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米洛斯的维纳斯》_《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四川省宣汉中学 刘廷富

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点:培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2、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以学生讨论、教师释疑为主。

教学安排:

一、教师引入,激情激趣

提问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接触过美的人和美的事物,对美都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认识,请大家说说自己所认识理解的美。明确:诸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情美、崇高美、悲剧美、和谐美、整体美、优美、壮美、凄美等等,学生知道多少说多少,不求全,不求一定深刻。

提问2:为什么环肥燕瘦西子病却都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呢?为什么梅艳芳红颜早逝令许多人悲痛惋惜,可也有人说她的死是一种美,是绝代芳华呢?为什么因曹雪芹困顿早逝而没有写完的《红楼梦》却依然令人痴迷说不尽道不完呢?为什么美丽的“维纳斯”雕像失去了双臂却被举世公认为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呢?明确: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杨玉环因其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赵飞燕因其瘦而更添轻盈迷人之姿,西施因其病而更增娇媚婉转之韵;梅艳芳虽天夭其寿却芳华绝代,给人们留下了永远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曹雪芹留下未竟之《红楼梦》而辞世,却引出了后世无数痴人说红楼论红楼续红楼,万古流芳;维纳斯虽失双臂却从其出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倾倒了全世界的观赏者,漂向了更远更远的国度,超越了更久更久的时代。以上这些,都说明了这样一个美学命题:缺憾也是一种美。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缺憾美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中,还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多彩。

今天我们学习的清冈卓行先生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就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缺憾美,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去欣赏缺憾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然后提问3:你对维纳斯了解多少?你个人认为维纳斯有双臂与没有双臂哪个更美?为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用投影仪展示罗浮宫的世界“三宝”图片,简介西方神话中的维纳斯,同时介绍文学史上海涅、乌斯宾斯基、屠格涅夫等作家与“维纳斯”有关的几个逸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讨的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探讨主旨

(一)、整体把握,筛选信息,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问题4:作者在这篇随笔里表明了怎样的艺术见解?(要求学生必须用文中原句回答,这一步主要是让迅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及能佐证各部分大意的关键句,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明确行文的思路)明确: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并以此统领全文。在自然分成的三个层次的开头,都用一句话概括了该层次的大意,行文过渡十分自然,脉络十分清晰。结构大体如下:(板书)

一、必须失去双臂

二、不可复原双臂

三、只能失去双臂

(二)、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深入理解课文

1、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生读第一部分,并思考问题5: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学生快速浏览,划出相关语句,然后回答(用原文语句回答,注意“感到”一词)。明确:作者的感受是:“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双臂,种种虚象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板书) 一次飞跃 一种神秘气氛 多种生命之梦

失去双臂 ———— 整体美

一次追求 无数秀美玉臂 神秘奋然一跃

提问6:在这里 “特殊”“普遍”的内涵是什么?明确:“特殊”意即双臂完整,定型的,一览无余的,缺乏想象力的;“普遍”意即手臂残缺,形态不定,让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效果上是质的飞跃。

提问7:第3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维纳斯的美的?明确:从形体美和内在气质两方面来表现的。

提问8: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明确:维纳斯双臂的偶然丧失却产生了整体美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一种整体美的艺术感受。

本文启示一: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2、、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后回答。提问9:作者对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尽量用原文回答)明确: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可见作者对复原双臂方案非常反感,极端厌恶。

提问10:用文中原话谈谈作者产生如上感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这里的“无”是指虚的,普遍的,无尽的想象空间,潜在的无尽生命力,多样的选择性;“有”是指是此非彼,是一非多,是有限非无限,再美也是定型。可见,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反倒格外迷人,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而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却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提问11:文中一会儿说复原方案是倒人胃口,一会儿又说是顺理成章,怎样理解这种矛盾?作者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什么?明确:人们尝试的种种复原方案亦可视为是对美的追求,只是复原后的艺术质量水平已发生质的变化,人们不会再产生以前那样的感动了,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想象。正所谓实景有限,虚景无穷;空本难图,神无可绘。

提问12:面对形形色色的复原方案,你能设想一些复原方案吗?(应以生为主,任由想象)

提问13:也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明确:本层从反面论述复原双臂后的维纳斯在艺术效果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美感远不及“丧失”的美感。

本文启示二:要想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离不开创作者与鉴赏者的共同努力。

3、研习课文第三部分

生自读第三部分,质疑答疑。提问14:假如失去的不是双臂,而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艺术效果会怎样?(用原文回答)明确:“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其他部分的残缺会严重破坏雕像的美感。

提问15:为什么失去的只能是双臂呢?作者的理由是什么?明确:因为“双臂”“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维纳斯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这正印证了恩格斯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冈卓行以他独有的艺术敏感越过艺术的“实有”外在形式,窥见到艺术最深奥的特殊规律,“从虚无中见出丰盈,见出无限生机,无限神秘和无限的美”。

本文启示三:虚实相生是有条件的,艺术空白并不等于任意残缺。

4、总结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个美学命题,即如何认识“缺憾美”:①缺憾也是一种美,②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③对艺术上的残缺与生活中的残缺,认识应不一致;由此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颖悟力,深刻地阐述了艺术创作中“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方法。

三、拓展迁移,外联内化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很早就懂得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并以此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看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范例来佐证之。

1、理论论述:

①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辩若讷”,“无物之象”;

②《画鉴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

2、古今中外的艺术实例:

①罗丹《沉思》《巴尔扎克像》②《巴黎圣母院》的喀西莫多形象③深山藏古寺④踏花归去马蹄香⑤齐白石画虾画鸟与朱耷画鱼⑥《寻隐者不遇》⑦《陌上桑》⑧《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⑨《老残游记》里对于王小玉歌唱的描写⑩“荷马史诗”中对于海伦的美的描写等等。(师用多媒体演示,指导生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原理,认识艺术空白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作用,并逐步学会运用。例子不必全用)

3、课外作业 (任选一题)

①本课一直在讨论残缺,赞美残缺,是否因为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所有的残缺都能产生美呢?你认为艺术的残缺需要什么条件?请写3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②“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完美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③假如你去买“维纳斯”雕像,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完好的,你准备买哪一种?为什么?请写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对“残缺与完美”的认识。

(附)板书:

必须失去双臂(正面):美的典型→普遍美→一次飞跃→ 一种神秘气氛→虚

一次追求 多种生命之梦

无数秀美玉臂

神秘奋然一跃

抽象艺术效果

不可不失双臂(反面):受到限制→特殊美→失去丧失的美感→实

只能失去双臂(侧面):生命光彩→才能有梦幻曲

作者邮箱: ,,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164.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