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答案】2021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1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第一编  第一部分  必修二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踯躅(zhí)      譬如(pì)
芰荷(jì)     流觞曲水(shānɡ)
b.子衿(jīn)     激湍(tuān)
酾酒(shī)     将子无怒(qiānɡ)
c.樊笼(fán)     窈窕(tiǎo)
庐冢(zhǒnɡ)    淇水汤汤(tānɡ)
d.癸丑(ɡuǐ)     遗施(wèi)
江渚(zhǔ)     渐车为裳(jiān)
【解析】 c.“汤”应为“shānɡ”。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偭规矩而改错
c.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解析】 b.“错”通“措”;c.“悟”通“晤”;d.“章”通“彰”。
【答案】 a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导引
b.退将复修吾初服            修:缝补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d.还顾望旧乡                顾:看,回头看
【解析】 b.修:整理。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
a.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 b.数词作动词;c.形容词用作名词;d.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句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何乃太区区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 b.区区:古义,愚拙;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c.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d.学者:古义,泛指学习的人;今义,指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答案】 a
6.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列坐在曲水之旁。
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想到会招来(母亲)不满意呢?
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以)唯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d.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啊,不要耽误了同男子的爱情。
【解析】 d.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啊,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
【答案】 d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123456
b.屈原,字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楚辞体,又因以屈原作品《离骚》为代表,所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骚体。“离骚”者,犹遭忧也,意为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诗的序曲以孔雀失偶起兴,尾声以鸳鸯双飞作结,富有民族特色。全诗在创作手法上是现实主义的,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结尾的手法又是浪漫主义的,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和良好的愿望。
d.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时官时隐,41岁以后,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解析】 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答案】 a
8.默写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
(《离骚》)
(4)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6)蒲苇一时纫,________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答案】 (1)渺沧海之一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哀民生之多艰 (4)鸡鸣桑树颠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便作旦夕间[
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 子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解析】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这段文字要注意几组动宾结构的对称句子。
【答案】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参考译文】
杨子路过宋国东部的一个旅店,(店老板)有两个妾,那丑的被看重,漂亮的被轻视。杨子询问其中原委,旅店的老板回答说:“漂亮的自觉漂亮,我不觉得她漂亮;丑的自认为很丑,我不觉得她丑啊。”杨子对弟子说:“做贤德之事但不认为自己很贤德,哪有做不好的呢!”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123456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自非大臣欲倾侧而为私,则立法不当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元年四月,如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悉意辅联,庶同济此道。”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兴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宋史•列传第八十六》)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何可胜道也哉?
【解析】 b.均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那么”。a.助词,表停顿/代词,……的;c.介词,于/语气助词;d.什么/哪里。
【答案】 b
11.以下六句话,全部表现王安石“力主改革、鼎力革新”的一组是   (  )
①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②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 ⑤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⑥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解析】 ③是说王安石有矫世变俗的志向;⑥是王安石力争舍人院有权申请删改皇帝诏书文字。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安石在任鄞县县令时,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又贷谷与民,出息以偿。欧阳修推荐他考试馆职,不去;推荐他为谏官,又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拒绝。123456
b.嘉佑三年,王安石为朝廷度支判官,写了万言书,深入分析了北宋王朝内外交困的形势,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c.王安石认为,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这是后世变风俗,立法度应效法的主要精神。
d.在他任参知政事期间,取得神宗皇帝的支持,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解析】 “欧阳修推荐他考试馆职”错,是朝廷召他考试馆职,且当时王安石早已不在鄞县任上。
【答案】 a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注意“挟”“则”“逆”的意义,“大臣之弱者”为定语后置。
(2)注意“所以”“经”“但”“施”的意义。
【答案】 (1)现在大臣中软弱的人不敢为陛下执法,而强悍的人却假借陛下的旨意来制造命令,谏官、御史都不敢违背他的旨意。
(2)经学正可以用来治理世上的事务,只是后世所谓读书人,大都是些庸人,所以世俗就认为经学不可以施行世上的事务了。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选拔进士,(王安石)名列上等,任签书淮南判官。再调任鄞县知县,(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生产出粮食后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县里的百姓也感到方便。再任舒州通判。文彦博做宰相,认为王安石淡于名利、勇于退让而向皇帝推荐他,请求越级提拔,想以此来遏止只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职,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任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辞谢。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入京任度支判官,当时是仁宗嘉佑三年。
王安石的议论高深新奇,善于用辩论驳难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学说,敢于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满怀激情地立下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风俗的志向。于是他向仁宗皇帝上万言书,认为:“如今天下财力一天天地困顿穷乏,风俗一天天地衰落败坏,症结在于不知道规律,不效法先王政令的缘故。效法先王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如果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那么我们所实行的更改变革,不至于惊扰天下人的视听,引起天下人的喧哗,也就必然合乎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生产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给天下人所需的费用,自古代以来的太平治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忧患,忧患在于治理财政没有符合它的规律。居官任职的人才既然不足,城乡又缺少可供使用的人才,国家的重托,疆域的保持,陛下怎么能够长久依靠上天的宠爱作为常法,而没有一旦发生忧患的考虑吗?(我)希望(陛下)能明察朝中(那些)得过且过、因循守旧的弊病,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革除这些弊病,以期与当前世事的变化相符合。我所说的是流于颓废风俗的人不讲的,而议论国家大事的人又认为这是不近事理的陈词滥调。”后来王安石执政时,他所施行的政策措施,大多是根据这份万言书而来的。123456
当时有诏令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皇帝诏书文字,王安石争辩说:“如果确实如诏令所说,那么舍人就不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完全听任大臣们为所欲为,这虽不是大臣想要行事不公而谋求私利,但订立法令不应该如此。现在大臣中软弱的人不敢为陛下执法,而强悍的人却假借陛下的旨意来制造命令,谏官、御史都不敢违背他的旨意,我实在感到害怕。”王安石的这些话侵犯了执政大臣,从此更加与执政大臣相抵触。王安石因母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朝廷多次召他,他都不肯起复任职。
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才到朝廷。他进宫答对,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他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他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通晓,才以为高不可及。”神宗说:“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政知事。皇帝对他说:“人们不能了解你,以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明白世上的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学正可以用来治理世上的事务,只是后世所谓读书人,大都是些庸人,所以世俗就认为经学不可以施行于世上的事务了。”神宗又问:“那么你首先要施行设置的是什么呢?”王安石说:“改变风俗,建立法度,是当务之急。”神宗认为很对。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称为新法,并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在天下颁布实行新法。
三、语言表达
14.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均不超过15个字,含标点符号)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注意整个语段的三个语意层次,然后提炼层意,注意字数。
【答案】 (1)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2)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或:具有很强猎奇心理,对历史缺乏兴趣。)(3)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123456
15.下面是两所大学的校徽,谈谈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标志图案,并就这个标志图案阐明喜欢的理由。
要求:①请从标志的构图及寓意角度阐明;②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案比较抽象,一定弄清图案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涵义的结合,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答案】 ①喜欢同济大学校徽的标志图案。理由是图案运用类比的手法进行象征。标志的图案象征“同济”两字的寓意,三人划龙舟,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的目标;昭示同学砥砺,同窗求索,济愚扶弱,济世兴邦的精神。
②喜欢中国美术学院校徽的标志图案。理由是图案运用抽象的手法进行象征。标志的图案利用汉字的特征,抽象出“国”“美”两个字,概括为“中国美术”的寓意;文字使用粗壮敦厚的黑体,象征学院实力雄厚,人才济济,誉满神州。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34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