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教学实录 2015-1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编者的话]方仁工先生是著名特级教师,从教几十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各种语文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有建树有影响的研究文章。近年来方仁工先生在自己从教的学坟教高中作丈训练课,受到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欢迎。他所在的学校——上海市市北中学,专门成立丁“方仁工作文教学传习所”,并聘请于漪、陶奉一、陈思和、赵丽宏、巢宗祺五位专家、作家、教授任屑问。像这样专门为一个教师成立机构并聘请顾问共同传授、研究作文教学的,在全国尚属首家。为了介绍方仁工先生的作文教学成果,我们刊发一组“”,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攻克作文教学这一难题有所帮助,希望能对有志于研究作文救学并进行教学改革的朋友们有所启迪。

    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

主要内容:如何写议论文

师:有些同学说议论文不会写,接下来我想对议论文多说一些。所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发表看法。要写好议沦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  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衷及里  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  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二)注意材料

  1,占有材料

  2.库存材料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我们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

    3.运用材料  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三)语言表达

    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晶看起来都不是很华田,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我们现在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师:根据我刚才讲的,请大家对下面这件亭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饼之争

    两个小男孩为了一块饼在争吵。他们争辩谁应该吃大的一半。两个跑去找父亲解决纷争。

父亲说:“你们为什么不把饼切成两块一样大的呢?”

“没有办法。”“那么你们梆硬币决定,输的人切饼,赢的人速饼。”

    两个男孩同意这个办法,结果切出了大小一模一样的两半。

    (摘自1月31日《上海家庭报》)

    生:这则故事其实谈的是公平问题,他的父亲给予俩儿子一个公平的权利,一个是切饼,一个是选饼,父亲的聪明在于:分饼的权利与选饼的权利分开,使权利不至于太集中。

    生:两个小孩都显得很自私,只知道为自己着想,想得到大一点的饼,没有谦让的精神和宽宏大量的气度。

    生:父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公平地解决了孩子的争斗,又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孩子。

    生:一个好的制度比道德规范更可行,更有效。父亲虽没有救给他们谦让、奉献的精神,但却教给他们很好地处理困难、问题的方法。

    师:以上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方法,那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聪明呢?如果将“分饼”的方法引申开来,会右什么后果呢?

    生:两个男孩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   

    生:由此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父亲可以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救他们应诚有一种谦让的精神。父亲用另外一种方法顺利地解决了两个孩子的纷争,从分饼结果来说,父亲是成功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父亲的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两个孩子想霸占整个饼.即有强烈的占有欲的基础上,因而,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

    师: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可总结出以下几种说法:

    1.肯定父亲的这种做法;

    2.父亲的做法不对,让儿子只想多得,不懂谦让;

    3.从道德与规范两方面来说,尽管父亲的思想觉悟不高,但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恰当。

    这三种观点都没错,议论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行,不能强求唯一的答案。对这则材料,我的看法是:开始,我也认为这种做法比较聪明,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妥。这篇材料刊登在《上海家庭报》上,《上海家庭报》是一份教育性的报纸,该则材料登在上面,究竟是一种什么导向呢?两个小孩为了一块饼而争执,他们只顾自己多吃,却没有一点谦让精神。父亲用谁输谁赢这样一种带有赌注性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似乎不是很妥当,它迎合了小孩希望多得的思想,虽然解决了问题,但这只是治表的办法,将来兄弟之间还是可能纷争不断。如果能从道德的角度教小孩谦让,我相信将来就不会再有争执,父亲也可一劳水逸了。

    生:听了方老师刚才的看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三个中国人正在打篮球.这时有四个美国人跑来要与他们三对三地对打比赛。显然,四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只能站在旁边观看,他们没有说谁不应该上场,而是主动地拿起篮球站在罚球线上准备投蓝,结果投中的三个人参与比赛,没投中的人就自觉地退到一边观看,这当中他们一句话也没说,但很自然地解决了谁该上场、谁不该上场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起相互争执或投硬币的方法有效得多。评判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应该视具体的对象而言。在“分饼”故事中,两个儿子都只是两个还不懂事的小孩,一时要让他们达到谦让的思想境界很难。因此,我觉得父亲的这种方法无可厚非,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我说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下面,我抄写一段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和刚才那则材料对照一下,并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

    薛包好学有行,弟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取老弱病残者,曰:“我共事久矣。”田园取其荒者,曰:“吾少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朽损者,曰:“素所服,身口所安也。”(薛包是东汉汝南人,字孟尝,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著称)

    还有一则故事:(关于李舶的)

    李舶本姓徐,名世舶,字茂功,随李世民征战,封英国公。姊尝病。舶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焚其须髯。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舶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舶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生:在与弟弟分财产时,薛包不但没有与弟弟争执,而且主动地挑“老弱病残者、荒者、朽损者”,体现了高尚的情操,为什么?因为“薛包好学有行”。薛包与上面两个小孩形成鲜明的对比,关键也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与个人的修养有别。

    生:李舶虽然是仆射,但当他妹妹生病时,亲自为其熬粥,连“须”被“焚”也在所不惜,还深感内疚。这也体现了兄妹之间的友好情谊。

    师:“分梨”、薛包与李舶这三故事看似没有关系,但我们分析下来,发现它们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只要谦让、友好,什么事都好办,所谓家和万事兴;反之,兄弟姐妹之间斤斤计较,争吵不断,则什么事也不好办,家庭也就肯定好不起来,严重的甚至导致家破人亡。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还可以补充一些事例,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下面,我布置一个作文题:《金鱼之死的启示)

金鱼之死法

董玉洁

    只要有鲜水,金鱼就无饿死之虞,但难免胀死之忧。

    金鱼是鲫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不会捕食,危机惑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必须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板,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感,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

    贪得无厌是金鱼最常见的死因。

(摘自2000年第11期《涉世之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4866.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