路
教学本课,立足于文本,还要超越文本,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以“四个太阳”为线索,通过“看太阳、读太阳、说太阳、赞太阳、画太阳”体验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词语的感悟、情景的想象,让学生走进四季,感受四季,赞美四季,体验四季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通过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读自己喜欢的太阳(段落)。
通过课堂教学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语言文字的理解、课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利用范读、比读、对读、合读、评读等手段,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体验。
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词语的精妙。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
1、复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实录与点评(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复习字词
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四个季节,让我们再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出示四季画片)
生:(依次说出“春、夏、秋、冬”)
师:这个四季呀,听到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好高兴,准备请你们玩个游戏,怎么样,想参加吗?
(点击课件,复习字词)
[点评:识字与积累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况且,一年级正是识字的高峰阶段,学生认的快,忘的也快,所以很有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认读一下生字,这样不断地复现与巩固,可以打牢识字的基础。虽然,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复习字词,但复习不是僵化与生硬的,而是力求创设出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
二、激发兴趣,引读课文
师:小画家还分别送给每个季节一个太阳朋友,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吗?
(找学生上台贴每个季节对应的太阳图片)
师:小画家一共画了——(生答:四个太阳)——师板书
你最喜欢哪个颜色的太阳呢?(生说自己喜欢的太阳)
噢!知道了、知道了,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太阳,那你能说出喜欢这个太阳的理由吗?(能)真有信心,下面就请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吧!要读的正确,流利。当然能背下来就更好了,读的时候找一找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说明你的理由,可以先和同桌说说。下面就开始行动起来吧!
(学生读书、自学、讨论)
[点评:这个环节,让学生贴太阳,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从学情上看,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太阳,他们的兴趣各不相同,那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顺学情而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太阳(描写的段落)来学习。在这里,运用的是“自主择读”的策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根据课文结构的特点而定。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四个季节的太阳,从文体结构上看,各部分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所以“自主择读”是可以选择的教学策略,这样也优化了阅读教学的效率。“自主择读”并没有破坏“整体阅读”,因为阅读教学是在对话中完成的,通过学生的对话,学生也可以进行其他部分的学习,只是自我学习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三、汇报交流,感悟课文
(一)感悟绿色的太阳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随机)
生:我最喜欢夏天绿绿的太阳,因为夏天很热,有了个绿绿的太阳能给人们带来清凉。
师:你能给大家读读吗?生读——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你们能不能给“清凉”换个别的词。
生:清爽
凉快
凉爽
……
师: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顶在我们的头上,你有什么感觉!
生:热极了!
中暑了!
难受!
……
师:哎呀!这夏天可真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凉快凉快。(边做动作边说)
生:吹风扇
吃冰棍
戴凉帽
戴太阳镜
……
师:小朋友的办法既降温又解暑,小朋友热的难受,森林里小鸟怎么样了呢?
(放夏天小鸟热的难受课件)
这时小画家送来了一个绿绿的太阳,小鸟又有什么感受呢?
(在放有了绿太阳小鸟的样子课件)
师:小朋友有了个绿绿的太阳感觉怎么样啊?
生:凉快、爽……
师:你想把凉快的感觉送给大家吗?自己练习读读。
生:(读)
生:(评)他读的很通顺,但没有读出那种清凉的感觉。
师:我想凉快凉快行吗?(师读)
生:(评)听了您的朗读我感到了一丝的凉意。
师:谁能比老师读的好呢?
(生比读,生背)
[点评:教学有预设,也有生成。教师预设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可是学生学的是什么,怎么学的,完全是自主的,那么就存在着必然的生成性。例如,教师引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不确定的,那么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且能灵活地驾驭教材。
从教学过程 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做点拨和引导。从学生展示的学习过程看,学生首先汇报的是绿色的太阳。学习策略为,先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是朗读课文相关的内容。在教师的点拨下,体会关键词语,例如,体会“清凉”,给“清凉”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这样既加深的词语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用词的灵活性。教师再引导学生,由文本联系生活,注重生活的体验。课文描写的是夏天,学生对夏天有亲身的感受,那么,让学生说一说夏天的感觉,并且注重学生的多元体验,尊重个性。
由文本联系自然世界。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绿色太阳给小鸟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升华情感。当学生了有了文本的,生活的,自然的体验后,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经历了感知、感悟、体验、表达的过程。一环扣一环,螺旋上升,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后面的朗读训练,师生的评价,以及积累与背诵,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落实。]
(二)感悟红色的太阳
师:其他颜色的太阳谁喜欢!
生:我喜欢冬天的红红的太阳,因为他温暖了小朋友冻伤的手和脸。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你站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这时呜~呜冷冷的寒风吹来,你感觉怎样?
生:冻死了
身上冷
我觉的整个人不能动了
师:你们的这种感觉叫做冻僵。(笑)就在这很冷很冷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照在你的身上你有什么感觉?
生:暖和了
身上热起来了
很舒服
……
师:红红的太阳真暖和。(出示冬天课件)
你想把温暖的感觉送给大家吗?
(生读生背)
[点评:依学情,学生汇报冬天红红的太阳。同样,学生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例举学校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体验——虽然冬天带来了寒冷,但是太阳却带来了温暖,进而,对太阳产生了亲切感。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渲染冬天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冬天的太阳。这个环节,采取了由说到想,再到看,再到读和背,过程比较紧密。]
(三)感悟金色的太阳
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
生:我喜欢秋天金黄色的太阳,因为他给人们带来香甜的水果。
师: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放课件)
-你们看金黄的叶子正忙着邀请小伙伴,去果园品尝水果呢?
这一片片飞舞的落叶就像一张张请贴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谁是那金黄的落叶。谁想当落叶?(戴头饰)
师:落叶宝宝你好?我是松鼠姐姐,听说你们果园里有许多果子成熟了,你能向我介绍一下都有什么水果吗?(生介绍)
哇!有那么多好吃的果子!你能邀请我去果园里尝尝水果的香甜吗?
生:我邀请你去我那里吃水果!
师:接到你的邀请我太高兴了,谢谢你的邀请。落叶宝宝,你瞧!我的小伙伴都来了,你能邀请他们也去果园里也吃水果吗?(生邀请同学)
听说你要邀请小伙伴去品尝水果,全班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都想去怎么办啊?
生:我邀请全班的小朋友都去好吗?
师:哎呀!太棒了!落叶宝宝真是热情好客,受到落叶宝宝的邀请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高兴。
师:赶快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你的小伙伴来读。
(生读,邀请同桌读,邀请老师读。)
[点评:学生汇报秋天金黄的太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学生自然的想到香甜的水果。教师利用课件渲染秋天的景色。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落叶,作为情境创设。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也喜欢表演。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虚拟了小动物与落叶的情境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发现了儿童的真善美。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人文的拓展上,而是顺情而引,让学生读进文本,读出心中的快乐。读的方式也多样化。达到了朗读训练的目的。]
(四)感悟彩色的太阳
师:彩色的太阳谁喜欢!
生:我喜欢彩色的太阳,因为他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师:小画家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是他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感受春天。
(放春天课件,边放边说,你觉的春天怎么样?你能用以前学过的词来赞美春天吗?)
生: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回大地、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泉水丁冬.......
师:春天真美啊?你快乐吗?你高兴吗?就让我们沐浴着彩色的阳光去感受这迷人的春天吧!自己练习读读。
(生读生背诵)
[学生汇报彩色的太阳。彩色的太阳是春天的象征。教师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万紫千红的季节。这个环节精妙之处在于,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对春天欣赏的感性层次上,而是结合优美的旋律和画面,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赞美春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密切的结合与统一。]
四、升华情感,表达心愿
师: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四季,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画个彩色的太阳,真呀真漂亮。你觉的这位小画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我觉得小画家是个好孩子。
生:我觉得小画家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我觉得小画家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师:是啊!不仅小画家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我们大家都一个美好的心愿,你想画个太阳吗?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愿通过这美丽的太阳也能早日实现你自己美好的心愿!
(播放音乐生画太阳)
生:我画了个彩色的太阳送给老师,愿您工作开心,生活更好。
我画了个带翅膀太阳送给全班的小朋友,原我们都能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大自然,愿大自然的空气更新鲜。
我画了个黑黑的太阳送给白头发的奶奶,原她老人家的头发变黑。
我画了个透明的太阳送给远方的爸爸,愿他能看到我的表现。
我画了个心形的太阳送给全世界的小朋友,让全世界的小朋友心连心,永远在一起。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相信不仅是太阳就是世界在你们手里也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下课后把你心中的太阳写上你的心愿,送给你想送的人。
[点评:阅读教学必须要让文本生成情感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全面的感悟之后,要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教师让学生讨论小画家是什么样的孩子——这是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小画家美好的心愿,并教育学生做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小画家的心愿,给孩子很多人生的启迪。教师借助文本的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也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画太阳。阅读教学不仅是美文的欣赏,语言的训练,更是生活的启迪,人生的感悟,人性的发挥。]
综述:时璐莉执教的《四个太阳》,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教师能够深入地研读教材,读懂了文本价值所在,那就是,借助小画家画出的四个太阳,体会小画家美好的心愿,感受四季的美丽,生活的快乐,以及美好的向往。
2、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表面上看,是采取了“分割板块式”的阅读,实质强调了板块之间的联系,由学生自己决定精读部分,最后化零为整。这样的阅读教学策略,从本节看来,是可行的,而且行之有效。
3、教师敢于放手,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在学生阅读对话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从而把文本引入深层次的理解、感悟,以及语文的基本训练。
4、重视了文本与生活、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联系。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看太阳、说太阳、读太阳、赞太阳、画太阳,一系列的引导,发现了学生的纯真与善美。实现了语文教育的价值。
5、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本课的又一个亮点。课件起到了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想象的作用。依课件而抒情,而渲染,而升华,鲜活了语文教学。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6、教者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教学语言简洁,有节奏感。例如,“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四季,画个绿太阳夏天真清凉,画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个红太阳冬天暖洋洋,画个彩色的太阳,真呀真漂亮。”这样诗意的语言,能给学生强大的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376.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