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风潮与服饰艺术】现代服饰艺术教案------时尚的美

高中美术教案 2015-06-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内容较多,包括服饰的的基本知识、优秀服装设计欣赏和服饰美的一些基本原则。但许多内容没有图片,课本已有的图片不仅过于陈旧,而且无男子服饰。如采用课文上的图片,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本上的图片只能作为课余补充,课外图片的选择是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服饰设计艺术,特别是现代服饰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服饰美的主要原则,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着装,提高自己在服饰文化上的素养,树立高中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形象。
材料准备:温州都市报《时尚是最丑的》,中国古代服饰图片(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少数民族服饰,现代时装表演,现代服饰艺术图片,纸造型(短袖衬衣)。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现代服饰艺术。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周恩来少年时代就很注意自己的修饰、仪表、风度。他在学校读书时,在大立镜旁边糊了面"纸镜",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直正,肩宜平,脑直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长期担任我国国务院总理,从事外交活动,历来重视自己的穿着、修饰,他的仪容、风度和形象,赢得了各国政治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这是他伟大人格的外在表现。


二、传授新课
因此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到底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
所谓服饰,是衣服和装饰的总称,也就是除穿着的上衣下裳外,还包括首饰、鞋帽、腰带、提包等等。


1、中国古代服饰欣赏: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穿着服装,不仅仅为了掩身护体及保暖,还要求它能够美化形象,正像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表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欣赏古代服饰)大家辨认一下,这些服饰都是哪个朝代的?(西周、唐、元、宋、明、清)
下面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隋唐、清代的服饰。(引导学生从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帽子、鞋子、发型等方面入手,由学生观察,找出两种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教师总结)。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比较开放,在服饰的特点上明显带有西域风格,妇女服饰讲究华丽,(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裳,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多为宽裳、长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发髻式样多样。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裳,是套在长裳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最授欢迎。
清代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朝代,清朝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清朝的衣服长袍马褂(骑马比较方便),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汉族妇女服装,一般为长袍长裤或长裙,高底鞋,发髻为"两把头"的梳法。满族妇女的服装主要是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的外面再加一件背心。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


2、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欣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一个民族聚居在什么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风尚习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服饰,出现什么样的着装形象。而要认识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藏族、苗族服饰欣赏)。提问:这些服饰是哪个民族的?这些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哪些共同特点?(色彩鲜艳)如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服,故素有"白衣同胞"之称。苗族妇女服饰五彩斑斓,还讲究佩戴银饰。此外,如蒙古族的滚边长袍和半筒高靴,赫哲族的鱼皮衣衫和套裤,鄂伦春族的兽皮长袍和抱头帽,维吾尔族的"袷袢"和花帽,藏族的宽领开右襟的大袍和毡帽,傣族妇女的无领衣和长筒裙,黎族妇女的开胸无纽衣和短筒裙,乌孜别克族妇女的宽大多褶连衣裙,京族妇女的窄紧身淡色长衣等,无不民族风情浓郁,美不胜收。
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总之,素有"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华民族的服饰,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观念,表现着人民的创造力和对世界服饰的贡献。


3.现代服饰艺术欣赏: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能例外。
现代服饰一般分为时髦、流行与传统3类。(见图)时装是设计师们艺术创作的精品,实用性较小,往往只在时装发布会上昙花一现,瞬息即逝。其中一些生命力较强的服饰,受到人们的喜爱,则会超越国度,在国际上一定范围内流行起来,就成为流行服装。除此之外,社会变革,文化变迁,现代科学的进展以及艺术潮流的涨落,都会影响纺织服装工业,引发人们更新服饰美的标准。如60年代航天科学突飞猛进,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一重大科学突破震撼全球,也波及到纺织服装工业。类似银灰的"宇宙色"首先在西方上层社会流行开来。随即"宇航服"、"太空服",风靡一时,动摇了以"豪华气派"为准则的西方服饰观念。再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受美国黑人作家哈利的著名小说《根》的影响,西方世界兴起寻根热浪,加上人们对现实的迷茫与彷徨,更引起人们对原始生活的怀念,对自然风情的向往,与之相应的"土著织物"、"原始服饰"迎合了这种"复古"、"怀旧"的思潮。人们从古拙的服饰艺术中寻求失落已久的"原始味",从古老的图案中探寻质朴的韵律,品味田园诗般的醇美。在国际服装市场上,各类模仿原始人穿着的兽皮时装应运而生,粗犷古拙的手工织品,如手结地毯、蜡染织物等备受青睐。于是乎"最原始的便成了最现代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最具世界性","大俗则大雅"等新观念成为现代服饰美的一种衡量标准。
因此,我们对于时装,不能完全用生活服装的标准评论它、欣赏它。就象去年《温州时报》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丑陋的时尚",他说:"凡是时尚都是丑陋的,我们见过美的时尚吗?如古代女人的小脚,文人骚客诗称"踏春有迹","步月无声",《孔雀东南飞》以"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赞美女子的脚小。然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自然是奇丑无比。还有我们现代都流行减肥,也许不久又流行肥胖了。环肥燕瘦,在赵飞燕看来,杨玉环是丑的,在杨玉环眼里,我想赵飞燕也无益于魔鬼。"同学们认为他讲得对吗?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一个月后,《温州时报》又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凡时尚都是美的"。美,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时尚正因为美,所以存在,在生活中,人们千百年来都在追求美,创照美。昨天的"小脚女人"在昨天看来是美的,而今天已经变成了丑陋。那是因为人的审美观的变化,"时尚"才变成了丑,这就不再是时尚。于是一种新生的事物代替了他,这才是时尚。从古代无领的衣服到严肃端庄的中山装是一种创新;从中山装到潇洒风流的西装革履也是一种创新;现代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休闲服,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些各有特色的时装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人看来,无异是丑陋的奇装异服吧。
所以凡时尚都是美的,时尚是一朵鲜艳夺目的花。因为有了时尚,这社会才会进步,这大千世界才会成为美好的人间。
现代服饰欣赏


4、青少年学生如何着装:话又说回来,正因为时尚的美,所以人人都赶时髦。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这个问题就留给我们的同学。(要求学生书面写出自己见解,并讲出原因)
既然要赶时髦,那是不是也象社会上的一些男青年扎马尾辫子;象一些香港歌星一样染红色、绿色头发,穿奇装怪服呢?这显然是不行的。
人是服装的主体,任何新颖漂亮的服装,只有配合人这一主体,才能挥洒出它的美质来。如果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单纯地去追求"新潮"、时髦,着装效果往往不好,甚至适得其反。不少人往往是社会上流行什么,就穿什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年龄仪态,职业环境特点,人体的高矮、胖瘦,体材的比例,皮肤的颜色等等,盲目地赶时髦,追摩登。其结果不是俗气,就是难看。因为,你忘了自己是服装的主体,服装只是陪衬,它只能衬托你。而在于件件适合于你,符合你的形体,符合你的个性,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你的闪光点。 正因为这样,做衣服就要"量体裁衣",买衣服就要"度身择衣",而决不是、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形体去迁就服装。到底什么样的服饰才美,从欣赏的角度,一般说来,人的服饰要注意:
1.服装尺寸要合体。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服装配色要协调。远看颜色近看花;配色不宜过分鲜艳、杂乱,考虑服装与皮肤的颜色和头发的颜色。
4、装着要适时。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5、装饰要适度。服装上的装饰及配件,要掌握分寸,以增加服饰美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给同学们出几个问题,考考同学们平时是否?(见课件)
手工制作:短袖衬衣的制作(纸造型)


课堂总结
今天了解了中国古代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知道,人的美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美和内在美。一件合适的服饰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使我们外在美更加出众。但是,他绝不是孤立的,内在美作为人的美的主导的决定性的方面,必然会对人的外在美产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气质、情操、志趣的不同,必然会从穿着、打扮等外在形态上表现出来。虽然内在美不像外在美那么一目了然,有时甚至是无形的,但却比外在美丰富深刻,历久弥新,并通过外在美流露出来。
所以理智的着装者,不是有意地去掩饰自己的缺陷,而是善于利用服装和饰品,去体现自己美的方面,扬长避短。充分显示自己的外在美和气质美。因而外在美与内在美总是统一。素有"日本超级设计师"美称的高田健藏也认为:"一个会打扮的妇女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值多少钱,而是讲究怎样通过服装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可见,内在美虽属于精神范畴,但可以通过其外在形态使人能够觉察到、感受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meishujiaoan/30712.html

  •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教案_: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第02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一、课时结构:1课时二、教学目的:本课是有关美术欣赏基础知识教学的第2课,是关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即艺术形象问题的基本知识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 1.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使学...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中国古代人物画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人物画一. 教学目标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学设计

    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色彩的明度评课】第八课色彩的明度对比

    第八课 色彩的明度对比一、 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二、...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静物石膏体素描图片]写实素描-----静物、石膏体几何写生课讲义

    一 概述 (一)素描的基本概念: 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基本分为线素描和光影素描 ,线造型素描 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中国象棋|:中 国 民 间 美 术

    美术教案-中 国 民 间 美 术中 国 民 间 美 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 、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只市和民族自豪...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中国漆器玉器及织绣艺术鉴赏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 漆器 织绣工艺 第四讲 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教案-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课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授课教师:孙 莹年级:高二学年时间:九月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明确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美术作品中的形象有哪些特点。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为什么需要塑造...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瓷器教学设计]瓷器教学设计

    瓷器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各地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陶瓷艺术。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 [《光色心情》教案]《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在色彩运用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形象生动的色彩观。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从中品味绘画色彩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

    发布于:2015-06-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